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伟 《世界知识》2015,(5):30-31
<正>2014年6月,"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宣称建立"哈里发帝国",密谋以此为基础在五年内建立横跨中东和欧亚的伊斯兰大帝国,甚至将我国新疆囊括在内。半年多来,国际社会与"伊斯兰国"之间的斗争日趋复杂与激烈,"伊斯兰国"的发展出现内外明显分野的趋势。在伊叙境内,"伊斯兰国"的活动受到压制,在国际社会打击下疲于招架;在伊叙境外,"伊斯兰国"扩张速度明显加快,其建立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因一名曾加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英国女子贝古姆想回国的消息,英国内部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据媒体报道,贝古姆于2015年和两个同学一起离开英国前往叙利亚并加入"伊斯兰国"。目前,国际社会打击"伊斯兰国"的行动趋于彻底胜利,"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渐无地可守,在伊叙的外籍"圣战"分子回流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相关各国均担心这些"圣战"分子回流将造成巨大的安全风险,故在是否接收其回国等问题上顾虑重重。"圣战"分子回流并非短期怪象,而是会影响国际安全的长期因素,需要国际社会综合施策,携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以来,西非地区的恐怖活动出现了升级态势。近年来肆虐尼日利亚北部地区的"博科圣地"今年3月又与臭名昭著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暗送秋波,主动宣誓对其效忠并改名为"伊斯兰国西非省"。与此同时,乍得湖地区的尼日利亚、乍得、喀麦隆、尼日尔等国也加强了反恐合作,近期在国际社会的鼎力支持下组建多国联合反恐部队。  相似文献   

4.
<正>国际社会有能力打击"伊斯兰国",但是谁都不想承担打的代价去年6月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突然攻占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令国际社会万分震惊。其实,自2011年叙利亚陷入内战以后,鱼龙混杂的反对派中一直存在极端势力。国际社会、尤其美国是知道的。但是,虽然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极端势力是所有人的敌人——它反对美西方、  相似文献   

5.
<正>自今年初"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宣布占领安巴尔省重镇费卢杰,并宣告成立"伊拉克和叙利亚伊斯兰国"以来,全球舆论一直高度关注"基地"组织的动向。据伊拉克国防部消息,伊安全部队近日来连续与"基地"组织武装分子在安巴尔省交火,并击毙了一些"基地"组织武装人员。近年来,"基地"组织大力渗透中东,收效明显,未来国际社会面临的恐怖威胁恐将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6.
正2011年5月,恐怖大魔头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遭美国特种部队击毙。此事被认为是国际反恐的重大转折,对国际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如今五年过去了,"基地"组织早前统领的恐怖江湖已然错位,国际反恐的重心更是悄然改变。随着国际社会打击力度加强,以及"伊斯兰国"突兀崛起,"基地"组织一时内外交  相似文献   

7.
<正>近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不仅在其核心区域伊拉克和叙利亚节节败退,在其外围区域的势力范围也不断缩小,影响已大不如前。今年4月更有伊拉克媒体报道称,"伊斯兰国"内部发生重大分歧,该组织在伊拉克尼尼微省的副首领摩苏利被推选为新头目,接替了巴格达迪的职务。不过这一消息尚未得到证实。"伊斯兰国"的衰落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8.
丁隆 《世界知识》2014,(21):39-39
<正>瓦哈比派面临的挑战不仅包括如何与现代性相适应,还需要解决如何与其他伊斯兰教派和文化共存的问题。这不仅与瓦哈比派和沙特自身发展有关,还关乎穆斯林社会稳定发展和国际安全。9.11事件以来,"瓦哈比主义"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它既被人称为沙特阿拉伯的"国教",又似乎与塔利班、"基地"组织,以及当下攻城略地的"伊斯兰国"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解码"瓦哈比",了解其缘起、信条和影响,对于理解伊斯兰激进主义和中东政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一段时间,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先后对比利时布鲁塞尔、美国奥兰多、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孟加拉国达卡和伊拉克巴格达等地发动了大规模恐怖袭击。这一系列恐怖事件表明,当前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国际恐怖组织的外溢和扩展速度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另一方面,在9.11事件以来的15年里,尽管国际社会在反恐领域投入不菲,但效果似乎并不尽如人意。根据美国国务院公布的数据:2001年全球范围内的恐怖袭击为348起,造成的伤亡人数为4655人;  相似文献   

10.
龚正 《世界知识》2014,(21):28-29
<正>近两个月来,美国领导的反恐联盟对盘踞伊拉克、叙利亚的"伊斯兰国"展开了高强度、大范围、长时间空袭,就目前战果来看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空袭阻止了"伊斯兰国"对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首府埃尔比勒的进攻,成功解救辛贾尔山区平民,夺回摩苏尔大坝,并摧毁了其在伊、叙境内的部分军事目标,顺便削弱了叙利亚另一暴恐组织"呼罗珊集团";但另一方面,"伊斯兰国"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以来,脱变于"基地"组织的"伊斯兰国"异军突起,不断攻城略地、祸乱周边,有跃升全球暴恐"头牌"之势,对原有暴恐领头羊"基地"组织的影响力和领导力构成重大挑战。国际恐怖格局开始进入两强争霸时代,国际社会需提早做好同时应对两大暴恐威胁的准备。"伊斯兰国"青出于蓝胜于蓝"伊斯兰国"由"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发展而来,其首任头目扎卡维(2006年被美军定点清除)在阿富汗结识拉登,后将旗下武装"统一和  相似文献   

12.
<正>7月9日,伊拉克总理阿巴迪正式宣布"摩苏尔解放",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失去在伊拉克的最后一处大本营。同时,美国支持的叙利亚库尔德武装"叙利亚民主军"也火力全开,对"伊斯兰国"所谓的"首都"拉卡形成围攻之势,敲响"伊斯兰国"在叙灭亡的丧钟。然而近期种种迹象表明,尽管各方打击"伊斯兰国"的战役还未结束,但围绕后"伊斯兰国"时代的新一轮地缘战略争夺已经拉开帷幕。对叙政府、叙反对派、叙库尔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恐怖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异军突起"无疑是国际政治领域的一大标志性事件。美国在这一突如其来的挑战面前有些措手不及。在这种情势下,打着"结束两场战争"旗号上台的奥巴马总统不得不重新思考美国的战略全局,调整策略,全力打击"伊斯兰国"。军事上,美国先是动用空中力量对重点目标发动精确打击,后向伊拉克增派军事人员,为伊政府军提供战术指导、人员培训和情报支持;外交上,美国积极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极端主义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巨大安全威胁,而各种复杂因素致使中东成为极端主义的扩散中心。虽然在国际力量的打击下,"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等中东极端组织受到重创,但中东其他极端组织仍然活跃,他们利用相对政治"真空"空间继续孳生且愈加猖獗,呈现出暴恐模式群起效尤,作案手段愈加残忍,"本土化"特征凸显,出现网络恐怖主义,组织结构逐渐分散,极端组织层出不穷等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中东的反恐前景不容乐观,"伊斯兰国"人亡政未息,地下影响不断扩大,私人媒体以及女性、儿童在未来的恐袭中地位增强,使我国面临的周边恐患增大,增加了"一带一路"倡议在相关国家实施的安全风险,需要我国做好各方面的防控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底,"伊斯兰国"头目巴格达迪被美国的军犬逼得走投无路,最后自爆而亡。特朗普称其死得可怜,"就像一条狗"。巴格达迪之死标签意义重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伊斯兰国"今后的走向和国际反恐态势的发展。这也是美国反恐继击毙本·拉登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胜利,美反恐将加速"内倾",即进一步聚焦本土,加速收缩海外战线,反恐变得更为"超脱",恐致乱源地区国际恐怖势力与反恐力  相似文献   

16.
若木 《世界知识》2014,(23):38-39
<正>今年以来,"伊斯兰国"势力趁地区动荡之机异军突起,在伊拉克西北部和叙利亚北部地区攻城略地。"伊斯兰国"恐怖分子大肆屠杀所在国的政府军士兵,对外国记者实施斩首行动,甚至对其组织内部反悔的西方"圣战者"成员处以极刑。他们还号召全球穆斯林开展针对异教徒的世界性"圣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近来,各国专家学者纷纷撰文,从各自角度阐释对这一现象的看  相似文献   

17.
胡欣 《世界知识》2014,(22):20-23
<正>在参与美国军事打击"伊斯兰国"行动的"小伙伴"中,澳大利亚可谓是十分积极的一个。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公开宣称,"伊斯兰国"是对澳大利亚的威胁。9月10日,奥巴马号召建立国际联盟,对"伊斯兰国"实施系统性空袭。随后,澳大利亚宣布将把战机和特种部队部署到美军在阿联酋的基地,它也成为第一个明确承诺为此出兵的国家。事实上,澳大利亚最近也正为其国内极端穆斯林问题头痛。不久前,一张恐怖图片在互  相似文献   

18.
<正>伊拉克和叙利亚都地处"肥沃新月"的核心地带,历来就是"文明的十字路口",举凡巴比伦、亚述、波斯、马其顿、罗马、阿拉伯……这些人类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国或多或少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几千年积累下来,地上地下的文物古迹数不胜数。但近年来的战乱,尤其是"伊斯兰国"出现以来,西亚的文物惨遭"乱世劫难"。8月25日,"伊斯兰国"悍然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叙利亚巴尔米拉古城内巴尔沙明古神庙被炸毁的视频截图。这座古神庙始建于公元17年,供奉的是  相似文献   

19.
外刊概要     
《世界知识》2017,(10):10-11
1美国如何击败"伊斯兰国"【美】《旗帜周刊》2017年4月3日在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代表参加的打击"伊斯兰国"国际联盟部长级会议上,美国国务卿蒂勒森称,"使‘伊斯兰国’衰退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必须将其彻底击败"。他间接批评奥巴马政府未能有效打击该恐怖组织,还表示"彻底击败‘伊  相似文献   

20.
<正>伊斯兰激进主义利用宗教表达诉求,或以宗教的名义煽动暴力,但驱动暴力和恐怖主义的并不是宗教本身,而是某种具体的、真实存在的政治、经济或社会问题及其导致的怨恨。美国学者本杰明·巴伯曾用"麦当劳世界"(Mc World)和"圣战世界"(Jihad World)来描述当今世界冰火两重天的状态:一边是全球化的现代世界;另一边则是反现代性和碎片化的世界。当下的中东为巴伯的理论提供了注脚。在动乱潮的冲击下,中东的民族国家体系正在土崩瓦解。突兀而起的"伊斯兰国"像一块镶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