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安徽省芜湖市酸雨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芜湖市能源结构、大气污染状况、2 0世纪 90年代以来酸雨观测资料及常规气象资料等入手 ,分析了芜湖市降水酸度、酸雨频率现状及其与酸雨前体物质、气象因子等的关系 ;结果表明 ,芜湖市酸雨情况较严重 ,是典型的煤烟型酸雨 ,降水酸度季节波动明显 ,气象要素对降水酸度、频率等影响较大。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芜湖市酸雨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南宁市酸雨频率及降水酸度长期以来居高不下,控制酸雨污染已是南宁市“十五”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在全面分析南宁市酸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大范围降水结合大气流场特征分析,定性确定外来源是南宁市酸雨的主要来源,并运用模型定量确定南宁市酸雨各来源所占的比重,从而为控制和消除酸雨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收集兰州市2001-2005年呼吸系统疾病资料、气象资料和空气污染资料,对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人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冷空气过程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有同期、滞后和前期影响.同期影响中,过程持续时间、最低温度降幅、气压升幅以及降水对呼吸系统发病人数影响较大;滞后影响主要存在于冷空气过程后1~4 d,受气压增幅、持续天数、最低温度降幅和降水影响较大;冷空气过程发生前1~3 d对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有影响,最低温度降幅、持续时间和平均温度降幅影响较大.冷空气过程之前第3天和之后第3、4天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有影响.冷空气过程前后气象要素的变化会对呼吸系统疾病产生影响,还可以通过影响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而进一步影响呼吸系统疾病发病.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7年4月~2018年10月南通地区3个酸雨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分析南通地区年、季、月变化特征及12年平均酸雨变化规律,利用酸雨观测的长期资料进一步统计分析酸雨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并结合南通环境监测站监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形成进行初步归因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南通地区吕四、南通、如皋酸雨观测站都有酸雨出现,出现的频率都在50%以上。吕四站的(强)酸雨概率大于其他2个站;pH值也是最低的。由年平均降水pH值及(强)酸雨频率分析显示,2008年前后3个站酸雨达到最强,2014年之后,降水的酸性程度在减小,酸雨率在降低。夏季和秋季降水受污染程度较冬季和春季轻,吕四站冬季降水甚至达到强酸雨污染程度。南通地区3个站pH值都是随着降水等级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趋势。3个站的电导率均是随日降水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可以看出降水量的大小会影响降水的电导率。从主导风向对比降水pH值、酸雨频率,吕四站酸雨污染程度高于南通站和如皋站;吕四站和南通站出现酸雨概率最多的为东南风,如皋站出现酸雨的频率最多的为东北偏东风。分析2017年全年南通站降水当日的降水pH值跟当日SO2、NO2、PM10和PM2.5均呈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降水当天大气污染越严重,降水酸度越强。由南通地区酸雨的变化趋势,也能说明跟近年SO2、NO2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在减少。  相似文献   

5.
铜陵市酸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铜陵市2006-2010年的酸雨观测数据、降水化学分析资料和常规空气质量及气象资料,结合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铜陵市酸雨的分布特征、化学组成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铜陵市的酸雨污染日趋严重,降水酸度在秋、冬季略高,郊区酸雨较城区严重;铜陵市的酸雨污染属于硫酸型,SO42-和NO3-是主要的阴离子,Ca2+和NH4+是主要的阳离子,各种离子浓度具有明显的局地差异,郊区低于城区,Ca2+和NH4+对降水酸度影响较为显著;铜陵市酸雨污染受区域性酸雨污染和本地污染源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6.
选取2001~2006年云南省楚雄市气象观测站和楚雄市郊区的南华气象观测站气候资料,以及楚雄市环保局2001~2006年NO2浓度资料,分析楚雄市城市热岛效应的基本特征,然后将楚雄市城市热岛效应月际变化特征与楚雄市大气NO2浓度月际变化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楚雄市城市热岛效应有明显的日变化、月际变化和年际变化规律;楚雄市城市热岛效应与大气NO2浓度变化关系呈强正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845。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7年4月—2018年10月南通地区3个酸雨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分析南通地区年、季、月变化特征及12 a平均酸雨变化规律,利用酸雨观测的长期资料进一步统计分析酸雨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并结合南通环境监测站监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初步归因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南通地区吕四、南通、如皋酸雨观测站都有酸雨出现,出现的频率都在50%以上。吕四站的(强)酸雨概率大于其他2个站,p H也是最低的。由年平均降水pH及(强)酸雨频率分析显示,2008年前后3个站酸雨达到最强,2014年之后,降水的酸性程度在减小,酸雨率在降低。夏季和秋季降水受污染程度较冬季和春季轻,吕四站冬季降水甚至达到强酸雨污染程度;南通地区3个站p H都随着降水等级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趋势。3个站的电导率均是随日降水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可以看出降水量的大小会影响降水的电导率。从主导风向对比降水p H、酸雨频率,吕四站酸雨污染程度高于南通站和如皋站;吕四站和南通站出现酸雨概率最多的为东南风,如皋站出现酸雨的频率最多的为东北偏东风。分析2017年全年南通站降水当日的降水p H跟当日SO_2、NO_2、PM_(10)和PM_(2. 5)均呈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降水当天大气污染越严重,降水酸度越强。由南通地区酸雨的变化趋势,也能说明近年SO_2、NO_2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在减少。  相似文献   

8.
昆明酸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昆明市13a的酸雨资料及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酸雨频率有前期较少后期呈上升的趋势,汛期期间酸雨频率较高,9月最高,干季较低;强酸雨频率与酸雨基本一致,日酸雨次数夜间多于白天,最少次数出现在19时,SO2含量在超前7h时对酸雨有指示作用,年酸雨和强酸雨与温度、湿度、雾日、霜日和风等要素相关较好;而月酸雨和强酸雨均与雷暴日数呈正相关;极端酸雨的出现与空气中酸性物质的堆积有关,在酸雨出现之前有持续时间较长的连续无雨日或强降水.  相似文献   

9.
宁国市酸雨污染状况及酸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宁国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降水监测资料入手,结合该市的能源结构、大气污染状况、土壤特性、地形及气象等资料对该市酸雨污染状况及酸雨成因进行研究分析,认为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气污染中的SO2因子,与酸性土壤的敏感特性、山区地形引起的逆温气候现象也有一定的关系。此外,对该市的酸雨污染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洛阳市酸雨形势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97~2003年降水监测数据,采用多因子对比、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洛阳市酸雨的形势及成因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酸雨的形成不但和洛阳市污染加剧有关,而且和降水量、降尘量有密切关系,降水量越大,降尘量越小,降水时越易形成酸雨。夏秋季节太阳光照多,气温高、且大气降水多、空气湿度大,利于SO2向SO42-转化,易发生酸雨,大气中酸性污染物多虽有利于酸雨形成,但若降水量偏少,也很难形成酸雨。  相似文献   

11.
余欣  陈鲍发  黄龙飞 《江西科学》2014,32(5):606-612
利用景德镇市酸雨、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和常规天气图等资料,对景德镇酸雨的天气形势与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冬季,酸雨频率大,酸性强,与冷空气将北方较重污染的气体或污染物影响有关;夏季,受南方暖湿气流作用下产生降水,酸度较低。2)景德镇市降水pH值与降水量有一定的正相关,降水量越大,pH值越大;而气压值越小,pH值越大;湿度与酸雨的相关性不如气温与酸雨的关系明显;强酸雨时主要是盛行N风和NNW风,弱酸雨或无酸雨时,多西南风分量;雾天酸性降水不仅频率高,而且酸度强。3)城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污染物排放较大的企业地处城区附近,这些污染源造成景德镇市城区酸雨较农村、郊区严重。  相似文献   

12.
木麻黄幼苗小枝质膜离子泵活性对酸雨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模拟pH4.5~2.5酸雨胁迫3个月后木麻黄幼苗小枝质膜离子泵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木麻黄幼苗嫩枝质膜H -ATPase和Ca2 -ATPase对酸雨非常敏感,常随酸雨强度的加大其活性受愈来愈强的抑制.pH4.5~2.5酸雨处理使质膜H -ATPase活性被抑制76.64%~85.88%,而Ca2 -ATPase活性仅为对照的14.12%~4.7%.在pH3.0酸雨处理组,质膜H -ATPase和Ca2 -ATPase活性均出现反弹升高.酸雨对质膜H -ATPase和Ca2 -ATPase活性所产生的相似作用,体现出质膜H -ATPase和Ca2 -ATPase对酸雨胁迫信号具有某种程度上相同的活性响应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3.
马鞍山市降水酸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996-2000年马鞍山市降水常规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马鞍山市降水酸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马鞍山市降水酸度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工业SO2排放量的年际差异,以及地貌与气象因素的共同影响是导致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分形理论与方法研究了常德市 10年降水酸度月均值序列中酸雨分布的时间标度性 ,并以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的同类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降水酸度月均值序列中酸雨分布具有分形性质 ,符合幂律分布规则 ,其分形维数与酸雨出现概率呈负相关关系 .  相似文献   

15.
对比分析1968年8月(简称“68.8”)和2001年7月(简称“01.7”)郁江南宁大洪水的气象学特征,认为“68.8”和“01.7”大洪水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背景,前者是西南涡影响在前,台风影响在后的暴雨天气,后者是单一的台风影响下的全流域暴雨一大暴雨强降雨过程。两次大洪水在流域降雨强度的分布上差异较大,前者强降雨中心位于德保、靖西、那坡一带的右江地区,后者位于左江流域的上思县境内;“01.7”大洪水所发生的大暴雨、暴雨的县(市)次分别是“68.8”大洪水的2.33倍和1.33倍,而属于一般性降雨的大雨出现的县(市)次,“68.8”大洪水是“01.7”大洪水的2.29倍,“68.8”大洪水过程的时间长、洪水涨势较慢,“01.7”大洪水过程时间短、洪水涨势快。提示降雨天气过程的特别配置或者一次降雨过程引发全流域强降雨都可能造成郁江南宁大洪水。  相似文献   

16.
运用收集到的资料分析了2018年1月25~28日九江市阴雨雪和低温天气形成原因,分析了阴雨雪低温的恶劣天气的演变过程和水气环流特征,得出了江西地区冻雨的温度垂直分布特征结构和在九江地区具体应用情况的结论。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副高稳定,冷空气强盛500 hPa、700 hPa西南区域易产生逆温层,850 hPa东北气流使暖湿空气随着空气不断上升,更容易产生暴雪。水汽的输送过程非常频繁,同时该地区的辐合比较明显导致雨雪天气处于经常变化的情况;低层冷空气天气对冬天降水的形态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此次过程冻雨灾害严重,经分析,25日为融化层位于850 hPa的情况,925~1 000 hPa区域迅速降温,850 hPa区域高于0℃,700 hPa和925 hPa区域温度低于0℃,1 000 hPa时温度在小于1℃,地面温度低于0℃,25日白天出现冻雨。27日融化层处于700 hPa左右温度大于0℃,925 hPa和850 hPa时温度低于-2℃,925~700 hPa有非常明显的温差;但由于1 000 hPa时温度在-3℃左右,所以27日白天九江地区降水相态复杂,大部分地区以降雪为主,部分地区出现冻雨。上述的阈值范围是九江地区冻雨的天气阈值。研究还表明,随着地面的温度降低,冻雨天气越容易产生,冻雨一般发生在最低气温低于0℃,同时一天的平均气温低于1.0℃。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重点调研了河南省九个处于不同地貌、气候、土壤类型区的工业和矿业城市后,发现处于该省中部地区山前平原的工业重镇郑州市、处于豫西山地缘山前平原的煤城平顶山市以及南阳盆地区工业重镇南阳市酸雨出现的频率较大,且较严重;处于豫北太行山东麓的山间小盆地中的两个煤城——鹤壁和焦作酸雨极少出现洛阳、新乡市则偶有出现.到1987年为止,开封和安阳等市尚未监测到酸雨现象. 调查表明,尚未发现酸雨对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有不良影响.但1987年郑州地区发生的严重树木虫害,据重庆市监测部门反映,恐与酸雨有关,值得研究;冬季,郑州市有雾且有烟尘弥漫不宜扩散,人眼有刺疼感.尚须继续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Based on pot-culture experiments, the biological effect of rare-earth elements (REE) on antioxidation enzymes of wheat under acid rain stres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acid rain and REE can affect the activity of anti-oxidation enzymes of wheat to different extents. Under the acid rain stress, anti-oxidation enzymes (CAT, SOD) of wheat showed single peak curve with the decrease of pH values. After REE were applled, variation of activities of anti-oxidation enzymes was relatively stable and the peak value of variation curve would move in the direction of increased acidity. Under low acidity of acid rain, REE could reduce the sensitivity of anti-oxidation enzymes of wheat to acid rain stress significantly and promote the resistance of anti-oxidation enzymes of wheat to acid r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