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暖能耗是我国寒冷及严寒地区既有建筑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能耗,而这些地区既有建筑约90%都是使用过程耗能大的所谓非节能建筑。因此,对寒冷及严寒采暖地区既有非节能建筑的节能改造是实现建筑节能和国家节能减排目标要求的重要部分。本文分析了既有建筑物的外墙保温构造类型、构造特点及保温要求,并提出几点房屋节能改造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高鹏 《科技资讯》2012,(9):84-84
本文通过采暖热媒的发展,从节能、运行管理等方面,对火力发电厂采用热水采暖的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得出:在火力发电厂采用热水采暖时,对较高的采暖建筑物采用无水箱直连供暖技术是合适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张一 《科技咨询导报》2010,(7):70-70,189
建筑物的节能越来越被重视,尤其采暖节能大有可为,分户计量已经成为节能一种必要措施。本文通过对几种采暖原理的分析,提出住宅内采暖节能方案和措施,为小区住宅采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国家建设低碳节约型建筑节能目标的快速推进过程中,地域性建筑的节能机制和采暖方式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进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宁夏地域性住宅建筑在基于集中供暖的建筑节能改造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条件是宁夏六盘山地区地域性建筑采暖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对本地区的气候状况和环境条件的深刻理解,隆德县城既有住宅建筑在节能(采暖)改造中充分利用特定的气候要素,并结合现有采暖中存在的问题及本地区节能改造的总体规划要求和节能目标,经过大量的调研、资料收集和数据整理,并结合热工工况和采暖能耗的分析和评估,采取建筑外保温节能改造与集中供暖改造相结合的技术措施,从而达到提高能效并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同时,从根本上减少采暖成本、降低能耗,促使地域性建筑的节能走向绿色化、低碳化的节能目标.  相似文献   

5.
刘岗  齐兴洲 《科技信息》2009,(36):I0322-I0322
鞍山市建筑节能是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国家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在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的同时,提高建筑物本色的能源利用,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优越性以及当前普遍应用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是鞍山市建筑外墙外保温与节能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辽宁科技大学建筑物供暖时间与负荷变化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建筑物分时分区供暖的可行性.对不同建筑物在无人停留时段,采取值班采暖模式,从而提高整个集中供热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对校区热用户的供热时间进行分析,表明该校区不同用户采用分时、分建筑供暖可取得明显的节能效果,节能和节电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7.
宁方伟 《科技资讯》2009,(31):63-63
建设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1995)要求新设计的采暖居住建筑在1980-1981年当地通用设计的采暖能耗基础上节能50%。其中建筑围护结构应承担30%,采暖系统承担20%。据统计,建筑物通过围护结构散失的热量大约占整个热量损失的70%左右,在围护结构中通过外墙损失的能量又占大约30%,实施建筑节能,增强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是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我单位工程外墙保温采用挤塑型聚苯板的保温材料作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辽宁科技大学建筑物供暖时间与负荷变化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建筑物分时分区供暖的可行性,对不同建筑物在无人停留时段,采取值班采暖模式,从而提高整个集中供热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对校区热用户的供热时间进行分析,表明该校区不同用户采用分时、分建筑供暖可取得明显的节能效果,节能和节电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
节能是国内住宅建设的重中之重,根据墙改的要求,建筑节能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建筑节能技术内容,并分析了采暖居住建筑的节能重点部位和节能途径,得出窗户是节能的重点部位.  相似文献   

10.
李建军  颇志雷 《科技信息》2010,(23):J0249-J0249
利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解决建筑物的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等,是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应用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能减排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