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建设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的历史重任,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负有重大的使命和光荣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森林生态与林业产业耦合系统内部包含着人口、环境、资源、资金、科技等五大要素。按其属性.环境、资源是属于森林生态的要素:资金和科技是属于林业产业的要素。由于人口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可分属于森林生态和林业产业。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就构成了森林生态和林业产业藕合系统结构,并使森林生态和林业产业之间有着一种结构关系。森林生态和林业产业耦合系统结构有三种基本关系:一是森林生态对林业产业的基础关系:二是林业产业对森林生态的主体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种森林的经营模式提出了探讨,并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了不同的对策,探索森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而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4.
留坝作为汉中之一的林业大县,也是汉中唯一没有工业的山区人口小县,如何牢牢抓住山地森林化建设机遇,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精心实施,把留坝建设为独具地域特色的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林业经济强县。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种森林的经营模式提出了探讨,并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了不同的对策,探索森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而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6.
光泽县森林资源现状与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经营管理好现有森林资源,并进行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使其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得到协调发展,已越来越为各国政府和人民所重视.本文通过对光泽县森林资源现状特别是林分现状进行分析、对比,并就光泽县林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进行阐述,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措施,以期为光泽县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魏云 《广东科技》2014,(10):172+179-172
党的十八大,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系统的部署,并将其作为执政纲领写入党章,还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规划和设想。为此,国家林业局提出,今后要围绕发展生态产业、生态文化,不断完善林业规划体系,优化生态建设空间布局开展工作。生态林业建设与当地生态民族文化建设的有机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的发展。依托林业这一规模最大的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体,发展绿色经济,实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同时加快、提升生态、绿色、环保等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设新农村、林业要先行"林业既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又具有生态、景观、文化、安全等功能,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推进林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能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致富,优化农村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十五"期间林业从数量上取得了快速发展,但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和生态友好的小康社会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在林业产业效益和林业生态质量等方面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做大做强两大体系,从而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9.
“天保工程”的实施。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颁布后,表明我国林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作为物资部门的工作一定要转变观念,增强市场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努力创新,完善机制,为加快林业的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0.
江苏林业产业发展战略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对江苏林业产业系统及与其相关联的环境系统进行结构与机理分析,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构建了江苏林业产业发展的多目标体系和总体战略方案体系,并具体构筑了调整和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林业产业融资体系建设、林业税费改革、林业产业现代化建设等几方面的详细战略方案体系。  相似文献   

11.
林种树种结构是林业工程建设中种植方式的依据.是构建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提高林业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依据我市现有的宜林地情况。将乌兰察布市宜林规地分为前山石山区、低山丘陵区、滩川区、风蚀沙化区。现将我市几种林种树种结构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加强森林的科学经营,是增加森林资源数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的主要措施;是协调林业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发挥,推进林业生态、产业两大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是加强森林的科学经营,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森林经营主体制定年度计划、组织经营活动和林业主管部门实施森林资源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是建立高效、透明、科学、有序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巩固林权制度改革成果、落实林权所有者经营自主权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国有林场是林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森林生态效益的主力军和有生力量。加强国有林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产业体系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遂昌县4个国有林场经营现状、存在问题,阐述当前国有林场面临的窘境与困惑,提出相关的建议,以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4.
陈卫军 《科技信息》2008,(7):305-305
森林分类经营是林业从传统的以木材生产为主向发挥森林的多功能、多效益的经营方式转变。它要求对不同种类的森林,按照不同的功能、特点和规律,采取不同的经营方法,从而构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林业发展模式,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二类调查作为林业经营管理中基础的一项工作,也应由过去的以资源调查为主向多资源、全方位的调查方向发展,不断完善技术体系,拓展专业调查项目,通过对森林资源的调查、监测和分析做出评价,更好地为林业厅、国家林业局制定林业政策、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实施经济生态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与推广林业技术应用是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以及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为此我们结合科技扶贫与开发工作 ,于 1998年在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选择坡度≥ 2 5°的退耕还林地 4 30 0 0m2 ,实施科技扶贫的林业技术应用示范。依托自然植被和生态林带抚育华山松 (PinusarmandFrand )、杉木 [Cunninghamialanceolata (Lamb )Hook ]、柳杉 (CryptomeriafortuneiHooibrenkexOtto etDietr )、常绿阔叶林等林业用材树木 ,形成了 130 0 0m2 以上的生态与用材林带 ,按照经济生态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原理营造 10 0 0 0m2 经济型防护林带 ,扶持农户发展经果药林 2 0 0 0 0m2 ,种植短线作物和发展多种经营 ,以短养长 ,取得了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成功的实施了撩壕整地栽培技术 ,种植存活率达到 84 %以上。实现了山区农村“生态林带”、“经果林带”、“农田防护林带”和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与协调持续发展 ,达到了近期不减收和长期增效、增后劲的可持续增产增收效果 ,这对于广大山区农村生态与经济建设和遏制返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六安市林业资源与生态现状,并就六安市林业生态修复中存在的林农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林地供需矛盾大、野生动植物资源监管能力不足、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林业产业发展不均衡、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形势严峻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六安市林业生态修复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林业是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现代林业发展模式应该实现林业资源、环境和产业的协调发展,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如何充分发挥林业的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探索建立现代林业发展模式是今后林业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王彩香 《甘肃科技》2007,23(10):224-226
卓越绩效评价适用于追求卓越绩效的各类组织,可以指导组织提高其整体绩效和能力,文章通过卓越绩效评价应用于林业产业科学发展中的意义,针对甘肃林业产业现有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林业产业发展中应用卓越绩效评价体系,促进甘肃林业产业可持续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林业是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和生态上都有良好的效益,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之下,建设生态环保效益型林业,进行合理规范的林业规划势在必行,将林业建设成为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产业,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基础之上,分析了林业在规划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产业发展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风险,通过系统升维建设良好的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是培育未来产业的关键。从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协同融合的视角,以及产业生态组织、生态网络、生态数字化赋能、空间联系、生态位管理、生态治理机制六个方面分析了未来产业培育的产业与创新生态维度升级的趋势与内容。结合我国区域未来产业的实践需要,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未来产业与创新生态升维路径及其政策建议,包括重视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双生态”联动,分领域打造特色化、专业化的未来产业与创新生态体系;将未来产业高成长顶尖创新型企业纳入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试点,梯次培育未来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开展城市群未来产业集群体系建设试点,打造一批跨区域未来产业与生态体系示范区;高度重视基石型服务组织的生态效应,发现、支持和培育专业化、高水平基石服务机构;大力加强多元、开放、合作、共生的新型文化体系建设,提升多链协同、跨界融合创新能力;优化产业与创新生态的政策体系和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