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在全球兴起,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已经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全球信息化已经从一场技术革命引发为一场产业革命,并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在全球兴起,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已经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全球信息化已经从一场技术革命引发为一场产业革命,并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信息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类社会正在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信息资源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邓小平同志指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江泽民同志强调:“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两代领导人在战略高度上,为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地位。 我区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面前,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要在自…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国土资源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抓住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机遇,加快国土资源管理的信息化,以管理信息化带动管理科学化和服务社会化。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逐步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措施,事关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在信息化体系建设中,政府信息化又成为整个信息化中的关键。北仑作为沿  相似文献   

6.
一、强化信息化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及中央企业整体素质提高的迫切需要 (一)加快信息化建设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要部署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  相似文献   

7.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人类正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和生命工程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发展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创造性应用,在新世纪里将会表现得更加突出。中共中央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决策,这为公安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一、充分认识信息化在推进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信息化浪潮在全球范围一浪高过一浪。信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社会发展领域,它对人类自身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以至政府的管理体制和运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以来,浙江省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等一系列重要指示,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方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及产业发…  相似文献   

9.
郑剑华 《海峡科学》2007,(2):27-27,30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所谓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我们知道,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信息技术的创新和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进入21世纪后,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一方面,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网络更加普及并日趋融合。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同时,互联网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中央企业多数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要通过加快信息化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强化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由此可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领导的重视及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MIS(信息管理系统)常被称为“一把手”工程,领导的重视及管理观念的更新是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现阶段,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逐步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措施,事关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在信息化体系建设中,政府信息化又成为整个信息化中的关键。北仑作为沿海开放的经济发达地区,应当把握机遇、勇立潮头,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推动政务工作现代化,为区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世界正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信息产业、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作为跨世纪发展的战略任务,全球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而对于杭州来说,推动城市信息化是实现杭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逐步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措施,事关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在信息化体系建设中,政府信息化又成为整个信息化中的关键.北仑作为沿海开放的经济发达地区,应当把握机遇、勇立潮头,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推动政务工作现代化,为区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一、强化信息化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及中央企业整体素质提高的迫切需要   (一)加快信息化建设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要部署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人类正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和生命工程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发展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创造性的应用,在新世纪里表现得加突出。中共中央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使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信息化高速发展时期,经济转型、行政管理、社会服务等各领域日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强有力支撑。近年来,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提升各级政府政务服务平台功能与效能的重要动力和引擎。实践充分证明,  相似文献   

18.
1.建设信息化政府的背景当前,在全球信息化浪潮推动下,人类社会正由工业社会开始迈向信息社会,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信息化水平已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信息化的推进不仅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增长总量和质量的提高,而且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美国政府1993年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即“信息高速公路”的举措,触动了世界各国;欧共体、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等都相继推出了结合本土情况的信息化建设工程,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1997年,美国政府又提出了“数字化地球”这一全新的理念,将人类与地球相关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信息化成为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信息化推进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务实,更加注重应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整体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到目前为止,全国电话用户数突破7亿,互联网上网人数超过1亿,其中宽带用户数达到5800万,广播电视网覆盖全国所有行政村,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  相似文献   

20.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建设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之一。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