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中气的宇宙观,具体化为整体功能,决定了中国艺术和谐美的特征就是整体的和谐,这种整体的和谐是容纳万有的和谐观;是把时间空间化的和谐观,是对立而不相抗的和谐观.  相似文献   

2.
黄威威 《科技信息》2011,(35):295-295,302
和谐技术观是对生态技术观、人性化技术观的补充与完善。和谐技术观从总体上展现技术与自然、人、社会的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3.
舞龙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视角探讨了舞龙的文化意蕴,认为舞龙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沃土,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整体观、系统和谐观和系统过程观,这些文化内涵,使其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4.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从现代视野考察中华传统和谐思想,特别是和谐科学观的现代价值及其转换,对于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生态自然观概念,从而构建和谐科学观,促使中国科技崛起。  相似文献   

5.
"和谐"自古以来都是人类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极为丰富,特别是儒家的和谐思想最具代表性,其"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观,以"重义、崇仁、讲诚信"为核心的人际和谐观,及"修身内省"的身心和谐观对当前和谐校园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树立和谐消费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国人必须树立和谐的消费观。分析了不和谐消费产生的原因,指出在我国必须大力提倡和谐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7.
王艳艳 《科技信息》2010,(10):I0037-I0038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与马克思的生态环境观一脉相承。本文主要阐述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理论,用马克思的生态环境观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论证中国现在实行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和谐世界”的构想是新时期我国“和平”外交理念的发展与升华,它把中国近年来在国际上所倡导的新秩序观、新安全观、新发展观和新文明观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和谐世界”指引下的中国外交呈现出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9.
墨家和谐世界观的内容,是对立和谐与整体兼容。其特点,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其理论意义,是为哲学和人文科学贡献原创性的学说。其历史意义,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和谐观的重要基础,是绽放在人类和谐精神家园的奇葩。其现实意义,是为当代和谐世界建构的实践,提供启示与借鉴。其现代转型,是通过创造性诠释,去粗取精,批判继承,把墨家的和谐世界观,由传统旧形态,改造为现代新形态,使之成为现代和谐观的重要成分,为建设现代和谐世界服务。  相似文献   

10.
"和谐世界"的构想是新时期我国"和平"外交理念的发展与升华,它把中国近年来在国际上所倡导的新秩序观、新安全观、新发展观和新文明观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和谐世界"指引下的中国外交呈现出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