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水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刚性基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前、产中、产后)自然-经济-社会(三元)因素驱动下,其水资源消耗形成实体水-虚拟水(二维)嵌入转化、互为反馈、相互影响的耦合流动过程.本文基于实体水-虚拟水"二维三元"耦合流动理论,集成构建了以水量为参数的区域作物生产广义实体水-虚拟水耦合流动过程量化方法,并应用于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西部六省,对其1985~2013年主要作物实体水-虚拟水耦合流动过程进行解析与评价.揭示了区域作物生产实体水-虚拟水耦合流动现象,发现六省间水资源消耗与流动存在资源与经济效益的此消彼长现象.表明以农田尺度实体节水为目标的资源单视角传统农业水资源管理理念,已不足以实现多空间尺度水资源的资源-经济同步高效利用的管理目标,而具有资源-经济-社会三重意义的区域农业全产业链实体水-虚拟水统筹管理应为有效解决思路.基于此,初步提出三点思考:(1)现代农业节水应实体水-虚拟水统筹考虑;(2)需加快突破农业生产实体水-虚拟水耦合流动量化、评价方法与调控关键技术;(3)建议基于农业全产业链视角,建立基于实体水-虚拟水二维度理论的农业水资源管理体系,确保实现各阶段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  相似文献   

2.
虚拟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2,自引:0,他引:122  
郭焱  李保国 《科学通报》2001,46(4):273-280
虚拟植物即应用计算机模拟植物在三维空间中的生长发育状况,是近20年来随着信息技术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在农学、林学、生态学、遥感等众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概述虚拟植物的研究意义、方法和国内外最新进展,探讨了虚拟植物模型在农业领域应用的关键问题,包括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定量化及模拟机制,根系的虚拟等。对虚拟植物模型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如通过虚拟试验对农田水分、养分利用进行精确定量化研究、作物株型设计、栽培措施优化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虚拟信号墙     
《科学之友》2008,(6):14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连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可是偏偏有许多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对于这些人而言,传统的交通信号灯似乎是起不到警示作用了,所以就有设计师设计出了这样一款新颖的虚拟信号墙。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虚拟中国人”计划研究项目由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联合发起并提出,两院院士吴阶平先生为第一建议人。它是利用来源于真人的解剖信息和生理信息,集成虚拟的数字化人体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机模拟构造出“虚拟人”,进而对虚拟  相似文献   

5.
裘伟廷 《世界科学》2000,(9):36-37,11
虚拟生命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或虚拟现实技术创制出来的“生命形式”。在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的未来,虚拟生命(包括虚拟人)或许会生活在虚拟世界甚至现实世界中;虽然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尚未创制出真正的虚拟生命。然而,关于虚拟生命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在认知、伦理与道德、社会、法律、科学与哲学等方面的诸多困惑。  相似文献   

6.
赵钢 《大自然探索》1996,15(1):66-71
把外源基因稳定地导和主作物中,定向改造作物性状,创造作物新品种,为现代农业生产展现了光辉的前景。基因工程不但能补充作物育种中所需要的基因和增加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而且可缩短培育新品种的周期。  相似文献   

7.
展望21世纪的农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将是人造作物或人造畜禽的崭新时代。它是采用现代遗传基因工程技术,将一切有用的基因转移到作物或畜禽体内,创造出各种转基因作物或转基因畜禽,这就是基因工程具有神奇般奇迹之所在。我们的星球,迄今面临的形势严峻,土地锐减,人口骤增。出路何在?培育高产优质工程作物。美国科学家迄今已将各种新性状的基因成功地转移到50多种植物,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水果和蔬菜等,这批转基因作物不久将可望问世。  相似文献   

8.
张峰  ;王薇薇 《科学之友》2008,(5):130-131
文章对Web3D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分析了两种Web3D技术主要特征,即基于图像的Web3D虚拟现实技术和基于模型Web3D的虚拟现实技术,并对二者进行比较,文章还分别介绍了以这两种技术为核心的代表性软件,比较出各自的优缺点,从而可以帮助使用者选择出适合不同场景、不同对象的虚拟现实展示途径以及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9.
Web3D虚拟现实技术概况与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Web3D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分析了两种Web3D技术主要特征,即基于图像的Web3D虚拟现实技术和基于模型Web3D的虚拟现实技术,并对二者进行比较,文章还分别介绍了以这两种技术为核心的代表性软件,比较出各自的优缺点,从而可以帮助使用者选择出适合不同场景、不同对象的虚拟现实展示途径以及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0.
彭娟 《科学之友》2001,(9):41-41
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开发出一种用指尖来虚拟体验计算机制图所描绘的物体的触感的系统.将手指插入控制装置中,便能感觉到立体图像上描绘的物体表面的凹凸,以及光滑等微妙的手感.可以说,这是一种虚拟现实感的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1.
从1980年代中期起,我国科学家就开始了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政府在开发转基因技术方面投入了数以亿计的资金,并于1990年代末期批准了一些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已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有番茄、辣椒、甜椒、矮牵牛花、棉花。Bt棉花是迄今被批准的最重要的作物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严火其 《大自然探索》1999,18(1):120-126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引起了科学界对我国传统学术的浓厚兴趣。本文对我国传统的作物生长发育理论作了讨论。(1)《农说》关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理论;(2)“五行”与作物生长发育;(3)《知本提纲》关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已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美国军事科学家曾首次把人工“海市蜃楼”式虚拟技术应用于军事沙盘领域,用声、光、电、色的各种变化,虚拟出作战地区的真实面貌,预览战场实况,掀开了指挥员和作战参谋人员及时了解战场、判断情况、定下决心和战场  相似文献   

14.
我们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向大家推荐《作物根瘤的人工诱发》一文。作者王曼新同志运用磁处理的技术,对一些农作物的播种进行了某些适当的处理后,使许多种作物发生了可喜的变异:在根部长出了根瘤(本期封面和封二照片就是这些根瘤的形状)。这一成就,令人振奋,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15.
京花一号     
20世纪70年代中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胡道芬课题组首创用花粉培育的冬小麦新品种——京花一号。1983年,京花一号试种面积已扩大到10万亩,1984年获得了好收成。该品种的培育成功.探索出一条将花培育种与常规育种结合的冬小麦育种新途径,使育种周期缩短了4年。这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成果,它丰富了冬小麦花培育种的理论和实践,受到国际遗传学界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6.
抗除草剂草甘膦大豆突变体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卓培 《科学通报》1993,38(17):1614-1614
农田杂草一般使收入损失10%多。由于研制出一个新除草剂的成本,是选育出抗除草剂作物一个新品种的20—100倍;故发展抗除草剂作物,在国外正在崭露头角:有杂交成功的抗Atrazine油菜品种,有从组织培养选择得到的抗Imazapyr玉米品系,有从诱变种子选择出的抗Chlorsulfuron大豆种质,有用突变的烟草乙酰乳酸合酶基因,转化得到有实用抗性水平的抗磺酰基脲类除草剂的烟草品种。在国内,朱立煌等将龙葵的抗Atrazine PsbA基因用微注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一发的基因改良农作物主要有,内含细菌基因的棉花和玉米,能生成对害虫有毒的化合物,有其他细菌基因的生物工程大豆和油菜作物,能抵抗除草剂,携带病毒基因的木薯,能抵抗致命疾病的危害,现在,反对基因改良作物的人士已经采取行动在这些转基因农作物的田边插上“恶魔食物”的标记以示抗议,不过下一代生物工程作物将难以用这种随意加给的恶名来丑化了,因为它们是由于自身基因的改造而变得更加健状和多产的。  相似文献   

18.
天文学家们用一种叫”Illustris”的计算机模拟器创造出了第一个逼真的虚拟宇宙。Illustris能够以空前的3.5亿光年的分辨率,在多维数据集中重现130亿年的宇宙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晨线性理论所揭示的复杂系统内在规律的综合评价,认为非线性理论与方法完全可以应用于作物育种工作之中。分析了非线性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作物育种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最近,英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设计出一种育种新技术,该技术可能被证明对于改良作物是有用的。这一技术最早是2年前由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研究组试行,他们将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