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大自然》1989,(2)
身世篇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如今地球上生活着两种象——非洲象和亚洲象.这两种象来自不同的近祖,亚洲象的祖先是曾经生活于南亚的一种真象,而非洲象起源于一种古菱齿象.一般认为,生活在五百万年前的脊棱齿象是这两类象的祖先.早在几百万年前,象类曾经是一个极其繁盛的家族.其中有脊棱齿象的祖先——具有丘形结构臼  相似文献   

2.
象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长鼻目、象科。目前世界上有两种象,一种分布在亚洲南部,叫亚洲象(Elephas maximus);另一种生活在非洲大陆,叫非洲象(Loxodona africana)。象的最大外形特征是长长的鼻子,所以科学家将它们定为“长鼻目”动物。严格地说起来,只有非洲象才是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动物,亚洲象只是亚洲最大的陆生动物,不过我们一般笼统地把象称为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动物。论个头,成年亚洲象从头到尾根的长度是5.5—6.4  相似文献   

3.
拯救象孤儿     
大象是现今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有非洲象和亚洲象两个亚种,非洲象高达3米多,体重5—6吨;亚洲象也有2米多高,3吨左右重。亚洲象只有雄象长象牙,非洲象无论雌雄都长象牙,象牙长度为2米左右,呈弧形弯曲的角状,不仅是大象掘食的工具,搏斗的利嚣,更是偷猎者眼中的“动物白金”,为了获取这昂贵的“白金”,无数大象被猎杀,无数小象沦为孤儿……  相似文献   

4.
张景华 《科技潮》2000,(9):40-41
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在北京宣武区下斜街的一处工地上,出土了两块保存完好的猛犸象臼齿化石,经专家认定可能是未经搬运的原地埋藏。果真如此的话,就意味着北京在1万年前曾是个天寒地冻的环境。这一发现在研究地球发展历史和北京地貌气候变迁方面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长鼻子大象是我们大家十分熟悉和喜爱的巨大的哺乳动物。现代象有2种,即生活在亚洲的亚洲象和生活在非洲的非洲象。令人痛心的是,象的数量正在不断地减少,它们很可能是一批正在走向灭绝的  相似文献   

5.
珍稀动物 象     
象是生存在我们地球上体型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全球有两种,即非洲象和亚洲象,属长鼻目动物仅存的两种。  相似文献   

6.
《科技知识动漫》2014,(6):50-51
正猛犸象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它身高体壮,头特别大,在其嘴部长出一对弯曲的大门牙。一头成熟的猛犸,身长达5米,体高约3米,门齿长1.5米左右,体重可达8吨。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猛犸象夏季以草类和豆类为食,冬季以灌木、树皮为食,生活在高寒地带的草原和丘陵上。  相似文献   

7.
大象是当今地球上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也是野生动物保护的旗舰物种,更是全世界人民的挚爱,其保护管理工作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全球现存两种大象,亚洲象在历史上曾广布于西亚、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和我国的长江流域,但是目前仅以孤立的种群散布在13个亚洲国家,野生种群的变动情况不详。据估计,2003年亚洲象的野生种群数量只有41410~52345头。其中,中国有200~250头。非洲象分布在37个非洲国家,野生种群下降很快,1979年大约有130万头,1989年下降到大约63.2万头,1995年进一步下降到28.6~58万头,2003年又恢复到40~66万头。威胁亚洲象的因…  相似文献   

8.
许培育 《科技知识动漫》2014,(4):F0002-F0002
正亚洲象小档案:种属:哺乳纲长鼻目象科。分布:亚洲象也叫印度象,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目前只有一个种类。习性特征:亚洲象喜欢集体生活,通常由一头年长的母象担当首领,和其他母象和未成年的雄象一起组成象群。象有很强的报复心理,如果有人伤害了它,很多年后它还会记得。说明:亚洲象已经被国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我们应该尽自己的能力保护它。  相似文献   

9.
去北京动物园,人们常在陆地上现存两种最大的动物——大象和犀牛前驻足观赏:大象迈着四方步,颇有绅士风度;犀牛披着铠甲,俨然武士气魄.美中不足的是它们赤身裸体,糙皮尽露,略显寒酸.有没有长毛的象和犀呢?有!这就是猛犸象和披毛犀.可惜它们在1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然而从内蒙古自治区扎赉诺尔出土的猛犸象和披毛犀化石上,我们仍可一睹它们高大、威武的丰采.猛犸象属于哺乳动物纲、真兽亚纲、长鼻目、真象科的一种,"猛犸"一词为鞑靼语的音译,意  相似文献   

10.
<正>小犀牛阿角和小象大牙是非洲稀树草原小学里的两个"大"学生,它们不仅仅体形比其他同学大得多,而且作为好友兼劲敌的它们还经常相互比试、胡闹和吹牛皮,总是引出些大麻烦。这不,阿角和大牙又在为某个问题吵起来了。"嘿嘿,我们大象家族可是真正傲视陆地群雄的最大动物,非洲象和亚洲象高居冠亚军位置,第三名什么的在哪儿,我看不到呀。"大牙瞟了瞟旁边的阿角,接着吹牛道,"不光是现在,自哺乳动物称霸地球后,陆上最大动物的名号就成了我们长鼻目的大象家族专属物,恐象、猛犸、乳齿象、铲齿象……个个都  相似文献   

11.
于敬 《今日科技》2006,(3):57-57
在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从生物化石中抽取恐龙的血液,用一条恐龙的DNA复制出一整群恐龙。这虽然是电影中的一个科学幻想,却提示我们:是否可以用类似的方式,让保存下遗骸的古生物起死回生?据英国《泰晤士报》近期报道,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宣布,他们已经完成了猛犸象的部分基因组测序工作,计划利用克隆技术让已经灭绝的史前动物猛犸象重现人间。猛犸象又称长毛象,是在陆地上生存过的最大哺乳动物之一。它浑身长满长毛,还有长鼻子和巨大、弯曲且最长达5m的长牙,看起来酷似身披长毛的大象,今天的非洲象和亚洲象是其近亲。在距今大约…  相似文献   

12.
最后的大象     
数百万年前,一种类似猪的动物生存在这个不断进行演变的星球上。它们的生存进化如此地成功,以至它们的后代最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大象。这些庞然大物的家族曾经兴旺发达——地球上一度同时有11种不同的大象在四处漫游。但今天,只有非洲象和亚洲象仍在生存。在你的脑海里,大象也许是常见动物,但事实上它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保护。动物王国里的这些巨人离灭绝只有咫尺之遥了。  相似文献   

13.
复活猛犸象     
<正>为何要复活?科学界有声音认为复活猛犸象可以帮助对抗气候变化,再说了,谁不想看看真正的猛犸象呢?哈佛大学研究团队正在开展"反灭绝"基因研究:先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取得冰封长毛象的DNA,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它们融合到近亲亚洲象的基因组中,以制作混种胚胎,预计两年内制成。也就是说,若培育成功,科学家们将向世人展示包括小耳朵、拥有皮下脂肪、长毛及耐冷等长毛象特征的"新型"大象。  相似文献   

14.
赛加羚羊     
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又名高鼻羚羊,在分类上属偶蹄目牛科。体形似黄羊,体重37—60公斤(雄)、29—37公斤(雌),体长104—144厘米,肩高70一80厘米(雄)、63—74厘米(雌)。头大而粗,耳小,眼突出;鼻部特别膨大而隆起,向下弯,鼻孔长在最尖端,故名“高鼻羚羊”。仅雄兽具角,长达28—37厘米,基部约3/4具环棱,呈琥珀色,微黄,半透明,是名贵的药材。这种羚羊尾很短,腿细;体毛浓密,较短,背部仓灰色,下颌及颈下有长毛栉,腹面和四肢内侧带白色,冬毛灰白色。  相似文献   

15.
亚洲象野外及圈养条件下食物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采自云南思茅野生亚洲象在野外主要取食的37种野生植物材料,取自北京动物园象馆圈养亚洲象的5种植物饲料样品及1种颗粒饲料样品.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质量分数,用乙醚浸提法测定粗脂肪质量分数,用酸碱水解法测定粗纤维质量分数,高温烘干至恒重法测定干物质的质量分数,煅烧法测灰分质量分数,以分析亚洲象主要食物成分,并对比圈养条件下亚洲象食物与野外食物营养成分的差别.研究发现:亚洲象的野生食物与动物园饲喂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野生食物中的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普遍高于饲料食物.饲料食物中钙的含量不足可能是导致圈养亚洲象低血钙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亚洲象是最大的陆栖脊椎动物之一,与非洲象比起来,它的野生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要小得多,面临的威胁则大得多,其生存前景令人担忧。亚洲象曾经广布于西亚、南亚、东南亚和我国的长江流域,分布区面积达900万平方千米,目前却仅以孤立的种群散布在南亚、东南亚的12个国家和我国的云  相似文献   

17.
动物园的象     
我国动物园中饲养展览亚洲象,最早的记录是1908年北京万牲园的一只幼年雌象。它是从德国海京伯动物园购入海运来京的,一直饲养展览在该园的巨型象栏内,由一位姓孙的技术人员管理,其他任何人不能靠近。1938年全园人事改组,动物饲养员全部更换。由于此象的饲养人也被调换,饲料随之变更,此象不适应而死亡。截止到1990年,我国先后有17家动物园或公园,饲养亚洲象共计49只,其来源大部分为国际  相似文献   

18.
印度西南部气候湿润,被覆厚厚的热带雨林,外貌类似狮子的珍稀猴子“狮尾猕猴”就栖息在这里。它们因尾巴末端如帽穗,类似狮子,得名狮尾猕猴。脸部周围被灰色到茶褐色的长毛包围,则是它们的另一个特征,这些长毛宛如狮子的鬃毛,所以有人说称它们为“狮脸猕猴”可能更恰当。它们纯黑色的身体与浅色鬃毛成对比,长而浓密的体毛如丝绸般闪亮、柔软,在猴类中称得上是特别漂亮。狮尾猕猴属于猕猴科猕猴属,头和身体长50-60厘米,尾巴长30厘米左右。雄狮尾猕猴有6-8千克,雌狮尾猕猴有4-5干克,在猴子中算中等个儿。它们的手脚拇指可以与其他指对  相似文献   

19.
海象是海洋里的庞然大物。它的形态、构造介乎海豹与海狮之间。突出口外、特别显眼的犬牙,一般有40厘米~70厘米长,最长的达91.5厘米。雌性海象的牙较细、较短些。而产于太平洋的海象,牙大于大西洋中海象的牙。海象属鳍脚目、海象科,海象只有一种,它的学名是 Odobenus rosmaras。(这里要说明的是,有些书籍,例如《辞海》,将它称为“海马”;而把海豹科动物“象海豹”,学名 mirounga sp,称为“海象”。——编者)它们身躯虽然不及陆地上大象那么大,可在鳍脚目动物中要算是最大的了。海象的雄兽有1000公斤~1500公斤重,3.30米~3.80米长;雌海象也有500公斤~900公斤重,2.90米~3.30米长。海象的皮肤上有许多皱纹,皮下脂肪竟有12厘米~15厘米厚。小海象的皮肤上长着深棕色的绒毛,皮下脂肪还不发达,绒毛起着御寒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毛变得粗  相似文献   

20.
曹亚康  王巧燕 《科技信息》2011,(15):411-412
本文以西双版纳州这个中国野生亚洲象的主要分布地为切入点。阐述了生活在这一区域内的民众,要如何来预防遭受野生亚洲象的伤害;文章分别从如何预防野生亚洲象的伤害、遭遇野生亚洲象时的应对措施、遭受到野生亚洲象攻击时如何逃跑和遭受到野生亚洲象攻击时的自我保护和自救等四个方面作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