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夹套反应釜广泛适用于石油化工行业中,本文作者在检验工作过程中发现一台夹套反应釜变形失稳,随文列举设备主要参数,提供检验情况汇总,通过本案例进行失效原因分析;从而加强该类固定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的有效性与完整性,其次,整理出一些整改意见,提高其工作效率,保障该类压力容器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失稳风险率,最后明确操作与保养的重要性,从而对该类反应釜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党昕  孟多  高慧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4):14742-14748
与单层定型相变墙体相比,双层定型相变墙体依靠两层相变材料的潜热吸收和释放,可实现对室外冷热量的有效控制,发挥更加显著的改善室内热环境的作用。本文基于相变传热特性数值模拟的显热容法,以课题组近年来新制备的四种不同相变温度和潜热的定形相变材料为保温基材,构建具有两种不同相变保温层的双层相变蓄热墙体,建立双层定型相变墙体传热数值模型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分析软件求解,针对夏热冬冷与严寒地区使用双层相变墙体的温度控制效果进行模拟,对双层定型相变墙体的传热过程及控温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优化双层定型相变墙体的组合形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导热油夹套高温加热存在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传热系数和热效率低等不足,开发了一种新型传热夹套,即从夹套的上封板插入搅拌装置和电热棒,选用能促进轴向混合的螺旋桨叶,利用夹套的不对称性,通过搅拌装置有效促进导热油的湍流混合,强化传热,实验表明,在很低的转速下,整个夹套上的温度已经相同;随着转速的增加,夹套传热系数明显提高,新型搅拌传热夹套的传热系数是整体式夹套的3倍以上,是螺旋板式蜂窝点夹套的2.5倍以上,新型搅拌传热夹套特别适用于分子蒸发/蒸馏和中小型反应设备的加热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真空辅助成型(VARI)工艺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双层波纹夹芯结构,通过试验研究其失效模式和弯曲性能.在试验过程中,双层波纹夹芯结构的失效模式为上面板最先发生开裂,随后中间面板的开裂导致试样最终失效.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将模拟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的失效模式对应良...  相似文献   

5.
基于ANSYS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了玻璃线性冷却的退火模型,通过该模型对玻璃退火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玻璃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退火过程中的不同时刻,对玻璃模型表面和中间层的应力值、温度值进行采样,得到了应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了温度梯度和应力松弛对玻璃应力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的B区平均热力密度,改变退火速度,得到了玻璃永久应力随B区退火速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夹套容器是将作为一个完整压力室的夹套连接在容器筒体、封头外部形成的多腔压力容器。使用夹套的目的一般是加热或冷却容器及其内部介质,也可作为容器的密封绝热室。它在石油、天然气、化工装置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夹套容器的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晴天天气条件下,对一款夹套换热水箱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实验,并与普通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实验数据得,夹套热水系统与普通热水系统相比,日有用得热量较低,平均热损因数高.由温度曲线可知,夹套热水系统水箱内水温分层比普通热水系统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蜂窝夹层结构在不同夹芯厚度和空腔真空度下的隔声特性.就平面声波垂直入射的情况,对蜂窝夹层结构的隔声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夹芯厚度与空腔真空度下的结构隔声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提高蜂窝夹层结构中夹芯厚度与空腔真空度,能够有效改善蜂窝夹层结构在不同频段内的隔声性能,尤其体现在中高频段.在蜂窝夹层用于隔声结构设计与使用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噪声频谱需求,采用有限元计算的方法选择蜂窝夹层结构的夹芯厚度与空腔真空度,可以达到所需的隔声要求.研究结果对轻薄隔声结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探地雷达在地下双层空洞检测中应用广泛,但是检测时,往往受到各种介质的影响,例如钢筋、混凝土等,致使双层空洞难以分辨.为此对不同介质情形下的双层空洞进行室内试验与图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探地雷达可以清晰地对双层空洞进行辨别.  相似文献   

10.
非能动安全壳外部冷却相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应对具有被动安全特征之先进反应堆设计中模拟验证需要,针对具有双层壳体和非能动冷却特性的安全壳结构中两壳体之间冷却流道的传热特性模拟问题,该文采用不同于常见局部现象模拟中归纳式模拟逻辑或者系统模拟中演绎式模拟逻辑的双层次构架式体系建立了模拟模型,分别在系统及局部传热传质过程的不同分析层次建立了守恒方程组。通过推导得到的表征流场状态之特征参数群,确定了流道冷却模拟的关键影响参数为功率体积比以及流体的Stanton数,并给出了相应结构参数的相似比例关系。本方法为模拟流道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本比例化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1.
低温高速屏蔽泵汽蚀性能的流热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温高速屏蔽泵输送易汽化介质时,在流道内容易因温度升高引起介质汽化的问题,考虑温度变化对低温介质热性能参数的影响,采用流热耦合方法对一台液化天然气泵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全流场数值模拟.分析了诱导轮的压力分布和汽蚀性能,得到了温度升高最大区域屏蔽套间隙内介质的温度、压力分布以及介质与电机之间的对流换热信息.分析结果表明:高压冷却润滑回路能满足低温高速屏蔽泵输送液化天然气等易汽化介质的要求,整个流道内不会发生汽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In在相同初始状态下以不同速度冷却的凝固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以2.56×1013,2.56×1012Ks的速度的冷却,得到非晶态结构;以2.56×1011Ks的速度冷却,发生了明显晶化现象,玻璃转变温度约为300K。这一结果,对于如何正确选择冷却速度获得优良材料性能,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了1 L、1 000 L单层桨和1 000 L双层桨非光气异氰酸酯热解反应釜的流场和温度场,同时研究了N2吹扫对反应釜温度分布和温度变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 L、1 000 L单层桨间歇热解反应釜流体经三叶搅拌桨加速后均分为上下两个循环区,上循环区平均温度高于下循环区平均温度;与1 000 L单层桨热解反应釜相比,1 000 L双层桨热解反应釜的双层桨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漩涡,且不同搅拌时间下的温度变化情况与1 000 L单层桨热解反应釜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多层桨的引入对热解反应釜温度变化速率无明显影响;N2通气速率从0增加到600 mL/min,反应釜内的温度变化速率由0.180℃/s增加到0.215℃/s,因此N2的通入增加了热解反应釜内流体的湍动程度,增大了釜内侧的表面传热系数,导致温度变化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4.
聚合物冷却介质对50CrMn钢板簧的淬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消除用油作淬火冷却介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笔者在分析了聚合物冷却介质的冷却性能后,3种浓度的281A水溶性冷却介质对50CrMn钢板簧进行了淬火工艺试验,并对试样进行了金相分析和硬度测试,随后,与20号机油进行了淬火变形、介质管理等方面的比较,进而,分析了聚合物淬火介质淬长片板簧侧弯变形超差的原因是:此类冷却介质在钢的Ms点以下的温度范围,其冷却速度远较油快所致。最后,总结出在板簧行业推广使用聚合物冷却介质时,尚需解决降低该类介质在低温区的冷却速度和使用过程中的浓度校正及变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场模拟软件对大型客车火灾中玻璃不破裂、燃烧过程中人员砸破玻璃和燃烧过程中玻璃受热自然破裂三种不同通风工况下的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大客车火灾热释放速率曲线,为大客车火灾防治和交通设施火灾设防规模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动力有限元显式积分方法对四种双层壳体结构高速撞击靶体的塑性动力学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52m/s初速度下撞击两种不同硬度靶体时,外壳、中壳、以及内部弹体的动态演变过程。为保护内部弹体在撞击过程中的安全性,依据能量耗散机理,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和对比,得到了不同冲击载荷对双层壳体结构设计的影响,并确定了不同冲击载荷下合理的双层壳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7.
压延成型胶片在冷却鼓上的冷却对胶片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胶片冷却过程中,需控制冷却鼓数量和冷却水流量实现合理有效的冷却,以保证胶片的质量。应用Fluent软件对胶片在冷却鼓上的稳态换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针对固体动边界传热模拟技术的限制,提出了热-流-固耦合换热下胶片冷却的模拟方法,并对6种不同胶片在10个冷却鼓上的冷却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胶片的温度分布。与实测数据对比发现,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吻合,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传热模拟方法的合理性,解决了薄膜移动边界传热模拟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定型冷却在挤出塑料管的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决定着塑料管生产线的长度和产品的质量.文中根据生产过程中塑料管外壁的温度数据,结合牛顿冷却定律和“夹逼法”,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瞬态热分析单元模拟了某挤出塑料管的定型冷却过程,得到了塑料管冷却工段3个喷淋冷却水槽的对流传热系数,以及塑料管在冷却过程的温度场变化图.在此基础上,对整个冷却系统进行了节能分析.结果表明:从单个冷却水槽能耗利用率的角度来讲,目前采用的操作条件所得到的对流传热系数已较为合理;但从整体的角度来讲,第3个冷却水槽在整个冷却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太小,冷能浪费严重.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冷轧机工艺冷却系统的控制,提出冷轧机工艺冷却控制与板形分段冷却控制的各自所需的乳化液流量的计算模型.通过乳化液冷却流量偏差计算出所对应的附加板形偏差量,用于补偿冷轧过程中基本冷却功能与板形控制分段冷却功能二者对不同乳化液流量喷射的工艺要求.进而实现了二种不同工艺功能对冷却流量的优化控制,实现了冷轧过程工艺基本冷却与板形分段冷却之间的组合优化控制,在保证稳定轧制所需的冷却流量前提下,满足了带钢板形质量的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20.
对近十年来玻璃和陶瓷介质在极端冲击条件下的实验研究,破坏现象和物理模型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低于Hugoniot应弹性极限时玻璃介质中的玻破坏波现象和陶瓷听拉伸/压缩损伤过程,指出Rasorenov的表面微裂纹扩展和Clifton的相变机制在解释脆性材料破坏过程中的合理性及其不足之处,分析了Espinosa的微裂纹多面模型和Partom的自持续破坏波模型在模拟玻璃介质中的破坏波现象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