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角重叠模型(AOM)的方法,计算了六配位八而体cis(N)和trans(N)构型结构的分子轨道能级,并根据此能级计算了所有电子结构的能量,以此结果说明了某些配合物取得某种异构体的原因及预测了某些未被合成的配合物将要取得的构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合成了四个新型异双核配合物,[Cu(samen)Pd(L)和[Cu(sampn)Pd(L)],same4-和sampn4-分别表示N,N'-乙二水杨酰胺根阴离子和N,N'-1,2-丙二水杨酰胺根阴离子,L为2,2-联吡啶和1,10-菲咯啉。经元素分析,红外,电子光谱,磁化率,ESR等方法已推定配合物具有酚氧桥结构和Cu(Ⅱ)及Pd(Ⅱ)的配位环境为四方构型,Pd(Ⅱ)为低自旋态,但双核单元间有分子间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D—氨基葡萄糖β—萘酚醛席夫碱及其Cu(Ⅱ),Zn(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导了D-氨基葡萄糖与β-萘酚醛形成的席夫碱(NG)及其铜(Ⅱ)「Cu(Ⅱ)NG」、锌(Ⅱ)「Zn(Ⅱ)NG」配合物的合成方法,通过元素分析、IR、UV-Vis、^1HNMR、^13CNMR等手段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初步推配合物具有准四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4.
利用角重叠模型法(ADM法)对具体的7种常见配合物的空间构型进行了讨论和分析,通过各种构型的结构选择能的理论计算,排出了各种构型的选择顺序和各配合物的预测构型。预测构型与实际构型十分吻合,从而通过理论计算总结出了一种较为理想的确定配合物构型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5.
稀土氯化物与咪唑配合物的热分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TG-DTG,在不同气氛(O2气氛、N2气氛)、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对五种氯化稀土咪唑配合物RE(C3H4N2)nCl3·0.5CH3OH·2HCl·mH2O(RE=La,Nd,Sm,n=2;RE=Gd,Y,n=2.5)的热失重行为进行了研究,推测了各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应用Kissinger公式计算了配合物中咪唑分解的表观活化能,并用DSC对氯化稀土(La,Nd)咪唑配合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二齿胺配体内消旋-1,2-二苯基乙二胺(Stein)内消旋-1,2-二对氯苯基乙二胺(4-Cl-st)和钯配合物[Pd(stein)(NO3)2,[Pd(4-Cl-st)(NO3)2,[Pd(tmcpda)(NO3)2],[Pd(O-phen)(NO3)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用MTT染色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Pd(4-Cl-st)(NO302]对人体宫颈癌和鼻咽  相似文献   

7.
在BSA的等离子点pH=5.3时,研究了1:1Mn(Ⅱ)-BSA配合物金属中心的紫外LMCT跃迁谱带,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金属中心锰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始终保持着五配位的四方锥构型,此结果与该条件下Mn(Ⅱ)-HSA体系的极相似,但在生理pH下的构型有着很大差异;结合的位置最可能位于N-端Asp^1-Thr^2-His^3三肽段上,涉及的配体是Asp^1上的α-NH2和COO^-,His^3上的咪唑基  相似文献   

8.
谈旋──轨偶合作用对配合物磁性的影响孙立波(哲盟教育学院)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磁性问题,是配合物的重要性质之一。研究其磁性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心离子的电子结构,区分高低自旋化合物,还有助于了解某些配合物的几何构型。现行的大学无机化学教材中,讨论配合物的磁性通...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二个内、外消旋的双(苯基亚砜)乙烷(α、β-Bphse)Cu(Ⅱ)配合物:[Cu2(α-Bphse)2(NO3)2](NO3)2(1)和[Cu2(β-Bphse)2(NO3)2](NO3)2(2).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摩尔电导的测定,结果表明配体Bphse均以二个氧原子与Cu(Ⅱ)配位.在ESR谱图中,这二个配合物呈现△Ms=2的半场跃迁,且它们在室温下的μeff均较明显地小于Cu(Ⅱ)仅自旋的μeff,指明它们均为反铁磁性的双核配合物.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二个内、外消旋的双(苯基亚砜)乙烷(α、β-Bphse)Cu(Ⅱ)配合物:[Cu2(α-Bphse)2(NO3)2](NO3)2(1)和[Cu2(β-Bphse)2)NO3)2](NO3)2(2)。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摩尔电导的测定,结果表明配体Bphse均以二个氧原子与Cu(Ⅱ)配位。在ESR谱图中,这二个配合物呈现△Ms=2的半场跃迁,且它们在室温下的μeff均较明显地小于Cu  相似文献   

11.
在水相体系中合成了稀土钐、铽硝酸盐与天门冬氨固体配合物,经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确定了配合物组成为RE(NO3)3(Asp)2·2H2O(RE=Sm、Tb;Asp=Aspettic),并对配合物进行了TG—DTG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二齿胺配体内消旋-1.2-二苯基乙二胺(Stein)内消旋-1.2-二对氯苯基乙二胺(4-Cl-st)和钯配合物[Pd(stein)(NO_3)_2,[Pd(4-Cl-st)(NO_3)_2],[Pd(tmcpda)(NO_3)_2],[Pd(O-phen)(NO_3)_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用MTT染色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Pd(4-Cl-st)(NO_3)_2]对人体宫颈癌和鼻咽癌细胞的杀伤力优于顺铂,配合物[Pd(tmcpda)(NO_3)_2]水溶性好,对荷瘤S—180(A)小鼠进行实验,其延命率175%(P<0.001)表明有肯定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3.
N2O2型Sc hiff碱配体和锰(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8 个水杨醛及邻香草醛与二胺缩合生成的Schiff碱与锰(Ⅲ)的配合物:[Mn(salpn)Cl],[Mn(salipn)Cl],[Mn(vanipn)Cl],[Mn(salen)(H2O)]ClO4,[Mn(vanen)(H2O)2]2(ClO4)2(H2O)2,[Mn(vanipn)(H2O)2]2(ClO4)2(H2O)2,[Mn(salen)(NCS)],[{Mn(osalphen)(NCS)}{Mn(salphen)(NCS)(DMF)}](其中sal为水杨醛,van 为邻香草醛,en 为乙二胺,pn 为1,3丙二胺,ipn 为1,2丙二胺,ophen 为邻苯二胺).对所有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对配合物中的ν(C= N),δ1(CH3,CH2),δ2(CH3,CH2),ν(C- N),ν(C= C),ν(Mn- O)以及DMF和ClO-4 、NCS- 的振动吸收进行了归属.紫外光谱测试表明,配合物中存在着芳环的π→π,金属到配体的CT电荷转移跃迁,C= N的π→π以及d→π跃迁.磁距测定表明,配合物的中心离子为d4 锰(Ⅲ)高自旋的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14.
用HXR方法计算了ZrⅪ—RuⅩⅤ离子4s2,4s4p,4s4d组态能级.通过对各能级值随Zc(Zc=Z-N+1)沿等电子序列变化规律分析,找出了ΔE随Zc变化的一种新的拟合关系,运用该关系和笔者设计的FORTRAN程序对上述组态各能级进行了拟合计算.用类插的方法预测了TcⅩⅣ离子的上述组态能级值.给出了ZrⅪ—RuⅩⅤ离子4s2—4s4p,4s4p—4s4d组态跃迁谱线波长和相应的振子强度  相似文献   

15.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新的异双核配合物:[Cu(oxen)Ni(tmen)2](C1O4)2(1)和[Cu(oxen)Ni(tmd)2](C1O4)2·H2O(2);oxen表示N,N’-二(2-氨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tmen为N,N,N’,N’-四甲基乙二胺;tmd表示1,3-丙二胺.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导及磁性测量等方法已推定配合物具有草酰胺桥联结构,CU(Ⅱ)和Ni(Ⅱ)的配位环境分别为平面四方及八面体构型.测定了配合物(1)的变温磁化率(4—300K),其数值用最小二乘法和从囱旋哈密顿算符H—-2JS1·S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参数=-121.6cm-1.文中还用Kahn理论解释了这种反铁磁自旋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对称六齿配体N,N,N’-四(2’-苯并咪唑甲基)乙二胺(EDTB)的两种含镍(Ⅱ)配合物「i(EDTB)」(ClO4)2.3H2O和「Ni(EDTB)」Cl2.2H2O.3C2H5OH的合成、表征及其对尿素水解的影响。根据配合物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可见(UV-Vis)、红外(IR)、ESR谱和循环伏安(CV)等性质与已测X-射线单晶结构的同种配体含铜(Ⅱ)单核配合物比较,推测此两种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 Fe(Ⅱ)的 5-NO2phen配合物对Belozov-Zhabotinskii振荡反应的催化作用;从与 Fe(Ⅱ)的 phen,bipy,terpy 配合物的相互比较(催化参数、酸的影响等)出发,对该化合物的催化特点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 Fe(Ⅱ)的 5-NO2phen配合物催化B-Z振荡反应各组分的浓度范围和优势区域图。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配体N,N’-双(8-喹啉基)丙二酰胺(qmaH_2),N,N’-双(2-羟基苯基)丙二酰胺(hpmaH_4)及其金属配合物[M=Cu(Ⅱ)、Ni(Ⅱ)、Co(Ⅲ)、Pd(Ⅱ)、Zn(Ⅱ)]。并采用元素分析,’HNMR、UV-vis、IR、MS、摩尔电导、熔点测定进行了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对配体qmaH_2的金属配合物作了荧光测定。结果表明:配体hpmaH_4与Cu(Ⅱ)和Co(Ⅱ)配位时,酰胺分别非去质子化和去质子化;配体qmaH_2与金属离子生成类芳香性配合物。由于金属d电子参与芳环π电子的共轭,表现出芳环紫外吸收峰蓝移和荧光性质,尤以Zn(Ⅱ)配合物最佳;配体qmaH_2与Co(Ⅱ)配位时表现出吸氧特性,生成μ-过氧键配合物。  相似文献   

19.
以乙二胺为配体,合成了三种具有不同构型的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模拟化合物:trans-「Co(en)2Cl2)」.Cl,cis-「Co(en)2(NO2)2」.Cl及cis-「Co(en)2(NO2)2」2Sb2(C4H4O6)2.2H2O,并对它们进行了紫外,红外谱图的表征,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进行了活性检测,活性数据IC50及PI50表明配合物具有抑制O^-2的活性,cis-「Co(en)2(N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N—取代(间甲氧基)苯氨基乙酸(RPhG,R=m—OCH3)及其铬(Ⅲ)、锰(Ⅱ)、钴(Ⅱ)、镍(Ⅱ)、铜(Ⅱ)、锌(Ⅱ)的配合物。经金属元素分析,红外振动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磁化率的测定,确定了这些配合物的组成、磁性、热稳定性及可能的空间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