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纪念之年2015年注定是个纪念之年。年初我们纪念了雅尔塔会议70周年,那是二战历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节点,决定着战后世界的秩序。接着我们纪念了万隆会议60周年,那是战后国际秩序经历重大变化的一次体现。现在我们正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马上我们还要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成果——联合国成立70周年。可以看到,所有这些纪念,都指向一个目标:战后世界秩序的形成、演变、转型以及与中国的关系,包括中国在这个秩序形成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5月8日,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举行活动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5周年。德国也举行了特别仪式,来纪念这一重要节日。今年的二战胜利日正值新冠疫情笼罩欧洲,一些纪念活动被迫取消或缩减规模,但并不影响人们缅怀历史,并且,抗击疫情赋予这次纪念活动以新的现实意义。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在柏林宣布无条件投降,宣告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3.
时事概览     
胡锦涛出席俄罗斯二战庆典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世界各国都在以不同方式庆祝人类历史上这一伟大的胜利。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应普京总统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此次庆典。参加庆典的还有美国、独联体和欧盟成员国、印度、  相似文献   

4.
<正>第7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7月12~14日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白欣副教授承办。来自全国众多单位的80余位学者参加会议,其中包括力学界院士、资深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活跃在力  相似文献   

5.
刘北成先生在讨论会上说了这样一段话:“回顾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本身的历史,考察历次纪念活动的主题和方式,有助于我们理解今天的纪念意义。”(见上期《二战遗产多棱镜》)这使我受到启发:每隔十年的纪念活动实际上反映的就是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及人们对形势的看法。何不看看《世界知识》几十年来是怎样纪念二战及中国抗战胜利的?对于每个时期的国际局势无须多说,只把当时纪念文章的标题及关键语句摘录出来,即可看出当时的纪念主题。1955年,第一个十年纪念日。5月,纪念文章:《欧洲安全必须保证——纪念战胜法西斯德国十周年》。“美英侵略集…  相似文献   

6.
今年正逢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个以和平为主题的年代里,在这个洋溢着春风的日子里,让我们在那些影片中共同追忆“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苏联是二战的重要战场,苏联人民为二战的胜利付出了惨重代价,二战题材因此也成为苏联电影中最重要的表现内容。那些  相似文献   

7.
正受新冠疫情影响,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的盛大庆典被迫推迟,但还是举行了空中阅兵。更让莫斯科高兴的是,在俄美关系降到冷战后冰点之际,两国总统于4月25日发表联合声明,强调二战期间美苏军队的易北河会师"预示纳粹政权的最终失败",盛赞"易北河精神"是俄美摒弃分歧、建立信任和为实现共同目标开展合作的典范。然而,在鲜花和掌声之外,也有一些批评让俄罗斯很是烦恼。5月8日,白宫在介绍特朗普参加二战纪念仪式的推特上称"美英战胜了纳粹",只字未提苏联的贡献;4月3日,捷克首都布拉格拆除  相似文献   

8.
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2005年7月12-15日,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与天津社科院日本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当前中日关系的形势与走向——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南开大学和天津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3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与会者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切入点,从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社会思潮等不同角度,就中日关系的历史、当前形势和热点问题,以及双边关系的未来走向和解决途径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坦诚地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数学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首都师范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加快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根据教育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部署,制定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建设方案,以数学学科为基础,带动统计学、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的协同发展,拉动信息  相似文献   

10.
<正>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力宣扬中国科学家在抗日战争中义无反顾、与祖国共赴危难、为挽救民族危亡付出自己宝贵的科学智慧乃至生命的崇高精神,中国科协与《科技日报》合作,推出"抗日战场上的中国科学家"专栏。专栏以故事化的文字、图片为主体内容,以文说图、以图证史,以丰富、生动的故事,全景式呈现中国科学家投身救亡图存的民族大潮之中,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作出的牺牲与贡献。中国科技网"抗日战场上的中国科学家"专栏链接:http://www.wokeji.com/special/2015/000/7/。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50周年,本刊从这期起推出系列二战图解,以使读者了解发生在50年前的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希望通过对二战的回顾,唤起人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并继续为维护世界和平而不懈地努力。——编者  相似文献   

12.
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方典型河口湿地生态修复与产业化技术"于2017年正式立项,项目承担单位为北京师范大学,参与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鲁东大学、滨州学院和盈峰环境科技集团等.项目负责人白军红教授协同项目团队成员针对我国黄河口因水沙和水盐失衡、水质恶化、水文连通和生物连通受阻、生境受损或丧失、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导致湿地严重退化等突出问题,依托多个省部级以上的试验示范平台,  相似文献   

13.
开封市历史学会召开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座谈会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开封市历史学会于1995年5月27日在开封大学召开座谈会。来自全市各大、中学和文化系统的近4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有8位同志在会上做了专题发言。他们从各个方面阐述了抗战胜利的历史意...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9月23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在京举办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际经验与中国探索"国际会议。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相关评估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和国内106所大学、10个省市教育评估机构、部分省市教育厅、香港评审局以及相关单位领导和专家共300多人出席了会议。与会嘉宾立足国际高等  相似文献   

15.
<正>纪念王大珩百年诞辰开启国际光年大幕2015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光年,2015年2月26日适逢新中国光学事业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王大珩先生的百年诞辰。为缅怀王大珩先生,弘扬、传承其精神,促进光学事业发展,北京光学学会、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北京光机电一体化协会5单位联合,于1月30日在京举办"首都光学界纪念王大珩  相似文献   

16.
正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金属史专业委员会、传统工艺研究分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综合史专业委员会、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承办的"第3届中国技术史论坛"于2013年11月7~10日在中科大召开(图1)。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多学科交叉视野中的中国技术史研究",有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山东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安  相似文献   

17.
<正>经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批准,我们于2009年5月11~15日在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成功举办了"度量几何和微分几何国际会议"。会议组织委员会由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张伟平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戴先哲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方复全教授和美国Rutgers大学戎小春教授等组成。  相似文献   

18.
自治斗争从中世纪大学诞生开始就不可避免地贯穿在它整个发展过程中。可以说中世纪的历史就是教会与国家的冲突史,大学为获得自身独立发展的空间周旋于教会与国家相互间权力争夺的漩涡中。大学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在不同时期取得过自治斗争的胜利,但最终也没能逃脱被强大政权干预的宿命。大学的活力源于自治斗争,中世纪大学自治斗争的过程能够给中国现代大学提供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2月9日,第2届北京大学与中国现代科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星光厅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校本部、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近50名师生(图1)参加会议.这一系列研讨会由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办,是北京大学理科学科史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北京大学是1898年建立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它与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同步发展,见证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中国现代科学的成长历程.研究北京大学与中国现代科学的关系,一方面为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视野,另一方面也为理解北京大学的历史地位增加了新的维度.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自2010年成立以来,把"北大与中国近现代科学"的历史研究作为自己的常设课题,并且从2011年开始,每年召开以"北京大学与中国现代科学"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①,希望以北大理科史为案例推进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王琳 《科技信息》2011,(13):180-180,173
《红樱桃》这部电影是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拍摄的。导演独特的视角并运用成熟超俗的艺术手段进行散文式叙事表现了二战期间一些中国留苏学生的苦难经历。红樱桃的鲜美可爱象征少女的纯洁美丽,却在灭绝人性的战争中被摧残、被蹂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