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沈松根 《科技资讯》2009,(24):100-100,102
生物质能的载体是有机物,是唯一一种可储存和可运输的可再生能源。从利用方式上看,生物质能与煤.石油内部结构和特性相似,可以采用相同或相近的技术进行综合利用,本文阐述生物质在转化为电力过程采取循环流化床生物质直燃技术的应用,整理对比优于常规生物质锅炉的特点,作为生物质能电厂在选型和应用上发挥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唐成鹏 《科技资讯》2014,(14):120-120
生物质能是地球上最普遍的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被认为是第四大能源资源,但现在生物质利用总量还不到其生产总量的1%,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从生物质的定义谈起,先论述了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并对其最主要的利用方式——生物质能发电进行了介绍,最后论述了我国的生物质资源和生物质发电的现状,并对生物质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是各种生命产生或构成生命体的有机质的总称,生物质所蕴合的能量称为生物质能。凡是能够作为能源而利用的生物质能均统称为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是人类最早利用、且曾经是重要的能源。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强烈呼唤与人类生存和谐相容的生物质能源。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能发电是生物质能化利用的重要方向,是世界也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文章从河南省生物质能源的概况、特征等方面阐述了河南生物质能的资源潜力,提出了河南省生物质能发电产业的主要模式、发展趋势与前景,针对目前河南省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运营情况,分析河南省生物质发电企业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能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其资源化利用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国家的重视。生物质直燃发电作为生物质能最重要的开发手段,其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生物质能的利用情况。本文通过对国内现有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分析,总结了当前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省生物质能源利用及颗料燃料研发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 ,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在介绍国内生物质能资源利用及颗粒燃料研制发展现状及国内外生物质成型燃料与设备的研究开发态势的基础上 ,指出甘肃省在开展生物质能颗料燃料研制及技术设备的产业化和商业化生产方面差距。阐述了甘肃省开发生物质能及颗料燃料的主要研制方向及示范推广意义 ,并对甘肃省开展生物质能颗粒燃料研制与推广工作提出了以下意见建议 :①继续增强国家和省上的政策支持 ;②深入开展基础和应用转化研究 ;③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④把利用农业废弃资源与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能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其光 《安徽科技》2005,(12):18-20
生物质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积累的可再生的有机物质.生物质能是生物的有机物质中所蕴藏的化学能.由于一切生物质能都来源于太阳光能,因此,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以持续利用潜力巨大的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8.
该文总结我省生物质能发展状况和主要成就,阐述我省生物质能——沼气、生物柴油、生物质燃料、生物质发电等方面的进展,提出我省生物质能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展望生物质能学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生物质热解液化制取液体燃料;生物质气气化合成二甲醚液体燃料;生物柴油;生物质制取液体燃料技术;生物质能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能是由植物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主要新能源之一。据估计,植物每年贮存的能量约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而作为能源利用量还不到其总量的l%。高效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生产电力。而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保护国家能源资源,减轻能源消费给环境造成的污染。专家认为,生物质能源将成为未来持续能源重要部分,到2015年,全球总能耗将有40%来自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采用高新技术将秸秆、禽畜粪便和有机废水等生物质转化为高品位能源,开发生物质能源将涉及农村发展、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国家安全和生态平衡等诸多利益。发展生物能源的初衷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在实际应用中也是以此为基点。这也是我国超前发展的一次很好机会,发展生物质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生物质能源不仅是安全、稳定的能源,而且通过一系列转换技术,可以生产出不同品种的能源,如固化和炭化可以生产因体燃料,气化可以生产气体燃料,液化和植物油可以获得液体燃料,如果需要还可以生产电力等。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开发高效、无污染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保护本国的矿物能源资源,为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1.
生物质工程前沿领域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阐述了生物质工程前沿领域植物生物质利用关键技术,着重论述了我国在木质纤维素水解、还原糖微生物利用、代谢产物分离与纯化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和独到的技术优势;同时指出。国家有关部门应予以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使我国能够在上述关键技术上尽快取得重大突破,以推动我国的生物产立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际可再生能源研发的重点,第二、三代生物乙醇的研发动向,以及对生物天然气和生物质颗粒燃料异军突起的背景分析,反映出生物能源研发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生物质热解转化过程的模拟计算可以比试验更方便、更快速地掌握生物质热转化特性,对发展生物质热转化技术和实现生物质能源的高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生物质热解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模拟方法及原理,并介绍了相应的软件,通过对生物质热解过程的模拟计算现状的探讨,认为目前的模拟计算方法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模拟生物质的热解特性,而要达到真实的模拟,还需要进一步认识生物质热解机理,发展和完善相关计算方法及软件。  相似文献   

14.
流化床燃烧生物质发电是生物质能利用的重要技术,但床料聚团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该文使用石英砂流化床在760℃燃烧稻草,研究床料聚团机理和生物质灰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床料发生了严重的聚团,床层流化状态明显恶化;碱金属在床料颗粒表面富集,在床料颗粒表面形成了约5μm厚的灰层。K2O-CaO-SiO2三元系相图可以有效解释床层中融化物的出现。聚团机理可概括为:由于稻草灰熔点低,燃烧的半焦表面变粘,粘结床料颗粒产生聚团;通过与细灰碰撞、融化的碱金属化合物冷凝,床料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灰层并融化,当灰层足够厚时,床料颗粒通过有限的点粘结在一起,也会形成聚团。  相似文献   

15.
杨高峰  樊峰鸣 《河南科学》2007,25(6):1036-1039
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生物质能源利用方式多种多样,其中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属于比较成熟的利用技术之一.结合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实证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质能源的主要利用形式和目前发展的情况及将来的发展趋势。不可再生矿产资源濒临枯竭 ,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利用前景广阔 ,目前气化和液化技术是生物质利用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7.
 新近发展的生物质热裂解炭化工程技术在安全处置废弃物的同时,可实现生物质分离、分质和分值化资源综合利用,在低碳、环保、循环处理生物质废弃物上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成为新型绿色工程技术。通过发展和完善适于不同类型废弃物的热裂解炭化工程技术系统,一个以生物质基的新能源、新肥料和新材料为关键产品的新兴生物质产业呼之欲出。基于天然有机质的结构-功能关系、颗粒有机质的团聚体强化作用和生物质炭材料的生态系统工程师效应等3大原理,生物质产业提供了改良土壤、化肥替代和环境治理的新型农业资源,而服务于未来绿色农业发展。中国废弃物生物质产业可达到3亿t生物质炭材料规模,其发展需要新的生物质科技与工程学科的支撑,需要工程技术的研发创新和相关标准制定的推进。  相似文献   

18.
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在工艺技术上仍然存在生物质转化不完全、生物质利用率不高,有些生物质原料热解获得的生物油组成复杂、热值较低、不能直接利用等问题;同时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技术理论研究滞后,制约了该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我国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建议加大资助力度以缩小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The main utilization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from coastal wetlands in China and the major limiting factors on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these resources are reviewed. Strategies for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coastal wetlands are proposed. These include further studies on saline agriculture and wetland ecosystems, optimizing methods for maximizing metabolic production from organisms, developing microbial resources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biological genetic resources, and exploiting bioenergy from coastal wetlands.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五料化”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是十分宝贵的生物资源,资源丰富,秸秆"用则利,弃则害"。秸秆的高效综合利用能有效解决秸秆利用率低、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这"三低一重"的问题,对中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数量及分布,介绍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肥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和基料化("五料化")这些重点领域的应用。集约、循环、高效、充分利用秸秆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可再生资源的需要,也是促进中国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