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2月的一天,有人给我介绍了一名传说中的直销高人来帮我开发市场,正是这名叫韩素海的人让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骗局,短短2年尝遍了各种传销骗术,希望我的经历能带给大家一丝警醒。  相似文献   

2.
我的胖书包     
正我的书包是个"穿着红衣裳的胖墩儿"。它陪伴我已经好几年了,最近我发现它一年比一年"好吃懒做"了。"好吃"——我的书包在三年级前"身材"是比较苗条的,可是  相似文献   

3.
初三(3)班,一个新组建的班级,经历了一年的时间,在我心里,由一盘“散沙”汇成了一尊“金像”。如何快速有效地管理好新组建的班级,是我这一年研究和实践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树木笑了     
2027年,在发明道路上已经走了20年的我成为一名世界闻名的发明家。我和助手"幻影"坐着长城VII号宇宙飞船飞到了公司。今天,员工们将和我去沙漠做一项新发明的实验。几分钟后,我们乘坐飞船到了实验地沙漠。  相似文献   

5.
 2008 年,我到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攻读博士。2013 年下半年,我完成了研究课题的绝大部分工作。在和导师一次例行的会面中,在讨论课题之后,我向他表达了希望来年毕业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正一年又一年,一程又一程。人生的路,需要不时回首。在这里谨以此文,总结我的留学收获,感谢关心我的师长。第一,增长见识,明确差距。出国访问研修,对我而言,确实增长了见识。首先,国外学者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波兰时,合作导师P教授白天手把手地教我鉴定矿物、操作仪器,这  相似文献   

7.
本书开始写于1967年。这是"文化大革命"停课闹革命的一年。作为右派分子的笔者不能参加任何革命派红卫兵,实在感到生活没有着落。于是天天到文津街北京图书馆借书、读书、收集材料并编写此书。初次编写了四五十万字。接着是1968年复课闹革命,红卫兵把我这名反革命"逍遥派"揪了出来,到我家中搜走我全部稿子和笔记本。特地为我开了一个月的批判会,把我的稿子定性为反毛泽东思想的一株大毒草,不但没收稿子,还把我押进了"牛棚"。我倒也并不感到特别损失,因为我写书本来就是为了消磨  相似文献   

8.
正我是个热情乐观的小男孩,名字叫"王光磊",小伙伴们因这个名字给我起了个绰号——"采暖炉"。这是怎么回事呢?听妈妈讲,我出生那一年,爸爸在我们镇上开了一家水暖安装门市,主要经营"光磊"采暖炉,卖得很火。就在这一年的冬天,我降生了,在给我起名字时,当过几年教师的妈妈说:"叫王士博吧!这个名字反过来就是博士  相似文献   

9.
假期的一天,我在整理房间,衣柜里一件泛黄的班服进入我的视野。我轻轻将它拿起,思绪飘回了一年前。一天晚上,一轮明月挂在天上,淡淡的光像轻薄的纱映在我的窗前。准备睡觉的我想起了一件事,来到妈妈房间,说:"妈妈,明天有公开课,我需要穿班服!"听到这话,妈妈急忙起身,把在柜子里"躺"了一年的班服翻了出来。她让我比了比班服大小,又让我穿上--班服紧紧裹在我身上。我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觉得自己像个大粽子。  相似文献   

10.
王直华 《科技潮》2010,(2):50-51
2009年9月9日,我和夫人去参观莫高窟。我心仪60年的地方,如今就在眼前了!我的第一感觉是,你得仰望它——因为它太高大。我有一种朝圣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正>我自己的一个沉痛的教训我自己的一个沉痛的教训。1988年,我在美国地质学年会的一个分会上作了一个口头报告,那是我的第1个英文口头报告。由于我的报告科学质量低、透明胶片复印质量和文字质量低、准备得不充分和表达得极不通畅,报告效果极差。报告前,我的导师坐在我旁边为我鼓劲。但当我讲完后,他却悄悄地走了。更严重的是:到了4年之后的1992年,我向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提交了一个基金申请,一位评审在他的审稿意见中写道:"我在1988年听过申请者的一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3003年,我又活了一百年,这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早已成 为经济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了。 我用200亿人民币买了一架时空机。我将要到时空中去旅游了。可法律上规定只允 许穿越到以前,不允许向未来时空走去。我开始穿越了,由于我不精通驾驶技术,一 下子就到了几百万年前。我看到的全是高山、大树、火山不停地喷发。我有一种不祥 的预感。我觉得后面有许多眼睛盯着我,他们在议论:“唉,这家伙应该活烤呢,还是煮 呢?”我一听吓坏了,把马力拉到最高,以超火势行驶。也就这样,我不小心撞了一 颗星星,使它偏…  相似文献   

13.
2004年3月至2005年4月,我在日本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修。在这一年中,我广泛接触了日本各界青年,对他们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无处不在的青少年志愿者在日本期间,经朋友介绍,我有幸作为志愿者参加了“修养团”的少年营,真正体验了一次志愿者的生活。少年营活动为期四天,营员  相似文献   

14.
 我申请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在1985年。1983年12月底我回国了,在1984年的某一天,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一位热心的留英学长跟我介绍说,可以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申请基金,于是,我在1985年申请了自然科学基金。没想到,当年就被批准了,获得了3年共1.5万元的资助。从那以后的许多年中,我一直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相似文献   

15.
我的梦想     
正每当听见新闻报道说"哪里发生了车祸"时,我的心就一阵紧缩。这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梦想——要当一名科学家。等我当上科学家,我一定会制造出许多功能齐全的汽车,这样就不会再有车祸发生了。一天晚上,我看到了几十年后的我:正坐在实验室里不吃不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你们好!我是一名从事直销5年的老直销人,订阅贵刊也有很多年了,我一直很喜欢贵刊的报道、评论文章,这些文章不仅让我了解了整个行业的动态趋势,也让我学习思考了很多行业内存在的合理或不合理的想象。  相似文献   

17.
正"当祖国需要我冲锋陷阵的时候,我就一次流光自己的血;当祖国需要我一滴一滴地流血的时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流!"上个世纪,在没有外援、没有资料、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以黄旭华为代表的中国核潜艇人创造了世界核潜艇研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上马三年后开工,开工两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当时全球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怀念北大     
1963年8月26日,我从中关村东南门跨进北京大学,1968年12月12日,我从海淀西南门离开北京大学。在北大,我呆了五年三个月零十八天。五年多的北大生涯,是我人生历史上最难忘的一段,也是最值得回味、最值得骄傲的一段。可以说,五年多的北大生涯,终生难忘;五年多的北大生涯,受益无穷。因为过去的北大给了我太多太多,所以我深深地感谢着北大,深深地怀念着北大。因为今天的北大更美好、更辉煌,所以我深深地热爱着北大,深深地期望着北大。过去的北大,给了我许许多多的“人生第一”:因为上北大,我第一次坐火车;因为上北大,我第一次进城市;因为上北大,…  相似文献   

19.
周安平 《世界博览》2010,(14):80-80
1992年,我离开北京前往瑞士。此时的东西方阵营刚刚发生了历史性的事件。半年前的1991年12月25日18时40分,戈尔巴乔夫一脸憔悴地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若干年后,我的朋友刘香成先生曾向我描述了他当时蹲在戈尔巴乔夫面前几米处拍摄这一历史性镜头的情景。他也因此获得了1992年度的普利策奖)。东方阵营的核心苏联正式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20.
一不小心,我举世闻名了。你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福岛核电站。从第一批核燃料注入开始,我已经为人类服务40年了。作为一名老"烧水工",我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着,然而,就在我快退休的时候,我突然一举成名了。怎么回事?且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