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5月14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访俄,在索契会见俄总统普京和外长拉夫罗夫。这是他首次以国务卿身份访俄,也是俄美两国外长时隔一周后的第二次会晤,更是落实5月3日美俄两国总统热线通话的务实之旅。短短半个月内,原本冷若冰霜的美俄两国出现如此密切的高层互动,不能不让人高度关注。近来美俄高层对话议题广泛,涉及当前诸多重大国际热点,既有持续交锋、各执己见,也有心照不宣、相互默契。在双边关系问题上,双方主张发展互利贸易投资关系并重申增进各领域对话,俄方向美方提交了一份有关推动俄美关系积极发展步骤的备忘录,美方表示要积极研究。美方抛出两国元首G20大阪峰会期间举行会晤的可能性,普京表  相似文献   

2.
<正>10月16日,伊拉克总理兼武装部队总司令阿巴迪下令伊拉克政府军进驻基尔库克。原先控制基尔库克的库尔德自治区(库区)武装基本未做抵抗,而是选择撤离。伊拉克军方联合行动指挥部10月16日表示,已全面控制基尔库克市以及萨拉赫丁省的图兹胡尔马图、迪亚拉省的盖拉塔佩等城镇。10月17日,政府军又进驻尼尼微省辛贾尔镇。基尔库克省本不属于库区行政管辖范围,库区武  相似文献   

3.
正2月25日,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朱拜尔访问伊拉克。访问期间,朱拜尔分别与伊拉克总理阿巴迪、外长贾法里举行了会谈。这是2003年以来沙特首次派出外长级别高官访问伊拉克,因此备受舆论关注。1990年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入侵科威特后,沙伊外交关系几近中断。但朱拜尔此访能否打破沙伊关系坚冰,仍是个问号。  相似文献   

4.
<正>伊拉克总理阿巴迪10月10日称,将在今年内彻底剿灭伊境内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随着打击"伊斯兰国"的行动进入尾声,伊拉克重建也提上议事日程。前不久,有媒体报道称,伊拉克计划于明年启动对在与"伊斯兰国"战斗中受损的城镇的重建工作,预计将耗资1000亿美元,部分国际和地区金融机构计划于明年初在科威特开会商讨融资事宜。从某种程度上说,伊拉克可能是当代世界折腾与被折腾最久的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惨烈的两伊战  相似文献   

5.
李默 《世界知识》2014,(18):11-11
【英】《经济学人》2014年8月23日~29日 阿巴迪现年62岁,在8月11日被伊拉克总统马苏姆提名为新一任总理候选人之前,他还不为人所知。但伊政界“剔除”总理马利基的愿望强烈,以至于谁接替他都不”重要“。阿巴迪的提名公布后,立即获得伊多个政治派别表态支持。  相似文献   

6.
<正>3月22日,应伊拉克政府邀请,国务委员杨洁篪访问伊拉克,在巴格达分别会见了伊拉克总统马苏姆、总理阿巴迪、国民议会议长朱布里、外交部长贾法里。杨洁篪分别向伊方领导人转达了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张德江委员长的亲切问候。在会见马苏姆时,杨洁篪表示,中伊友谊源远流长,近年两国关系不断取得新成果。中方高度重视发展与伊拉克的友好合作关系,愿同伊方加强高层交往,增进政治互信,推进务实合作,密切国际合作,推动两国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外交小灵通     
正(摘自外交部网站)【习近平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举行会谈】2015年12月10日,两国元首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双方同意,共同引领中阿关系持续健康稳步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习近平2015年12月22日会见伊拉克总理阿巴迪】习近平指出,近年来,中伊关系保持稳定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8.
<正>5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索契会见了来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这是德国总理两年来首次访俄。在俄罗斯与德国、欧盟的关系不佳的大背景下,默克尔赶在美俄领导人正式会晤前与普京见面,充分展示出了德国外交政策的务实性。德国媒体与部分学者分析认为,德俄关系是否能突破以  相似文献   

9.
正中东各国正是因为看到了美俄实际投入的差距,才会在发展与俄罗斯关系时,眼睛多半盯着美国,将对俄走近当做向美撒娇或者对美讨价还价的手段。2014年8月,美国率先在伊拉克开始空袭"伊斯兰国"目标,两年过后,美国尽管坐拥绝对军事优势,获得伊拉克政府配合和西方盟友支持,却只在地面战场上取得了有限胜利:收复的费卢杰等地成为废墟,解放摩苏尔的"最后一战"则一再推迟。相比之下,俄罗斯在伊拉克却显得轻松许多,今年8月俄战机在使用伊朗哈马  相似文献   

10.
<正>2月21日,俄总统普京宣布俄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国际社会大为震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迅疾表示,美国“准备随时与俄罗斯讨论限制战略武器的问题,无论世界上或我们的关系发生了什么”。美俄围绕核问题接连斗法,俄暂停履约是其中一环近年来,美顽固坚持冷战思维、奉行大国竞争战略,先后退出《中导条约》《开放天空条约》等,导致美俄间一系列军控协议相继失效,  相似文献   

11.
<正>美俄联手制华是伪命题姜毅:特朗普表示要改善美俄关系后,一些人说美俄要联手对付中国了,这十分荒唐,比冷战思维还冷战思维,是伪命题。我的看法是,冷战结束后的大国关系跟过去相比不一样了。当今世界,大国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多维的体系,不应再用传统的零和眼光分析它。而且中美关系、中俄关系有其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的5~6月,越南的外交犹如其天气一样炽热。越南领导人不但在国内频繁接待了多国领导人来访,而且还马不停蹄地穿梭在周边国家和中、美、日、俄等大国之间。5月11~15日,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正式访问中国并出席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5月底6月初,越南总理阮春福先后对美国和日本进行了访问;预计6月底前,陈大光还将访问俄罗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阮春福总理在访问美国和日本期间都谈及南海问  相似文献   

13.
推行全球外交,重振大国地位;建立新的俄拉关系,经贸合作是重点。作为推行全方位全球外交的一个重大步骤,俄罗斯外长普里马科夫5月19一25日对拉美的墨西哥、古巴和委内  相似文献   

14.
正新冠疫情给世界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大国关系是其中重要方面。疫情期间,中美关系在恶化,中俄合作更紧密,美俄之间也进行了微妙互动。现在看来,美俄是在疫情中受创最重的两个大国,中国则呈现率先复苏的势头,这也意味着疫情之后中美俄三角关系将发生新的调整,而且已引起国际战略学界的讨论兴趣。本期"封面话题",本刊与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合  相似文献   

15.
晓岸 《世界知识》2014,(24):56-58
<正>乐观主义的下行冷战结束后,还没有哪个年份像即将逝去的2014年这样纷乱。人们对世界和平与安全前途的忧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冷战和热战的幽灵在欧亚大陆上空和网络空间徘徊,美俄、欧俄、中美、中日关系的紧张和中俄异乎寻常的靠近似乎都表明新的地缘政治博弈时代已经来临。美俄对峙和中美摩擦到底哪个才是当前大国矛盾的主要方面,大国特别是上升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如何避免掉入两败俱伤、群死  相似文献   

16.
正5月10日,伊朗外交部首次公开证实,伊朗与沙特阿拉伯于4月初在伊拉克巴格达举行了会谈,这是沙特与伊朗两国在2016年断交之后的首次直接对话。据伊拉克总统萨利赫透露,双方进行了"不止一次"会谈。作为海湾地区两个大国和对手,双方外交关系无疑对于整个海湾地区乃至中东地区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此次两国关系"破冰"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4日,伊拉克总理阿巴迪宣布即日起向民众开放首都巴格达的"绿区",当晚他还亲自来到绿区的一个入口,向首批驾车进入的民众表示欢迎。这个大名鼎鼎的绿区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位于巴格达市中心的底格里斯河河畔,集中了伊拉克的政府机关、外国使馆和政商名流的住所,自2003年以来一直处于严密防护中,外围有重重铁丝网和水泥防撞墩,普通民众长期不能进入。在爆炸不断、治安败坏的巴格达,绿区就像是一个世外  相似文献   

18.
<正>7月9日,伊拉克总理阿巴迪正式宣布"摩苏尔解放",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失去在伊拉克的最后一处大本营。同时,美国支持的叙利亚库尔德武装"叙利亚民主军"也火力全开,对"伊斯兰国"所谓的"首都"拉卡形成围攻之势,敲响"伊斯兰国"在叙灭亡的丧钟。然而近期种种迹象表明,尽管各方打击"伊斯兰国"的战役还未结束,但围绕后"伊斯兰国"时代的新一轮地缘战略争夺已经拉开帷幕。对叙政府、叙反对派、叙库尔  相似文献   

19.
胡欣 《世界知识》2016,(4):46-49
正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自去年9月上任以来,不断穿梭于世界多地,展示出了一个政坛老手驾驭外交的丰富经验,而赋予他如此游刃有余地位的,是澳大利亚当前在地区格局中独特的地位。打击"伊斯兰国":不再增兵新年伊始,特恩布尔于1月16日抵达伊拉克。他首先同伊拉克总理阿巴迪进行了会晤,随后秘密访问了位  相似文献   

20.
宁柯 《世界知识》2010,(11):52-53
<正>5月12日~14日,俄美两国就收养问题在莫斯科举行第二次会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儿童权利问题全权代表阿斯塔霍夫表示,双方有望在两个月内签署有关收养协议。新协议将更加严格规范负责收养业务的中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