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电子战飞机(electronic combat air vehicle,ECAV)在对雷达网协同产生航迹欺骗干扰过程中会引入误差,分布式组网雷达可根据真/假航迹关联距离差异识别出航迹欺骗干扰。针对该问题,在三维条件下设计产生两种航迹欺骗干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雷达站址侦测误差和电子战飞机预设位置误差对航迹欺骗干扰的影响,然后针对组网雷达航迹关联检测,提出了一种偏差补偿机制,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相控阵雷达导弹防御能力仿真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力斌  王雪松  丹梅  肖顺平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7):1417-1420,1424
对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系统导弹防御能力的评估,一直是备爱关注的问题。利用雷达电子战系统建模仿真技术,研究了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系统对弹道导弹的防御过程,建立了相控阵雷达电子战系统信号级仿真模型体系和软件。针对目标隐身和电子干扰条件下的典型导弹突防战情,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为评估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导弹防御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雷达组网ECCM性能评估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给出了评估雷达组网ECCM性能的度量公式.该公式既包括了组网雷达的数量、雷达部署的相互位置、工作频段、极化方式、信号种类及信息处理能力,还将网内各雷达本身的抗干扰能力以一种合理的加权方式计算在内.公式可用来评估雷达组网的ECCM性能,也可用来对雷达组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组网火控雷达抗反辐射导弹的闪烁诱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火控雷达抗反辐射导弹的迫切需求出发,以雷达组网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组网火控雷达采用间歇辐射抗反辐射导弹的方法。对非相干两点源干扰单脉冲雷达测角理论进行拓展分析,提出了两点源或多点源间歇辐射对反辐射导弹的闪烁诱偏方法。建立了闪烁诱偏条件下反辐射导弹的飞行运动模型,并在设定的仿真条件下,对3部雷达组网间歇辐射对反辐射导弹的闪烁诱偏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火控雷达在组网条件下采用间歇辐射可以对反辐射导弹进行有效的闪烁诱偏。  相似文献   

5.
宽带相控阵雷达在导弹防御系统的预警探测、跟踪、识别、制导、拦截以及杀伤效果评估等各个环节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在深入分析雷达系统对弹道目标的探测、跟踪、识别等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宽带相控阵雷达电子战系统信号级仿真模型体系和软件.针对复杂电于于扰条件下的典型导弹突防战情,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为评估导弹目标的突防能力和宽带相控阵雷达系统的防御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雷达组网ECM压制距离试验评估问题,以单部雷达替代等效推算模型为基础,并综合运用数学仿真手段,提出了雷达组网替代等效推算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干扰装置对抗雷达网的压制距离试验评估实践中,可以解决缺少作战对象和难以构建复杂、真实作战战情情况下的试验评估技术难题。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试验评估实践中得到了检验。  相似文献   

7.
对舰载电子战飞机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 RCS)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作战剖面下雷达波对于机体的俯仰角,建立舰载电子战飞机A型号和B型号的三维CATIA模型,基于物理光学法和等效电磁流法,使用RCSPlus软件,数值模拟在UHF、X和S雷达波段下舰载电子战飞机的RCS特性,研究电子战条件下飞机被雷达发现概率,并对仿真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低空隐身飞机设计时,要降低俯仰角在-7.30°至14.78°之间飞机的RCS值,就可以降低距离26 km以外、高度8 km以下的所有雷达的探测距离;舰载电子战飞机RCS特性A型号与B型号相比,在X波段下,头向RCS减小了40.95%;舰载电子战飞机A型号在与无电子战时相比,被X波段雷达探测到距离缩短了63.24%。  相似文献   

8.
针对雷达组网系统中多目标跟踪问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实时的多目标跟踪算法.算法首先利用最小标准化距离最近邻分配策略对量测数据进行局部航迹关联,再采用模糊数据关联对其进行系统航迹关联,最后,利用α-β滤波对系统关联航迹进行滤波,并分别用仿真和实测数据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算法能够实时有效的对多个目标进行跟踪,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半实物雷达分时组网仿真方法,有效解决了在半实物仿真中,采用一套半实物设备实现多部雷达组网仿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曲线拟合的异步航迹关联算法,将航迹关联问题转化为空间曲线的相似性判别问题.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某雷达对抗仿真系统中,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的主瓣航迹欺骗干扰技术进行航迹规划时仅考虑运动参数限制和单部干扰机为主的问题,通过参考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航迹关联准则,提出虚假航迹设定方法,推导干扰机运动参数和干扰信号调制参数。在单部干扰机航迹欺骗干扰的基础上探究多机协同干扰组网雷达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干扰信号最终能被敌方雷达识别,并且在两部干扰机对抗两部雷达情形下可以达到预期效果,为复杂情形下的组网雷达对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研究雷达数据处理中的杂波抑制及虚假目标消除的方法。针对密集杂波干扰,结合工程应用实践,提出一种基于杂波图的杂波抑制方法,对涉及的杂波区域判别与标识、杂波图网格划分以及提高杂波图分辨率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阐述。同时,给出了组网雷达数据处理中的杂波抑制方法,包括组网雷达杂波环境下融合权值选取以及利用融合中心信息辅助单雷达抑制杂波并建立航迹等。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剩余杂波和剩余干扰产生的虚假航迹,适合应用于杂波环境下的雷达数据处理和组网雷达数据处理中。  相似文献   

12.
很多文章均指出雷达网系统具有航迹快速起始的性能,但是尚没有资料从理论上对此加以证明。通过对雷达网系统平均扫描周期的研究,从理论上证明了雷达网系统具有航迹快速起始的性能,这对于研究雷达网系统的反电子对抗性能和评估准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探讨区域雷达网雷达部署数目与检测概率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频率编码脉冲是一种大时宽带宽信号,具有良好的距离分辨性能,并可拥有较窄的瞬时带宽。推导了频率编码脉冲信号与步进频率编码脉冲信号的模糊函数,分析了其距离、速度分辨性能及其相应关系,并对频率编码脉冲信号模糊函数的旁瓣抑制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得到的频率编码工程优化值,能较好解决目标距离、速度的联合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组网雷达系统的动态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利用节点记录表(NRT)实现对组网雷达系统的动态管理。简要阐述了动态管理的内容以及NRT的格式,同时给出了两种NRT的管理方法,并作了简单比较。采用C语言进行软件仿真实验,结果证实,可以根据NRT实时、有效地对组网雷达系统节点进行动态管理。将NRT引入组网雷达动态管理系统中可为大型、复杂的雷达网络系统的管理提供有意义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针对组网雷达系统综合抗干扰能力强的问题,在集中式融合结构组网雷达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假目标欺骗干扰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组网雷达跟踪目标的状态和量测模型,以及假目标距离和速度欺骗干扰模型,进而建立了量测偏差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单次和持续假目标欺骗干扰对组网雷达融合中心的卡尔曼滤波状态估计误差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假目标欺骗干扰的约束条件,提出了假目标欺骗干扰目标函数最优化的问题,并基于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了求解。仿真结果验证了假目标欺骗干扰引起的状态估计误差的表达式,以及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以组网干扰对抗现代雷达为研究背景,针对单脉冲雷达航迹欺骗问题,提出了基于干扰机组网主瓣干扰的航迹欺骗干扰技术。分析了单脉冲雷达干扰基本原理和航迹欺骗要点,给出了组网主瓣干扰航迹欺骗机理和实现过程。首先通过干扰信号传输路径和相位控制,构造两点源相干干扰条件,建立两台干扰机在雷达主瓣内形成可控欺骗点迹的基本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干扰机组网工作模式,采用组内协同和组间接力的方式对干扰模型进行扩展,形成持续性高逼真欺骗航迹。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宽、窄带混合组网雷达数据融合处理是弹道中段目标特征提取的重要途径。提出了一种基于宽、窄带雷达混合组网的弹道目标融合提取算法,该算法通过窄带自相关处理,获得锥体弹头的进动周期,并结合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估计出组网雷达中各散射中心的幅相参数。然后根据宽、窄带雷达微多普勒特征的融合特性和关联特性,利用加权平均和散射中心关联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出锥体弹头的三维进动特征及结构参数,从而实现宽、窄带混合组网雷达的数据融合。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多站雷达中机动目标高精度跟踪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快速卡尔曼滤波跟踪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机动目标位置和速度的高精度卡尔曼滤波算法,用于仅提供距离和测量的多站雷达系统对机动目标的高精度定位和高精度测速。多站雷达系统提供给数据处理中心的距离和信息,通过滤波迭代算法估算出目标的位置和速度。对机动目标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改善了以前文献中目标位置的定位精度,而且对目标速度也同样具有优良的测量性能。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雷达网相对于单站雷达系统而言, 可以通过信息融合、协同探测等技术获得目标探测性能的提升。然而实际应用中, 目标相对于各个雷达站距离和视角通常不同, 往往存在某些雷达站由于信噪比较低无法捕获成功。针对上述问题, 充分依托分布式雷达网信息共享的优势, 提出一种多帧联合航迹起始方法。首先将已经成功建立目标航迹的雷达站获取的跟踪信息, 传递至尚未发现目标的雷达站, 并基于该跟踪信息建立预测波门, 设计预测波门内的多帧联合检测方法, 最终根据检测结果完成目标航迹起始。仿真试验表明, 所提方法可以实现航迹起始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