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统计分析法对第39届和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杠决赛运动员的比赛成套动作进行研究,分析实施新规则以来世界男子单杠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主流难度动作明显增加."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720°下"仍然是当前世界男子单杠的流行性下法动作;成套动作中D组难度动作使用最多,成套难度价值的提高更多在E组和C组;飞行动作的数量增加,难度价值的提高主要在D组;发展具有0.2分连接价值的"二连接"是今后的趋势:运动员成套动作的A分普遍提高,但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却整体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2006年版竞技体操评分规则,以参加第39届和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自由体操决赛16名运动员完成的成套动作为研究对象.对各种类型动作的难度、连接方式和使用特点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并与前几次世界体操大赛优秀运动员使用的动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当前世界女子自由体操动作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D以上高难动作及连接串的使用明显增加;难度发展及连接仍然以后空翻类动作为主;前空翻类动作有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4年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吊环单项决赛前八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难度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第45届体操世锦赛男子吊环项目决赛前八名选手的成套动作难度平均D分为6.8分,成套难度相对偏低;动作难度主要集中在D组难度上,难度动作较低的B组动作及难度动作较高的F组动作使用数量都比较少;难度动作的类型(除下法之外)主要集中在水平十字、水平支撑、倒十字、十字支撑、前屈两周等五类动作上,其中十字支撑类、水平十字类的动作选用人次最多,前屈两周选用次数最少;前八名选手的下法种类单一,主要是直体720°旋下、后直360°旋下两种,其中62.5%运动员选用后直360°旋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自由体操决赛8位选手完成的成套动作难度、编排及连接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成套动作的编排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动作数量超过了规则规定的10个难度动作,并呈继续增加的趋势,单空翻动作的使用主要集中于D组和E组难度动作,提高难度分的关键在于空翻串的难度价值,动作连接价值是提高A分的重点,成套动作的难度与质量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第13届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大学组男子单人操项目前8名的难度动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男子单人操前8名成套动作难度动作平均分值较高,多0.7~1.0分之间的难度动作,且0.7分值的难度动作选择最多;C组难度动作选用最多,A组和B组力量类难度动作是男子运动的强项,D组难度动作则是薄弱环节;难度组合动作以C+C和C+A为主,技巧动作与难度动作的组合运用缺乏等。建议:难度动作的选用要因人而异,确保高质量的完成;加大男子运动员D组难度动作的开发与运用;鼓励技巧与难度动作的组合运用等。  相似文献   

6.
孙翼阳  王晓伟 《科技信息》2010,(36):I0196-I019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录像观察等方法,对第41届和第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双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成套动作以支撑摆动动作为最多,挂臂动作虽少但发展迅速,悬垂类和短半径类动作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下法单一;D、E难度价值的动作构成双杠成套动作的主体,但总体难度价值有下降的趋势;完成情况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近10年来的男子体操评分规则和第35、3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各个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体操规则的发展呈现出多变性,发展难度和难度间的连接成为竞技体操各个项目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8.
张猛 《枣庄师专学报》2008,25(5):110-113
通过对第39届和40届世锦赛男子自由体操决赛16套动作的动作难度、编排及连接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单空翻动作的使用主要集中于D组和E组难度动作,空翻串的连接以后快直和后直540°接后空翻或前空翻为主,成套动作难度与质量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9.
袁岳东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2):105-108
通过分析第36届体操世锦赛优秀运动员自由体操整套动作的结构和特点,研究了男子自由体操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整套动作的发展潮流是以单个或合成SE组开场.中串多以三个直体空翻连续转体1260°以上来提高连接价值.最后以E组或D+E的挂串连接结束.文中还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男子自由体操存在的差距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0.
运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等对参加第30届奥运会比赛男子单杠决赛的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难度分、动作难度组别、连接动作难度与类型、完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届奥运会比赛D组和E组难度动作运用比例极高,连接动作使用次数明显增多,杠上动作接飞行动作是单杠动作连接的主要形式,运动员提高成套动作难分的途径已变为超高难度动作的连接加分和多个难度动作的超长连接,完成分易受到惊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赵慧 《科技信息》2010,(17):I0148-I0149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法,对第十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和第八届世界运动会女子单人操前六名运动员成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操化动作、过渡与连接动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新规则下女子单人操在难度动作数量上有所减少,A、C组难度的选取没有大的变化,B组难度稍有减少,D组难度稍有增加;难度分值的选取集中在0.5—0.8的范围内,整套操的难度水平稍有提高;整套操中操化动作的编排数量没有增加,过渡与连接动作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
姜付进 《科技信息》2010,(25):I0161-I0161,I0160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问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决赛的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质量和顺序进行数据统计,得出当前我国男子自由体操的现状和劣势,推测我国男子自由体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姜付进 《科技信息》2011,(29):151-151,124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问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11年全国体操锦标赛暨世锦赛选拔赛男子自由体操决赛的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顺序和动作完成质量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得出当前我国男子自由体操的现状,预测我国体操运动员在世锦赛及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法,对第十届健美操锦标赛和第八届世界运动会女子单人操前六名运动员成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新规则下女子单人操在难度组别的选取上,A、C组难度没有大的变化,变化范围不到1﹪。B组难度减少了2﹪。D组难度增加了3.3﹪;运动员的难度完成率明显提高,动作完成质量更高;难度分值的选取集中在0.5—0.8分的范围内,整体难度水平稍有提高,难度分平均值提高了0.03分。  相似文献   

15.
对参加第4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平衡木决赛的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编排进行深度系统解析,探讨平衡木成套动作的编排特征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平衡木的D分、E分均呈上升趋势,并朝着高难度、高完成质量和高艺术性的方向发展;2)上法动作难度有所加大,成功率高的D组难度动作仍是运动员的最佳选择,技巧类上法动作颇受运动员青睐;3)木...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观察记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9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混合双人决赛的难度动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双人的成套难度动作总体趋向于"2个A组、2个B组、6个C组、2个D组"的编排特征;前3名优秀选手的最高价值难度动作呈前、后半套分布,分布的趋势是编排在第4和第8个;男女运动员通过身体接触同步完成B组高分值难度动作以及采用1-2次组合难度动作也是当前世界健美操混合双人项目难度动作编排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李健荣 《广东科技》2011,20(10):27-28
本文主要通过对,98蹦床世界杯系列赛(丹麦站)男子蹦床运动员完成的37套网上自选动作的录像解析和统计分析,探讨男子蹦床网上自选成套动作编排的规律与特点。结果显示,自选成套动作的编排,应考虑到难度值计入成套最后得分这一因素;优秀男子蹦床运动员的单个难度动作选择,不应低于1.0难度值以下,1.6难度值的高难动作在成套编排中应具备;为了增加成套动作难度,除每个动作加转体外,还应增加转体度数。  相似文献   

18.
笔者将2008、2010年第10、11届健美操世锦赛女单决赛前4名成套难度动作的选择、运用和完成情况与第5名中国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难度动作组别的选取以C组为主,B组难度动作的利用率最低,中国女单A、D组难度动作利用率比前四名均值少2%,B、C组少3%,差距不明显;难度分值选择集中在0.5-0.8分之间,呈递增趋...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体操女子高低杠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的编排为研究对象,对高低杠成套动作的难度、上法与下法、同杠动作、换杠动作、连接动作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伦敦奥运会女子高低杠成套动作编排的特点,为我国女子体操高低杠的编排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子体操队实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访问、录像统计和资料研究,对第28届奥运会男子体操比赛团体前8名、全能前8名、单项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并与第35~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的团体竞争实力有所下降,团体赛“三强鼎立”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中国队全能型运动员偏少,竞争实力受到影响.中国队在鞍马、双杠、跳马项目上保持较强的竞争实力,但在成套动作的编排、稳定性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