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为实现对交通流局部特征的有效提取,提高交通速度预测模型的可解释性,提出基于K-means聚类与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回归的交通速度短时预测模型。模型采用时空相关矩阵挖掘路网中相邻路段交通速度之间的关联性,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划分历史数据集,并选取实测出租车GPS数据验证模型对交通速度短时预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与ARIMA、PLS回归和LSTM模型相比,该模型的预测误差减少了约30%。  相似文献   

2.
事故风险评估分析提取事故及对应非事故状况下的交通运行数据作为自变量,以事故发生与否作为0或1因变量,采用数理统计模型分析事故发生与交通流状态的关联性.为探索上海市城市快速路的车道集计交通流数据用于事故风险评估分析的可行性,基于条件Logistic回归,使用该数据与事故数据构建事故风险评估模型,并检验模型预测精度.结果表明低运行速度、车道间流量的差异性会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上海市城市快速路的车道集计交通流数据可用于事故风险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于神经网络的交通参数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交通拥堵问题,改善行车安全,进而提高路网效率,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的交通参数预测方法,预测了交通流量、速度和占有率.在分析常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的基础上,研究误差平方和最小化的L-M(Levenberg-Marquart)算法.相对于常规预测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交通参数的预测方法对于随机的参数变化具有更好的适应性,能及时跟随交通参数的变化,所以精确度更高,适应性更好.仿真结果显示,L-M算法的训练速度相比于常规BP算法要快几十倍,预测交通流量、速度和占有率等参数的效果优于常用的指数平滑算法,因此基于神经网络的交通参数预测方法可以应用于交通领域.  相似文献   

4.
为更准确地预测内河船舶交通流,提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GRU船舶交通流预测模型。该模型主要借助一维卷积单元提取数据的高维特征,GRU单元学习数据中的时序特征,并通过引入注意力机制加强重要特征的学习,实现对超长序列的学习。此外,通过分析内河上下游航道交通流间的关联性,提取长江中下游6个航段的船舶AIS数据,构造多航段船舶交通流序列数据集,并将其输入本文模型中进行训练及测试。结果表明:相比序列预测模型中的SAE、LSTM、GRU、CNN+GRU和GRU+Attention,本文模型在针对不同交通流参数的预测中均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交通流量、交通流密度和交通流速度的预测精度分别达到95.42%、97.33%、94.99%,可更好地满足工程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交叉口群的关键路径,建立了基于小波变换和频谱分析的路径分级模型.根据交叉口群交通关联性强的特点,通过小波变换对交通检测数据的降噪,以突显其短时变化特性;计算上下游交叉口进口流向交叉谱的一致性和位相,确定上下游流向的关联性和统计滞后关系,得出流向的特征向量,并应用模糊识别方法将路径分级,确定交叉口群的关键路径.采用南京市广州路交叉口群实测交通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可实现交叉口群的路径分级,并识别其关键路径,为交叉口群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OD客流量短时预测问题,提出基于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 Regression, VAR)和动态模式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 DMD)的VAR-DMD组合预测模型.首先,以北京市范围内的地铁站点为例,基于自动售检票系统数据(Auto Fare Collection, AFC),对地铁OD客流进行时空特征分析;其次,构建高阶加权向量自回归模型捕获OD客流数据的时空关联性,利用动态模式分解算法估算模型的参数,提取OD客流数据动态特征,实现数据的降维和降噪,利用实时更新算法更新模型的参数,实现长期连续预测;最后,以北京地铁AFC数据为算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基准模型,VAR-DMD模型的运行时间减少96.67%,预测误差减少2.6%,具有较高的预测速度和预测精度,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部门提供了可靠又及时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使用出租车GPS数据作为基础,采用更加合理有效的路段速度作为交通状态参数,分析路网划分后的路段速度时间序列,利用四分位数特性优化算法,提高预测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并通过真实历史数据验证方法的可靠性.从带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交通流变化中,通过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性,以预测未来几个时段的交通流变化.结果表明四分位法既体现出了路段速度的变化趋势,同时削弱了极端值和异常值的影响,能够展现出合理的交通状态变化过程,并且其计算简便,为大规模数据处理有效节省了计算资源.对计算结果的曲线拟合证明了四分位法处理路段速度的可靠性,对交通状态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车载质量排放测试仪器OEM 2100为基础搭建轻型车车载排放测试试验平台,并在实际道路上进行大量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实际道路轻型车排放影响因素,通过回归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速度、加速度与轻型车质量排放率之间的模型;基于实际道路排放数据进行模型误差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排放模型可以预测实际道路上的瞬时排放率变化情况,速度回归模型、二元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对轻型车排放进行预测分析的整体误差小于17%,而每秒的误差基本上也在30%以内,并可与交通仿真模型相互融合,从而评价不同交通管控措施下轻型车运行状况变化带来的排放差异。  相似文献   

9.
通过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过程阶段变化对其相应的客流变化特点进行分析;基于变点发掘的方法划分出轨道交通客流的不同变化模式,并分析导致客流模式变化的影响因素;通过权重变化有效地结合不同交通状态模式下的变参数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ARIMA)模型和全局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合预测模型;结合某大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实际客流数据,对本文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模式区间预测比全局搜索预测更容易获得较高精度预测值,组合模型预测结果相对优于单一模型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据的不断变化,从信息系统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可有效地为决策提供依据.为此在多粒度环境下,优势关系多粒度粗糙集中粒度增加时,分析了优势关系乐观多粒度粗糙集和悲观多粒度粗糙集近似集动态更新的定理和相关性质,提出了一种优势关系多粒度粗糙集模型中,当粒度结构动态增加时,近似集更新的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不需要重新计算粒度结构变化时信息系统的优势类、下近似集和上近似集,只需根据新增粒度结构的相关信息计算所有对象的优势类;然后根据优势关系乐观多粒度粗糙集和悲观多粒度粗糙集中动态更新近似集的相关定理计算近似集,提高了更新效率.通过与传统的静态算法做比较,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交通流的逐日演化规律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有着重要意义.现有日变交通分配模型所考虑的因素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描述实际交通环境下出行者的有限理性和认知更新行为.基于累计前景理论框架,提出考虑出行者有限理性和认知更新的日变交通分配模型,并通过测试网络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发现,在考虑出行者有限理性和认知更新的条件下,路径流量收敛到最终稳定态的速度较快,在本文算例中,路径1~6分别在第40天、40天、11天、13天、22天和23天演化到稳定点;出行者对路径累积前景值认知的敏感性参数η对路径流量的逐日演化收敛速度也有着显著的影响,较小的η值意味着需要更长的时间,使得网络上的流量分布演化到最终平衡态.  相似文献   

12.
基于非集计模型的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需求预测是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制定交通需求管理(TDM)策略的基础.传统的预测模型多以“四阶段法”为基础,对调查数据进行集计处理,忽略数据所携带的有关出行者行为的个体信息,存在信息的浪费和冗余.依据现代交通规划学理论,在回顾传统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对非集计模型进行深入研究;根据淄博市中心城区居民出行调查数据,预测居民出行方式分担率.研究结果表明,较集计模型,非集计方法能更好地刻画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13.
对高架路进行特性分析是寻找交通拥堵原因的前提,在进行研究时可以根据引发高架拥堵的常见原因来确定特性分析的分析方向,并且对交通流量、车流速度、交通流密度等参数进行分析,并分析这些参数在不同交通系统中的关联性。该研究主要针对匝道的交通特性(主要研究匝道的类型、匝道交通特点、匝道与地面道路衔接处的交通特性)和交织区的交通特性(交织区分类、交织区参数、交织区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交织区交通流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结合交通流的特征,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交通流预测机制。首先根据训练数据特点, 按三相交通流理论对交通状态进行分类, 从每个分类对应的训练数据集内提取相应的最佳邻域。在基于局部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中, 根据邻域中数据点所处状态分别选择相应局部模型进行预测, 最终预测结果为各局部模型预测值的加权平均。根 据各模型误差确定当前数据所处状态, 增量加入训练数据集。基于真实交通数据的实验证实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预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地开展空间使用价值预测及人流预测,研究了建筑空间组织对人流分布的影响.以商业建筑为研究类型,选择两个典型样本,综合Space Syntax与Arc GIS集成技术对集销中心交通空间进行量化分析.该技术在建立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反馈机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研究数据表明:对于业种组合稳定的集销中心,可综合主入口位置、垂直交通布局与空间整合度等因素实现建筑内有效的人流分布预测;合理的垂直交通与业种分层组合有利于提高各层人流的可达性;集销中心内部空间均具有较强的对称性,其组构关系越简明、形态越统一,越利于实现人流均衡分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实际应用中动态多目标优化算法对快速变化的最优解集跟踪能力不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结合中心点预测值和垂直扰动分量的新预测模型的动态多目标优化算法。首先,计算变化前最优解集的中心点作为预测对象,改变了通常使用全部解进行预测的方式,提升了算法效率;其次,结合算法迭代的历史信息,选取位置、速度、加速度作为预测的状态向量,保证了算法对大多数情形下解集整体变化的跟踪预测能力;最后,为预测的新解添加了垂直于预测变化方向的超平面随机扰动,增强了解集的多样性,进而提升了算法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75%的测试函数集上的性能优于其他3种经典的动态多目标优化算法,其耗时较经典的基于卡尔曼滤波预测的动态多目标优化算法平均减少了39%。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高斯核均值漂移算法收敛速度慢、计算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自适应over-relaxed快速动态更新方法改进高斯核均值漂移算法。首先,在静态均值漂移算法中引入数据集的动态更新机制,每次迭代后将数据集更新到新的数据点,然后,将迭代过程中聚集在一起的数据点用1个收敛点表示,逐步减少参与计算的数据,保证准确性的同时降低计算量。由于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集动态更新时,主方向上的数据点的收敛速度较慢,采用over-relaxed的策略来提高主方向数据点的迭代步长,并根据数据集直径的变化,自适应地计算步长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高斯核均值漂移算法以超线性的速度收敛,收敛点的应用降低了收敛过程中的计算量。  相似文献   

18.
实时准确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中实现交通控制和诱导的关键技术之一.首先,采用饱和关联维数法和互信息量法对交通流时间序列的嵌入维数和延迟时间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交通流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然后,采用wolf方法计算其最大Lyapunov指数,并对其进行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交通流时间序列具有噪声;最后,分别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对交通流时间序列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种模型对短时交通流均能较好预测,但后者的预测精度较高,预测速度较快.嵌入维数;延迟时间;相空间重构;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9.
交通系统区域控制可高效缓解交通拥堵并提高交通效率。本文考虑了城市交通系统区域累积量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建立了双区域边界控制模型,且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对该模型进行控制,从而有效实现交通系统在有限时域内累积量和控制量的闭环稳定。同时,仿真模拟了交通需求量为常数和交通需求量变化情况下的交通性能,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能根据实时交通需求量和累积量来调整控制状态,发现区域累积量的稳定性可使区域累积量尽量接近稳定状态,从而避免交通拥堵并提高交通效率,且控制变量的稳定性可使其尽快稳定并降低控制成本。  相似文献   

20.
近似集动态更新方法的性能评测与规则获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属性集变化时特性关系下粗糙集扩展模型中近似集动态更新的方法进行性能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依此方法设计了一个伪增量规则提取的系统,可以直接用来为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