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产业园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上来发现园区规划及其功能配置不尽合理,且经济总量偏小,针对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园区产业链和项目引资结构,园区管理体制和软环境建设等问题,必须大力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科学规划园区,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快园区开发建设步伐,在产业集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等措施,促进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园区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块“试验田”,它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创新性,在建设过程当中存在明显的成果和潜在的问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和预警,应对其整个建设和发展的过程进行控制.合理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有助于促进园区的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园区建设情况,体现园区的发展水平,为政府制定相应的园区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9月13日下午,市科技局杨志刚局长带队赴潮阳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调研,了解园区建设情况及园区电子废弃物拆解中遇到的技术支撑问题。市科技局苏晓生副局长参加了调研活动。调研过程中,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了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情况,以及当前园区迫切需要解决的工业粉尘、工业垃圾和工业污水处理技术问题,希望能够得到相关科技力量的帮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文明"四位一体"的框架,全面分析松山湖、生态园和虎门港等东莞园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总结东莞园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包括城市规划和建设坚持生态文明理念、项目准入严守生态优先原则等。提出东莞园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即:保护生态与经济增长的矛盾、生态孤岛现象出现、生态产业定位同质化。在分析东莞园区现状和总结国内外园区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优化园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即:转变园区生态产业的财政补贴方式、规划布局突出生态化原则、完善生态文明考核机制、建立违背生态文明相关法律的严惩机制、建立体现公共产品特性的园区公交设施。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是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生态园区是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福建省的园区建设尚存在一些障碍。该文通过分析福建省工业循环经济生态园区的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园区建设的突破路径,以期为福建省工业循环经济生态园区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嗣茉 《科技信息》2012,(34):I0045-I0046
综观现如今我国大量城市建设实践,种种现象都昭示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正在成为继大学城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的又一次新的园区建设热。但是在各地紧锣密鼓地兴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本文从当下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种种现象入手,分析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过热背后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慧化管理及服务热潮的涌起,智慧园区建设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园区业务内容繁多,业务流程复杂,为实现园区的有效管理,需要推动园区的智慧化升级,城市信息模型(CIM)为智慧园区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建设思路与方法。文章以济南市创新谷创业园区为例,针对园区需求,提出智慧园区建设目标,初步给出建设技术及一体化管理框架,探究CIM框架下结合BIM、GIS、IOT等技术进行智慧园区建设的思路。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构建园区三维模型,并利用相关软件对部分功能进行实践探索,如园区的灯光管理、园区内停车导航等,对其智慧化服务进行展示,可为相关单位或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高科技园区逐渐兴起。园区的规划成为园区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对高科技园区智能化弱电系统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通过介绍其必要性以及规划的内容和规划过程中的问题。通过规划设计使高科技园区智能化弱电系统更加完善,对高科技园区的整体发展有很大推动作用。并且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高科技园区智能化弱电系统整体规划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就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随着建设智慧城市这一浪潮席卷全球,智慧园区这一概念也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研究以理论上较为完善的智慧园区架构为标准,结合河南省智慧园区建设现状及调研成果,分析河南省智慧园区建设中的不合理之处,针对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以期提高智慧园区建设水平,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拉动河南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的第三代产业园区,代表了园区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在对潍坊滨海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园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从而促进滨海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企业"集而不群"现象为分析起点,联系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重点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关系、如何进行以集群为导向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等问题。研究发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并不一定能自动带来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只是提供了发展为集群的可能,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也并不一定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研究进一步指出,单纯地理上的集中和形成产业集群相比较,形成集群能为文化创意企业带来更多的竞争优势,因此,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时,要以促进园区内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为导向。最后从出台规划、制定政策、投资引导、市场推广、优化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石宇 《太原科技》2014,(12):30-31,36
本文通过调研太原市3个产业园区的人才环境建设情况,从人才环境的视角分析该市园区经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结合实际提出打造"产城融合"式现代园区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东莞园区社会管理创新是东莞区域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莞园区作为东莞未来经济社会转型的标杆示范区,其社会管理的水平、层次和内容等均存在区域特性约束下的时代要求和实践特征。基于园区所存在的政策制度体系、基础设施服务和社会组织发展等方面的不足,东莞园区应从以政策建设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和以社会组织发展提升协同创新体系等途径出发实现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4.
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是马鞍山市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对马鞍山市园区的建设发展情况调查与思考,针对园区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规划不完善、优势不明显、运行不乐观、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整合资源明晰定位、抢抓机遇产业招商、突破体制创新机制、集约资源循环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加快园区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是保证园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支撑。本文简述了园区信息化标准制定的目标和要求,提出了园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参考模型及园区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国家工信部智慧园区和上海市智慧园区建设首批试点单位,上海浦东软件园(以下简称“浦软”)在2012年率先完成了智慧园区总体规划.规划从“有利于园区管理方的高效管理、有利于园区企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园区从业者的和谐共处与共同成长”出发,突出智慧园区参与各方的参与度和感知度,着重强调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园区管理者、园区企业、园区从业人员及外部环境的全方位、多维感知,通过智慧园区建设,全面提高园区的智能管控能力和服务品质,构建高端化、智慧化、生态化的园区发展新模式,将浦软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之地.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园区成为最具时代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之一,大学园区因此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以长春市大学园区为例,通过分析其发展特点和选址原则,为国内其他大学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经验,以进一步完善大学园区规划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新余国家农业科技园的建设成效,分析了园区发展模式,并对园区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旨在对南方丘陵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圆明园塑膜防渗风波的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圆明园塑膜防渗工程的表象在防渗膜的环境毒理、生物影响、防渗效果和景观效应,问题的根源却涉及圆明园的定位、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水资源的开源节流和园区的建设和经营方针。天人分离的认识论、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还原论主导的技术路线是圆明园问题症结之所在。必须从流域水循环和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的全局去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园区。建议将肖家河或清河污水处理厂的部分尾水引入园区,通过人工湿地生态工程技术净化、活化变成园区景观水,最终并入城市水循环系统,在保障圆明园遗址功能的前提下为城市提供更好的生态服务。  相似文献   

20.
智慧园区已经在智慧城市的大军中独占一隅并茁壮成长.在科技型园区的理念下,一个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智慧园区方程式”被证明是有解的. 近年来,随着智慧园区规划和建设不断深入,上海浦东软件园、北京中关村软件园、苏州工业园区、厦门软件园等国内知名的科技型园区在智慧园区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全国园区纷纷效仿,掀起了智慧园区规划与建设的热潮.然而,一个园区小则10万平方米,大则10平方公里,建设起来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