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3月7日上午,韩国国防部发布消息,"萨德"系统的部分装备3月6日已经通过军用运输机运抵驻韩美军乌山空军基地。韩国防部表示将尽快经过相应程序陆续将"萨德"系统部署在星州基地。据悉,3月6日抵达韩国的"萨德"系统装备包括两台发射架。韩国政府否认与正在进行的"秃鹫"美韩大型军演相关,但是此前美韩军方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今年的"秃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此计可谓毒辣之极。不仅影响东北亚与全球的战略平衡,削弱世界和平的基础,而且成功离间中韩,沉重打击了目前最富活力的东亚地区经济。近几个月来,与朝鲜半岛这个地缘政治热点地区密切相关的事件就是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近日,萨德又一次上了新闻的头版头条。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3月7日上午,韩国  相似文献   

3.
正"萨德入韩"几成定局,引发东亚局势震荡。几乎同一时间,台湾前"新江舰长"吕礼诗称,台军界预测美军计划对台出售"萨德"。但在舆论喧嚣下,"萨德入台"这个看似荒谬的议题很快被时事脉动掩盖。事实上,美国在研制"萨德"之初就将韩国、日本和台湾视为部署对象,这一议题筹谋至今,显示其背后颇有文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在韩国部署"萨德",最感到纠结的是中国和韩国。中韩之间对于对方可能都有过高的期待,都受制于愿望思维。中国可能过于期待韩国顾及当时较好的中韩关系而不部署"萨德",而韩国则可能期待中国顾及较好的韩中关系而不对韩国部署"萨德"采取强硬反制措施。双方之间可能都出现了偏离客观现实的判断。我们需要了解韩国方面到底是怎么看"萨德"问题的。关于"萨德"问题讨论的起点,一是朝鲜的核开发,二是美国的全球导弹防御系统。韩国自身安全受到来自北方的严重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7月8日,韩美军方发表联合声明,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并宣称该系统最晚将于2017年末正式投入使用。从长期来看,"萨德"入韩最大的负面效果就是有可能将东北亚局势拖入新冷战格局。围绕"萨德"入韩的争论早已开始美国现行的导弹防御计划分高空防御和低空防御两部分,"萨德"是高空防御部分,全称为"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萨德"系统的目标是对来袭中短程导弹末飞行段进行有  相似文献   

6.
正不顾中俄的多次警告和反对,韩国政府在"萨德"问题上反水了。决定性的契机是今年1月6日朝鲜进行的第四次核试验。在美国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韩国军方和国内部分民意压力的叠加下,朴槿惠一周之内便口风松动,最终放弃在"萨德"问题上的"三无原则"(指无请求、无协商、无决定),表示将"考虑有关引进‘萨德’事宜"。六个月之后,"第二只靴子"落了下来。韩国不仅同意部署"萨德",还以快刀斩乱麻之势迅速选定部署地点。此  相似文献   

7.
<正>对3月9日举行的韩国大选,中国媒体和民众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关注。新当选总统尹锡悦所属的韩国国民力量党一直推行亲美政策,批评文在寅政府的对华政策,尹锡悦在竞选期间还曾公开表示将在必要时追加部署“萨德”系统,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因此,不少人对尹锡悦政府上台后中韩关系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1月25日,朴槿惠在被停职后首次会见记者时称:"若‘萨德’入韩决定被推翻,韩国将不是主权国家"。这是在"萨德"入韩问题上坚持顽固立场,并将"萨德"入韩与国家主权相联系,企图反驳和封死反对派的主张,断绝政府更替后新政府改弦更张的可能。然而朴槿惠的这一说法很难成立,"萨德"入韩正是美国无视并侵犯韩国主权的表现。事实上,只有将"萨德"入韩决定推翻,才能证明韩国是不看霸权国家眼色行事的主权国家。  相似文献   

9.
<正>前不久,韩国已正式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但在相关决策论证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韩国各界常常把韩国加入亚投行和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THAAD)并列讨论,强调韩在两个议题上分别面临中美的反向施压,并聚焦于该如何破解这个两难选择。随着亚投行申请截止日期的临近,以亚投行和萨德系统为共同主题的报道和评论连日占据了韩国各大媒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8月24日是中韩建交25周年的日子。对于重大事件的逢五逢十周年日,中韩这样的亚洲近邻本应隆重纪念,但双方却都不得不控制住调门,因为两国关系仍未从韩美决定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受到的伤害中恢复过来。2016年7月,朴槿惠政府宣布决定自美国引进"萨德"系统,一下子摒弃了过去四任韩国政府在与中方就相关问题进行沟通时坚持了20多年的"三个没有"说法(美国在部署"萨  相似文献   

11.
<正>针对朝核问题紧张局势的螺旋升级,特朗普政府多次表示,美国有很多军事选项。可以想象,美国的军事选项之一是用反导系统拦截朝鲜试射的弹道导弹。技术上,这样做是否可靠?答案是不确定的。美国及其盟国现有的陆基反导系统都是动能反导拦截系统,包括部署在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州的全国反导系统、部署在韩国等地的"萨德"系统——它们严格意义上讲都是中段拦截系统,以及广泛部署的"爱国者"等末段拦截系统。但无论中段也好、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30日,韩国外交部长官康京和在接受国会质询时说,目前韩国没有考虑追加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据韩联社报道,康京和当天在国会表示,韩国政府对于不加入美国导弹防御体系的现有立场没有改变,并正在努力构建"韩国型导弹防御体系"。康京和说,韩美日三国间的安保合作范围是针对朝鲜核导威胁增强遏制力和有效应对能力,不会发展成三方军事同盟。她还说,韩中美三国之间的战略沟通也应该是有效且必要的。虽然具体框架暂未建  相似文献   

13.
李枏 《世界知识》2017,(24):48-49
冰消雷融的时机到来了吗 自从2016年7月韩美军方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后,中韩关系迅速陷入冰点。一年多过去,如今出现冰消雪融的迹象。  相似文献   

14.
正朝鲜相继进行的核、导弹试验,无疑再次给了美国增强东北亚地区军事存在和推动美韩日军事结盟的绝好借口。美军最先进的"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母、核潜艇、四架B-2隐形轰炸机、12架F-22"猛禽"战斗机已在半岛周边完成威慑性部署。3月7日,美韩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关键决  相似文献   

15.
正3月7日,韩美第十次防卫费分担协议谈判在美国夏威夷举行。4月11日~12日,有关谈判在韩国济州岛继续举行。本轮谈判旨在确定2019年以后两国对驻韩美军的防卫费分担比例,将进行多轮磋商,可能历时数月。特朗普上台以来,明确要求韩国在美韩军事同盟当中承担更多美军驻扎经费,立场十分强硬。对韩国来说,下一年度防卫费上涨是必然的,只是涨多涨少的问题。目前虽然美方要求的具体数额尚未公开,但据消息  相似文献   

16.
<正>"萨德"入韩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东北亚国际关系和安全平衡的重大问题。"萨德"入韩严重危害中俄战略安全利益,两国联手应对,但在应对方法上有所区别。总结普京强硬反对"萨德"入韩的认知和做法,对于中国处理这个问题具有重要启示。苏联解体后,继起的俄罗斯一度曾倒向西方,希望与之建立良好关系,但遭遇美国与欧盟的不断阻挠和遏制,其重要手段就是在俄罗斯的东欧邻国部署反导系统,而且步步进逼,最终逼近乌克兰,威胁俄罗斯核心地区,激起  相似文献   

17.
<正>8月24日,中韩两国将迎来建交25周年纪念日,时值这两个"战略合作伙伴"因"萨德"问题而陷入僵局之际,也是我们编著的《列国志韩国》第三版即将付印之日。我们不禁要认真审视一下,韩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中韩关系何去何从?韩国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小国",主要原因是地处大国"环伺"的朝鲜半岛,深受中国、日本、俄罗斯和域外大国美国的影响。韩国自身也经常强调自身的"三明治"夹心困境。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初,我曾在《世界知识》发表短文《为"韩国模式"点赞》,将韩国妥善和智慧处理对美对华关系的平衡做法,归纳为"韩国模式",认为该模式有益于亚太所有国家妥善处理与中美两国的关系,是有益于地区和平的最佳模式,并且不仅在亚太,而且在全球也将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然而,随着朝鲜进行第四、第五次核爆及美韩决定在韩部署"萨德",韩国对美、对华的平衡做法有所动摇,发生了从平衡向"不平衡"逆向转变的趋向。近期韩国政  相似文献   

19.
时事概览     
<正>美国国务卿蒂勒森首访东亚三国3月16~19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访问日本、韩国和中国。这是蒂勒森担任国务卿以来首次出访东亚。3月16日,蒂勒森访问日本期间先后会见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和首相安倍晋三。在与岸田共同会见记者时,蒂勒森称,美国过去20年谋求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努力已经失败,需要研究新思路应对来自朝鲜的威胁,此次访问亚洲就是为了就新思路与各方交换意见。日美同意在朝核问题上采取一致立场,共享“战略目标”。双方重申,为应对朝核问题,日美韩三边合作至关重要,但并未透露对朝新思路的具体内容。3月17日,蒂勒森从日本飞抵韩国后,并没有去首尔,而是直接乘直升机奔赴韩朝非军事区,访问了板门店共同警备区的美军军营,  相似文献   

20.
<正>由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办的第11届世界韩国研究中心联席会议于2015年5月23日~26日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世界八个国家12所大学的韩国学学者和博士研究生出席了会议。"韩国研究中心联席会议"又称为"世界名牌大学韩国学研究论坛",创始于2005年,由七个国家的12所成员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所)组成,每年轮流举办。这12所成员大学分别是: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九州大学、首尔大学、高丽大学、伦敦大学、哈佛大学、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