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朱熹是我国古代诚信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诚信思想是在唐末以降,社会出现欺诈无序、诚信失范的情况下产生的。其基本内涵是,以诚为体,以信为用。诚作为道德本体,是天理之本然;信是诚之用,是人之道。他的诚信思想具有一种对生命境界的追求和道德文化、商业文化的价值。其对当代社会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一项基本规范。诚与信可以互训。其传统含义就是人与人相处时应当诚实无欺,言行一致。它不但是交友之道,而且是政治之道。诚信道德无论是对现代人,还是对现代家庭和企业,以及现代社会,都仍然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费璠 《科技信息》2010,(12):I0048-I0048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是悠久、丰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它涵盖了中国几千年来历史、政治、经济、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教育等方方面面,它渗透进了中国人的行为、意识、思想、灵魂等诸多领域之中,它决定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理、个性、人格等基本素质的发展。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文化也滋长着一种文明。中国传统文化所滋长的文明,在世界文化史上,其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又在如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作为中国发展的后备生力军,其个性教育发展及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是何等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忠诚”语境中的道德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忠诚”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道德话语,但学界中至今没有对其内涵、作用和地位给出科学的界定,尤其是人们对忠诚的评价还褒贬不一,对其学科归属尚未有一个明确定论。然而,忠诚又是现实生活中极为重要的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行,具有其他道德规范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一忠诚是一种传统伦理,更是一种现实伦理。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忠与诚是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范畴。自先秦以来,忠孝始终是中国传统上维系社会稳定,规范人们行为方式的道德支柱,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诚、信、恕等相互联系的范畴。忠、恕、诚、信作为一种外在的道…  相似文献   

5.
编辑的诚信意识是编辑对诚信道德的认知、理解、态度及其情感倾向性的一种理性认识。编辑作为媒体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职业把关人,其诚信意识关系着媒体文化产品传播的质量及效果,维系着我们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编辑的诚信意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从编辑自身做起,还要通过制度手段,为诚信意识的形成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于景涛 《科技信息》2009,(31):I0363-I0363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诚信"二字占有极其重要的分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增多,信贷业务繁荣,诚实守信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财务会计行业,诚实守信应该作为会计人员的基本道德素养。遗憾的是,我国有些地方失信、违信、践踏信用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诚信是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项基本规范.在以往的社会生活中,儒家的诚信思想对于中华民族诚信不欺、讲求信用的文化传统的形成,对于理想人格的培养,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并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不断扬弃儒家诚信思想,完成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使传统儒家诚信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并为现代诚信思想的确立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重要派别——学衡派的领军人物,吴宓珍视祖国的传统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的道德与人格论。在融合了美国白壁德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后,他认为只有在道德的约束下,人的本性才不至于走向欲望的极端,人类才能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点,物质文明与现代文明才能达到一种和谐状态。概言之,即借助于道德,使人的内在与外在趋于理想中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肖群 《科技信息》2007,27(18):194-195
传统儒商是儒家文化精神,尤其是其伦理价值观念和商业经营活动相结合的产物。传统儒商在长期的商业经营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具有儒家伦理文化特色的伦理精神,诚信精神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传统儒商的诚信伦理精神的研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道德理想主义和道德决定论倾向,力求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相应的思想道德的支撑.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文化传统是保持中国特色,走出自己道路的基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的"和为贵"、"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等积极思想以及"诚信"的美德,对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但传统道德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不是完全相适应的,要取其精华、剔除槽粕,创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新文化、新道德.  相似文献   

11.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遗产,其要求与高校道德教育体制发展的需要相一致。认真梳理中国传统诚信观中关于“诚信”的基本内涵,并对当前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及诚信教育机制进行理性审视,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政治诚信观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以诚信治国、以诚信修身、以诚信用人、以诚信躬行、以诚信建外交、以诚信治军等思想观念。研究中国传统政治诚信观对当代社会政治诚信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社会诚信危机与学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最初是指祭祀时人对上天和祖先说的诚实话,它发达于古代的政治盟约,并成为人的一种重要道德品质。当今市场经济,人们虽然十分注重“诚信经济”,但“背信弃义”现象却普遍存在。为什么曾经作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信”现在反而成为稀缺资源呢?政治信仰的动摇、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多元文化的冲击、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社会阶层的分化带来经济的鸿沟是直接的原因,但根本的原因是教育长期被“边缘化”。因此,解决社会诚信危机的根本出路除进行社会综合治理外,最终还得依靠教育。  相似文献   

14.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武术运动中的集中反映.它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又有其独有的理论涵义和文化渊源.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兼容并包、道德至上、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诚信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孔子的信德思想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有过这方面的阐述和实践。它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且在现代社会里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价值杠杆的角度,分析了传导知识产权文化价值的杠杆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存在形式,并认为这些形式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识产权本土资源,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权概念、义利观理论、重教思想以及诚信文化。这些本土资源都是间接资源,不能照搬,必须合理转化或开发。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当代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高校是中国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以诚信为重点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是高校德育工作重中之重,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它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客观需要,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当前道德缺失现象比较严重,其内部原因在于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忘却了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追问。作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进行关注和研究的哲学理应成为我们解决道德缺失现象的一把钥匙。发挥哲学的现实力量,要求我们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指导,发掘中国传统哲学的真精神,吸收西方哲学的真成果。  相似文献   

19.
文化隐喻是指为了建构文化理论而超常使用日常词语,并赋予特定新义,使之成为一个新概念的负载形式的修辞手法。“性”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范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其文化的承载下,也影响着“性”语义的建构与演变。以“性”字作为研究对象,讨论“性”字语义在演变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隐喻”现象,可以说明文化隐喻是词汇演变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德育教材有不少经典之作家喻户晓、经久不衰、影响深远,它们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形成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化民成俗”、“成德达材”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以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为核心内容。坚持阶级性与政治性的原则,教材形式多样化,教材序列注重与年龄阶段特点相吻合,教材表述注重形神相融、通俗流畅、语言优美,这些基本特征对今天的借鉴价值表现在:现代德育教材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内容。宽视域综合性开发教材资源,形成形式多样化的德育教材,不断探索教材序列科学化和教材表述日趋完善之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