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学科现设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和旅游管理4个专业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两个二级学科,并设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旅游开发与规划中心、土地评估中心等研究机构.其中,人文地理学科和自然地理学科均是院级重点学科,2002年人文地理学科被确定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  相似文献   

2.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是国家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促进学科之间协同创新合作,是高校拓展学科发展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完善平台组织、管理制度、资金投入、设备共享、人员聘用、考核评价、成果归属等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关键要素,建立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有效实施路径,形成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体系,能够持续促进学校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合成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前沿学科,是当今大国科技竞争中生物前沿技术和生物安全领域的必争之地。对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学科交叉融合态势进行探究,为识别新兴学科交叉方向以及我国合成生物学的学科布局优化和管理有一定的情报参考价值。运用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1913-2021年间的科研论文,从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学科交叉规模、学科交叉强度、学科交叉网络和演化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合成生物学领域20%的论文存在学科交叉,学科交叉度平均为0.58;理学、工学、医学是其中的三大交叉领域,与哲学、法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融合也在不断深入;1990年以来,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学科交叉融合广度在持续增加,已逐渐形成“小中心、大网络”的多边学科交叉网络。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学科交叉仍存在较大的潜在发展空间,今后我国应加强合成生物学技术在工学、医学领域的转化和应用,加深与管理学、教育学等社会人文领域的渗透融合。  相似文献   

4.
张燚 《镇江高专学报》2007,20(3):121-122
中学地理知识涉猎广泛,居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位置上,与中学的各个学科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自然地理与物理、化学、生物联系广泛,人文地理则与政治、历史密不可分,而数学、语文是研究地理的基础学科,世界各地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是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因此,我们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相似文献   

5.
太原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科2001年12月被山西省教育厅确定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目前,本学科共有教学与山西研究人员2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硕士学位者9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与山西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太原师范学院学科带头人2人,教学与研究人员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后备力量比较充足,是全省人文地理学科研究力量最强的学术机构之一.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是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同组织实施的针对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计划的总体目标是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国家目标,结合高等学校具有国际前沿水平或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以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从世界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学学科始设于1958年,至今已有五十余年的办学历史,是第二批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现设有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以地理学科为依托,先后衍生和开设了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科学、旅游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等本科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462人,硕士研究生78人。  相似文献   

8.
关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在学界的争论中,虽然也有学者认为它属于历史学科或交叉、边缘学科,但主流观点认为,它是现代地理学科的组成部分;与此相对,在体现教育、教学体系规定性和导向性的学科目录中,则将历史地理学划归于历史学科之下,并一直沿袭至今。对于这种分歧,通过对人文地理学、中国历史等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调研,可以清楚地看出地理学与历史学专业的后备研究者对历史地理学的认知:前者多将其视为地理学的组成部分,但并不看好它的发展;后者则多将其视为历史学的二级学科,并对其前途持积极看法。因此,历史地理学的前途在于通过对自身研究成果的积极宣传,扩大其在地理学中的认可度,并保证自己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严肃与认真,着重吸引兴趣在兹的研究者投身于此,以获得更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环境污染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环境与健康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旨在深入认识环境问题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该领域研究涉及环境学和生命科学两大学科的专业知识背景。环境与生命科学学科交叉领域人才的培养,可以满足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促进环境健康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分析了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融合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包括从生源选择上的选拔,课程设置上的联合培养与定向开课,到交叉融合研究平台的建立。通过学科交叉融合的定向培养,将由具有单一学科背景知识的专业人才培养,逐步转向培养具有更广知识结构、更深知识水平和创新性思维的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环境与健康领域研究人才。  相似文献   

10.
正为进一步发挥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在引导学科发展中应有的作用,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促进学科发展和原始创新,培养新的学术增长点,在2012年继续组织开展学科发展研究、学科史研究、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状况研究、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发展研究的基础上,2014年4月2日在北京召开2014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在本次发布会上,发布了2012—2013年度化学、地理学、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心理学、管理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