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1月9日,低温物理学家赵忠贤院士获得了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百余年超导研究史中,赵忠贤在高温超导研究的两次重大突破中均做出了重要贡献: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和发现系列转变温度5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并创造55K纪录。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自从 Bednorz 和 Müller 报导了在 Ba—Y—Cu—O 系统中可能存在高临界温度超导电性之后,赵忠贤等认为,组份为 Ba_xLa_(5-x)Cu_5O_(5(3-y))的体系中,用 Y 取代La,可导致更高的超导转变温度.并且给出 x=0.5的样品的电阻测量结果.超导转变中点温度为92.8K,转变宽度为4K,赵忠贤等的样品是用光谱纯的 Y,Ba,Cu 的氧化  相似文献   

3.
张磊 《科学世界》2023,(8):122-123
<正>A:中国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很多人可能会说是直径500米的“中国天眼”。其实天文望远镜有各种类型,同类型的望远镜才能比较大小。我们通常说的天文望远镜是和我们眼睛的成像原理类似的光学望远镜,而中国天眼属于射电望远镜,和天线、雷达类似。除了射电望远镜和光学望远镜,还有红外望远镜、紫外望远镜、X射线望远镜、γ射线望远镜等,它们都接收来自星星的电磁辐射,只是波长不同。  相似文献   

4.
伽玛射线暴(又称伽玛暴)余晖对应的外流物质结构可用锥形模型、柱形模型或者双成份喷流模型来描述。随着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的建成,利用大望远镜在射电波段甄别这些不同的伽玛暴余辉喷流模型将成为可能。本文将研究这些不同喷流模型的射电余晖光变曲线,并探讨FAST望远镜对这些类型伽玛暴余晖探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口径大于6米,为世界口径最大大视场望远镜,耗资2.35亿元位于河北兴隆县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LAMOST望远镜通过国家竣工验收,为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和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  相似文献   

6.
赵忠贤是中国著名超导物理学家。在1986~1987年世界超导物理学界对液氮温区超导体的发现热潮中,赵忠贤最早意识到瑞士科学家缪勒与柏德诺兹文章的意义,并与其小组及时展开研究,在世界上率先打破美国麦克米兰根据强耦合理论所预言的电-声子机制的临界温度40K的上限。文章以这一时期的发现为个案,在文献分析的同时,结合对赵忠贤本人的访谈,对体现在赵忠贤科研实践中的研究方法做出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7.
据悉,目前我国正在建造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简称“LAMOST工程”)将是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光学望远镜。该项目研究的负责人说:“这台光学望远镜的有效通光口径为4米,焦距为20米,观测覆盖的全部天区超过两万平方度。它一次观测、可以将遥远灭体的光分别传输到多台光谱仪中,能同时获得4000个天体光谱,而目前世界上其它同类的  相似文献   

8.
低温接收机是亚毫米天文望远镜的探测终端,用于接收宇宙中极微弱的亚毫米波信号,推动早期宇宙、遥远星系,及星系形成和演化等方面的研究.亚毫米波谱线接收机的核心探测器件采用超导混频器,GM二级制冷机为其提供4 K低温工作环境.为了保证望远镜工作时的指向精度,探测器平台允许的最大形变量需低于300μm.接收机的主体为低温杜瓦,其一级和二级支撑结构分别选用了高强度的GFRP(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和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材料.分析结果表明,在望远镜俯仰角0°~90°范围内,探测器平台的最大位移量均低于100μm,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日本科学家Kamihra在LaOFeP和LaFeO1-xAsFx[1]中发现超导,在凝聚态物理学界又出现了新一轮的超导研究热潮[2-4].中国科学家陈仙辉小组、王楠林小组和赵忠贤小组也分别在Sm(O1-xFx)FeAs[2], Ce(O1-xFx)FeAs[3], Nd(O1-xFx)FeAs[4]中发现了超导,并且把超导温度提高到了50 K.  相似文献   

10.
<正>1.超导可能导致超强磁场产生,在通信、医学、航天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引领我国超导研究从刚刚起步跃到世界最前沿,在国际超导界享有盛誉,还得了个绰号——"超导大玩家"。  相似文献   

11.
1987年2月底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宣布:研究成功超导起始转变温度为100K的高温转变温度的氧化物超导材料.此后,在国际上掀起了高温超导研究的热潮.各国工业界、科研机构甚至政府部门都意识到高温超导体的研究与开发可能会导致一次巨大的工业革命,纷纷组织力量投入研究的角逐。  相似文献   

12.
八问FAST     
正1FAST是最大的"天眼"?实际上,FAST是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但并不是最大的望远镜——因为,世界最大的单个望远镜是前苏联的RATAN-600电波望远镜(现位于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发射口径605米。不过,RATAN-600是十分罕见的带形射电望远镜,在国际射电望远镜"朋友圈"中,它不像球面射电望远镜那样主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际上天文大设备的现状和发展态势,简要叙述了国内目前天文观测设备的现状,并指出一批重要观测设备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形成了天文学研究的实测基础.一个突出的例子是由我国天文学家自主创新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这是一架新型光谱巡天型望远镜,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大型天文光学望远镜技术的突破.正在建设的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天线望远镜,它的建成将使我国射电天文研究走到世界前列.本文还介绍了一些已经提出的天文地面和空间大设备计划,并对我国未来天文大设备的发展进行了一点战略思考,提出了一些个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高温超导材料BiSrCaCu_2O_x中加入20%铅代替铋后,使超导材料的零电阻温度从82 K提高到102 K,起始超导转变温度约为112 K,晶界对超导材料的超导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起始转变温度T_c随外加磁场的变化率在低场范围内约为0.0005 Km/A。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科技》2007,(5):90-90
5月7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研人员在江苏盱眙观测站,用新建的口径1米/1.2米的近地天体望远镜 4K×4K CCD,观测发现了一颗阿波罗型近地小行星2007 JW2。发现该天体时,它正在以每天0.75度的速度在天秤座快速运  相似文献   

16.
正韦伯望远镜,作为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继任者",在天文学界乃至全世界大名远扬。最近,它完成了最后测试,即将正式"上班"。韦伯望远镜全名是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长13.2米,宽4.2米,重6.5吨,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等机构联合研发。其主反射镜口径长达6.5米,由铍制成,被分割成18块六角形镜片,  相似文献   

17.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射电天文学脱颖而出,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建造射电望远镜,抢占宇宙探索的"领空"。那么,目前世界上都有哪些知名的射电望远镜?1世界最大单孔径射电望远镜1946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就建造了直径为66.5米的固定式抛物面射电望远镜,1957年又建成了当时世界最大的可转动抛物面射电望远镜——76米Lovell望远镜。  相似文献   

18.
正全球最大的太阳望远镜—直径4米的Daniel K. Inouye太阳望远镜(简称:DKIST)终于开始运行。下图为2020年1月29日公布的DKIST最新观测图像,也是迄今为止太阳的最高分辨率图像。图像为我们展示了太阳表面的过热气体是如何搅动的。其中,形似细胞的明亮结构代表了刚从太阳内部喷射  相似文献   

19.
A:一般来说,望远镜口径越大,其重量也越大,当代反射式望远镜虽然可以将背面可以加工成蜂窝状以减轻重量,但总重量仍非常可观,大望远镜的非球面度很大,加工精度和难度都不断增加。2000年前后落成的4台8米口径的欧洲甚大望远镜(VLT),每个望远镜重量22吨,厚度12厘米,其表面研磨精度达到了8.5纳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 Ba-Y-Cu-O 体系超导材料研究的初步结果.采用适当的配比和制备工艺,该系列材料的起始转变温度可达118K,零电阻温度为91K.样品由 Y、Ba 和 Cu 氧化物进行固相反应制备.各元素氧化物粉末按一定配比研磨均匀后,分别在950℃和1000℃固相反应和烧结24小时,最后制成直径10mm、厚2~3mm 的片状样品.样品呈黑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