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阳处士郭金声墓志是洛阳民国时期一方重要的墓志,记载了孟津郭金声家族的兴衰演变及社会风尚的变化,真实反映了民国时期洛阳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状况.同时,该墓志由河南学界名人王广庆先生撰文,书界名流李振九先生书丹,有比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与隋唐时期相比,北宋时期洛阳周边所辖之乡数量大大减少.《太平寰宇记》记载洛阳有七乡之数,但不言七乡具体名称.根据出土墓志及传世文献的记载,可以考证出北宋时期洛阳所辖的乡数、乡名及方位,以补史载之阙.  相似文献   

3.
唐代支谟及其家族墓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墓志记载晚唐朝廷高官支谟生平历事与晚年(乾符五年冬季)积极投入进兵讨伐沙陀李克用的战斗,取得胜利的战绩,可以补充正史未立传记的缺佚。长达3 162字的鸿篇巨制,为近代洛阳出土墓志所仅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洛阳邙山盗掘出土了支谟先人及其兄弟姊妹的墓志9种,是研究志主生平与支氏祖先源于西域月支国等问题的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4.
《颜元贞墓志》现藏于沁阳市博物馆。志文简要记载了墓主颜元贞的家世、生平及其妻子情况,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志后清代题跋记述了《颜元贞墓志》首次出土的时间、地点、缘由和再葬情况,对志文的撰、书进行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5.
邢巨是盛唐著称文士,《旧唐书·贺知章传》说邢巨与贺知章、张若虚等吴越之士,为文词俊秀,然而现存邢巨资料仅散见于《贺知章传》及《唐会要》、《册府元龟》中的零星记载,新出萧昕撰《邢巨墓志》提供了其籍贯、家世、历官等详细生平资料,可补文史资料之阙。  相似文献   

6.
论洛阳古代墓葬在我国古代墓葬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洛阳古代墓葬资源丰富而独特,在全国墓葬中皇家墓葬堪称最多,是中国古代墓葬的“首善之区”;洛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适合墓葬的“风水宝地”;洛阳出土墓志,尤其是唐代墓志,学术价值高,可以补史、证史;洛阳出土文物精品多,丰富了我国的艺术宝库;洛阳地灵人杰,有众多的名人墓葬。洛阳墓葬资源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属于上乘,有独特的、持久的文化吸引力和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唐著名画家阎立本之郡望,史籍多达五说。迄今流行的"阎立本万年人说"源自两唐书的错误记载,实属以讹传讹。历年出土的唐代阎氏族人成员墓志俱载阎氏郡望为河南府,且与史载契合,证明阎立本实为河南人,千年讹误应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8.
针对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亲撰的《殿中少监马君墓志》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认为该志不但真实记录了韩、马两家数代通好的关系 ,也隐含着韩愈本人出仕之前的一段历史 ,可以弥补两《唐书》中有关史实记载的缺漏 ,纠正其记载中的错讹  相似文献   

9.
同时刊刻的唐懿宗宰相杨收、韦东真夫妇两合墓志,详细记载杨、书两家族望及世系,以及杨收以孤进贵、历官、为相、遭贬、赐死、平反的全过程.纠正了杨收奢华嫁女裴坦子、遭韦保陷害等史载,补充了杨收生卒年代、韦保衡助其平反等相关记载之缺,对公正评价杨收、书保衡等重要历史人物具有重要意义,是研究晚唐时期阉宦专权,把持朝政历史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0.
清代御医李家骏墓志出土于20世纪60年代,墓志记载了李家骏的生平事略,内容涉及清中、后期诸多先贤志士,是研究地方名人和李氏家族的重要实物资料。志文所载内容可对史书、方志印证和补阙。  相似文献   

11.
史书对李嗣昭的事迹虽不乏记载,但是,对他的身份说法却不一。主要有: “李克用之子”说、“李克用养子”说和“李克柔养子”说。在有关地方志中,对李嗣昭身份 记载亦不一致。本文根据对近年出土的《晋王墓志》及有关史料研究,证实了李嗣昭不 是李克用或李克柔养子,而是李克用之无子、李存勖之兄。这对史学界重新分析、认识 五代初的许多历史问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这篇文章简介了李多祚氏墓志之构成与志文;并结合两《唐书》本传所记,考验了李氏的官职、世系状况;探讨了他“享年不永”及被以礼改葬于洛阳龙门的缘由。  相似文献   

13.
史书关于唐太宗之女衡山会主的记载非常模糊,根据史料有关衡山公主、新城公主的记载及新城公主墓志的内容,新城公主即衡山公主。  相似文献   

14.
明郑藩郑世子妃任氏墓志详细记载了其家世、婚配及子嗣情况,不仅印证了《明史》《国榷》《大明会典》等关于宗室王妃及世子妃丧葬制度的记载,还补充了《明史》等史书关于郑世子妃任氏的生卒年月、册封时间、葬时、葬地等记载之缺,也对研究明代宗室丧葬习俗、郑藩家族及其文化遗存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赵敏墓志刻于唐武周天授二年(691),志文详细记载了赵敏的家世和生平。志文中使用的“天、地、日、月、年、载、授、正”等八个则天文字,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女皇武则天改造文字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近年洛阳出土之皇甫澈、皇甫映、皇甫燠、皇甫炜等七方墓志,提供了皇甫家族的丰富史料,使我们对中晚唐诗人皇甫澈、皇甫曙世系与生平、白居易家族与皇甫曙家族的婚姻状况有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明《贾室杜孺人墓志》出土于河南省沁阳市。墓志记述了杜孺人的生平及其夫君贾文洪的家世。志文反映了明代卫所制度的创建,体现了古代“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间接地印证了方志、史书关于明天顺元年(1457)怀庆大水、河决的记载。志文所栽许衡七代孙武功知县许泰和、临洮知府萧守身及墓志撰文人礼部右侍郎何瑭、书丹人广平知府吴守中等,均为明怀庆府人,可时方志、史书起到印证、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世界》2010,(4):1-1
洛阳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据史料记载,“中国”这个名称最早的含义是国都、京师,指的就是洛阳。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的国都4000多年以前就建在这里,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时间长达1529年。  相似文献   

19.
河南安阳出土的北齐文宣帝弘德夫人颜玉光的墓志,在体例上与同期其他墓志迥然不同,与其身份严重不符。对其家世门第、死因、生平的记载也存在许多疑问。墓址远悬于高氏皇族集葬地之外,且墓室简陋。究其原因,当与北齐宫闱之丑有关,其墓室也非官方修建。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新兴史料,墓志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文章通过对一方唐代墓志的解读,考证了铭文中涉及女性与本家经济关系的内容,如双方家庭及背景,交往时段与内容,并讨论墓主崔夫人推动交往的动因及其在交往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