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181号即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把总面积为2.6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一分为二,分别划给犹太人建以色列国、阿拉伯人建巴勒斯坦国、将耶路撒冷暂定为“国际城市”。以色列在四次中东战争中强行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以及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在内的全部巴勒斯坦土地和戈兰高地等大片阿拉伯领土,1982年又占领了黎巴嫩南部一条10—15公里宽的狭长地带、致使近200  相似文献   

2.
1964年5月,四百多名巴勒斯坦人的代表、阿拉伯各国国王和国家首脑的代表以及阿拉伯著名人士,在耶路撒冷(約旦区)举行了巴勒斯坦人国民大会。在这次会議上通过了巴勒斯坦人国民宪章和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决定。同年6月,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正式建立。它标志着巴勒斯坦人民反对美帝国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东局势正酝酿着新发展。其中之一就是沙特阿拉伯关于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八点建议,越来越受到有关国家的重视。围绕着这个八点建议,有关国家展开了频繁的外交活动。内容沙特的中东和平方案是王储兼第一副首相法赫德亲王于今年8月7日提出的。建议的主要内容是:以色列撤出1967年占领的全部阿拉伯领土,包括耶路撒冷阿拉伯区;承认巴勒斯坦人返回家园的权利,并建立一个独立的以耶路撒冷阿拉伯区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承认本地区一切国家和平相处的权利。伊斯兰会议秘书长沙提说,这个方案“既以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的决议为法律根据”,“又考虑到世界各国为解决中东危机而采取的立场”。方案的基调是以和平谈判来解  相似文献   

4.
"奇怪"现象最近一年多来,中东多次出现严重危机.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以色列政府的侵略扩张政策.它使埃以关于巴勒斯坦自治谈判陷于僵局;它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增设犹太人定居点,企图永久霸占阿拉伯领土;它悍然兼并耶路撒冷并宣布该城为以色列"永久的不可分割的首都";它制造叙以之间的"导弹危机";它袭击伊拉克核设施;它野蛮轰炸贝鲁特阿拉伯区,造成巴勒斯坦难民大量伤亡;它断然拒绝沙特的中东的平方案;最近又宣布吞并叙利  相似文献   

5.
由势不两立,到共谋和平——对于拉宾被刺,阿拉伯人的感情是复杂的。正是这位拉宾,曾经和他们打了几十年的仗。拉宾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担任以军总参谋长,率军队侵占了耶路撒冷旧城、戈兰高地、约旦河西岸、加沙及西奈的大片阿拉伯土地。这场战争致使成千上万的巴勒斯坦人背井离乡,沦为难民。阿拉伯人仇视他是有充分理由的。但还是这位拉宾,执政三年多来,克服种种困难,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作了不屈不挠的努力。拉宾不仅同巴勒斯坦和约旦签订了一系列和平协议,使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6.
亚西尔·阿拉法特,作为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的首要领导人,是今日中东政治风云中重要人物。多少年来,他同巴勒斯坦英雄儿女们在一起,为反对以色列的侵略扩张和争取恢复自己的民族权利进行了坚强的斗争。人们经常可以在报刊上看到阿拉法特的英武形象:他头戴黑白色花格阿拉伯头巾,身穿卡叽布军装,神采奕奕。他擅长演说,不吸烟,也不喝酒,有着阿拉伯人的传统习惯和朴素风格。胸怀大志投笔从戎 1929年8月27日阿拉法特出生于“圣城”耶路撒冷的名门。那时的巴勒斯坦是在英国委任统治之下,他的家庭成员都具有反英、反犹太复国主义的民族主义思想。其父阿卜杜勒·劳弗在加沙和开罗地区经商,  相似文献   

7.
①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181号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成立两个国家——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为“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②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成立。次日,阿以之间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1949年2月,阿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5800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和耶路撒冷西区。③1967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埃及的两奈半岛、加沙地带、约量河西岸、耶路撒冷东区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④1978年9月,埃及和以色列签署了戴维营协议,1979年3月,埃及和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1982年4月,以色列将四奈半岛全部归还埃及。  相似文献   

8.
正巴以冲突的战火让我想起20年前在洛杉矶国际电影节上观看的首映纪录片《许诺》(Promises,又译《美丽天堂》)。该片对住在耶路撒冷地区的七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儿童进行跟踪拍摄,发人深省。七名小主人公分别为出生在以色列的双胞胎兄弟雅各布和丹尼尔,他们的祖辈从波兰逃到西耶路撒冷;笃信伊斯兰教的巴勒斯坦小男孩马穆,他住在巴勒斯坦区的东耶路撒冷;生活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男孩斯洛莫;居住在耶路撒冷城外犹太老城难民区的巴勒斯坦男孩法拉和女孩姗娜宝;住在紧邻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居住区的以占屯垦区的以色列男孩莫许。  相似文献   

9.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第181号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成立两个国家——犹太国(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为“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成立。次日,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1949年2月阿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相似文献   

10.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艾哈迈德·舒凱里一九○八年生,原籍巴勒斯坦。他毕业于貝魯特美国大学,得文学碩士、法学博士学位;曾任耶路撒冷律师公会主席,巴勒斯坦出席联合国代表团团长,阿拉伯国家联盟副秘书长,叙利亚出席联合国代表,并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巴以问题而言,今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自特朗普政府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美国驻以色列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以来,巴以冲突掀起了新的高潮。一边是欢欣鼓舞的以色列人,与美国政要喜迎开馆仪式;另一边是愤怒的巴勒斯坦抗议人群,与以色列安全部队爆发血腥冲突。不仅中东,整个世界也为之震荡,支持者有之,漠视者有之,中立者有之,谴责者有之……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个犹太人国家,但除犹太人外,以色列还有为数众多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翌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成立,紧接着爆发了第一次阿以战争。其间,大约有30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迫逃离家园。在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人只剩15万人。这15万人阿拉伯人及其后代就成了以色列籍阿拉伯人。由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人口出生率很高(达42‰),因此目前以籍阿拉伯人已增至75万,占以色列全国总人口的18%。  相似文献   

13.
6月10日,美国众议院作出决议,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久的、不可分割的首都”,并将美国驻以使馆于1999年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该项决议在巴勒斯坦及整个中东地区引起强烈反响。老调重弹激化矛盾根据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耶路撒冷由国际共管。但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占领了东耶路撒冷,并于1980年7月宣布耶城为以色列“永久的、不可分割的首都”。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此未予承  相似文献   

14.
正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一神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共同圣地。耶路撒冷问题不仅攸关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世俗权益,而且牵涉全世界穆斯林、犹太人和基督教徒的宗教情感。1948年第一次阿以战争后,以色列和约旦分别占据耶路撒冷西部和东部。1967年第三次阿以战争后,以色列控制了整个耶路撒冷。1980年,以色列议会通过《基本法:耶路撒冷》,以法律形式将其定性为以色列"永久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并将议  相似文献   

15.
<正>7月30日,一名信奉极端正统派的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同性恋大游行时持刀连刺六人,一名少女因伤重不治身亡;次日凌晨,位于约旦河西岸的阿拉伯村庄杜马遭到一伙蒙面歹徒的纵火袭击,一名巴勒斯坦婴儿被烧死,其父也在送医几天之后宣告医治无效,以色列军方和执法机构经过调查认为这很可能是村庄附近的犹太定居者所为。这两起骇人听闻的事件引发了数以千计的以色列民众在多个城市举行游行集会,谴责犹太极端主  相似文献   

16.
耶路撒冷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古称耶布斯。大约公元前三千年,迦南人一个名叫耶布斯的部族从阿拉伯半岛迁来,并定居于此。据说耶布斯人的国王麦基洗德是耶路撒冷城的最初设计和建造者。阿拉伯人习惯把耶路撒冷叫做“古德斯”,即“圣城”的意思。至于耶路撒冷,则是希伯莱人对它的称呼,耶路是城,撒冷是和平,也即“和平之城”的意思。这个巴勒斯坦中部的山城,拔海七百九十米,四周群山环抱。全城可以分为新旧两个城区。新城区在西面,是十九世纪后建立起来的。它比旧城区大几倍,映入眼帘的满是现代化的建筑,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舒适优雅的旅馆别墅,熙攘繁华的街道商场,再加上景色秀丽的公园点缀其  相似文献   

17.
丁隆 《世界知识》2024,(6):42-44
<正>沙特在本轮巴以冲突中被认为是“缺席的在场者”。长期以来,沙特不仅是最重要的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也是巴勒斯坦事业的主要支持者和赞助者,这使其对巴勒斯坦问题的立场在伊斯兰世界具有风向标意义。外界普遍认为,沙特拟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是本轮巴以冲突的导火索,阻止沙特与以色列建交,  相似文献   

18.
没有那么多指手画脚的阿拉伯国家,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兴许要容易些;没有挂在嘴边“众志成城”为之奋斗的巴勒斯坦事业,阿拉伯国家的团结与联合自强可能还要令人更加失望;没有以美国为主角的大国促动,巴以冲突的解决将遥遥无期;没有巴勒斯坦问题,大国对中东的插足和争夺就少了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和支撑点。  相似文献   

19.
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一直是横卧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拦路虎,阿以双方都强调自己对耶城的主权,互不相让,迄今为止所提出的各种中东和平方案基本上没有实质性地触及耶路撒冷问题。1993年9月,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的加沙—杰里科自治协议是中东和平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它以巴勒斯坦人为期五年的自治为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第一步。双方能够达成一致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们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将争执最大、也是最棘手的包括耶城在内的所有巴勒斯坦土地问题放在自治实  相似文献   

20.
耶路撒冷是座不平凡的城市,曾经历过犹太人、波斯人、罗马帝国、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英国的统治;世界上著名的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势力也曾在这里角逐较量。尽管耶城5000年的历史中充满血与泪,但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在此撒下的文明的种子又使这座城市具有无比丰富的内涵。耶路撒冷被视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地。说它是犹太教的圣城,是因为在历史上这个城市是犹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大卫王曾把耶路撒冷作为统一的以色列王国的首都,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建造了第一座犹太人的圣殿。说它是基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