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有全国政协委员两会上提出,应将中国知网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在国内供用户免费使用。这一建议受到社会舆论高度关注,大部分人表示支持。事实上,这一建议已部分实现,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本单位人员购买了知网数据库。不过,对这一问题,不能仅关注从知网下载文章要不要花钱或者如何定价,  相似文献   

2.
考量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的行为模式和宏观特征,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跨学科难题。本文选取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样本群,依托中国知网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从博士生基本状况考察、导师及合作者分析、所在学术环境调研等视角对样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证研究,试图揭示高校创新性科研团队某些带有规律性的宏观特征。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国古代“体知”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的"体知"是一种以"身体"为其本体的理论.这种从"现象学的身体"出发的体知理论,不仅以其突出的直接性、关系性和实践性的性质,与西方思知的间接性、实体性和思辨性判然有别,同时也广泛地渗透于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各门各派的学说之中,从而使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都打上了极其深刻的"身体性"的烙印.在西方思知困境重重的今天,体知以其"回到身体本身"的基本精神,将在与意识性的思知的互补与会通中,使人类文明得以更加健全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中国知网的中文学术文献数据库为基础,利用词频统计,结合时间参数,对中文科技新词做了探讨。文章认为,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包含了专业领域的重要中文科技名词。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高被引论文为基金论文。由于基金论文在全部论文中所占比例较低,因此,不需要考虑全部新论文,只要对其中基金论文的关键词做词频统计,就有助于发现大部分重要中文科技新词。这样,既减少了工作量,也减少了盲目性。此项工作对科研工作者和术语工作者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又是一年毕业季,论文"查重"再次成为焦点.不少学生大呼被"查重""掏空钱包",也有人涌到某个曾深陷论文抄袭丑闻的演员微博下,痛斥其学术不端风波导致论文"查重"急剧加压.这样那样的情绪宣泄,可谓满满焦灼. 论文是学生学业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影响其毕业的关键指标.如今学术资料浩如烟海,仅凭老师个人的确很难全面甄别有无抄袭,引入相关系统予以辅助是务实之举.但凡事过犹不及,过于倚重"机器把关",也导致一些学校的论文"查重"逐渐走向极端,合格线越压越低,标红处不看实际内容,忽视学科差异"一刀切"等等.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快更好地确立作者的科研成果首发权,全面提高学术论文的传播效率和利用价值,我刊现已与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以规范的网络期刊出版方式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正式出版我刊网络版。从2021年3月起,凡经我刊终审录用的稿件均将首先在中国知网上首发,后视编排情况确定刊期,由我刊印刷版出版。论文网络首发之后,在后续的排版定稿、整期汇编定稿网络版和印刷版中,不得修改论文题目、作者署名、作者单位及其学术内容,只可基于编辑规范进行少量的文字修改。  相似文献   

7.
术语定义的领域聚类是一项较新的研究课题.本文采用自下而上的层级聚类的方法,基于知网进行语义相似度计算,并根据不同词类对领域区分的贡献度以及构建领域聚类特有的停用词表来进行聚类的特征项选取,实现了术语定义的领域聚类.实验取得了较好的聚类结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1至2010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15种药学类核心期刊上的产学合著论文的统计研究和社会网络分析,对中国制药工业产学科技知识生产合作的基本表现和主要特征进行了研究。这期间,产学合著论文不断增长,合作网络规模快速增大,网络密度严重偏低且呈明显下降趋势,合著受地域限制明显且国际化偏低,部分一流研究型大学和重点医药集团的主导作用十分显著。总体上看,中国制药企业科技知识生产能力需要提高,与大学合作力度尚待增强。  相似文献   

9.
一篇"熟蛋返生孵雏鸡"的论文走红网络,引发网友的质疑.论文作者为河南郑州一所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除了有意念孵化鸡蛋的论文,她还有物体穿瓶越壁、熟绿豆返生发芽等相关"著作".她还称,能通过特异学生的意念和能量传播使熟蛋返生.据悉,该学校已被责令整改,校长已辞职.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医的国际化发展,中医术语的英译研究日益得到学术界重视,具有特殊性的中医语言包含了大量的隐喻性术语。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所收录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选取多个相近关键词,对1999—2019年间所收录的中医术语隐喻性英译研究方向的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从总体趋势、期刊收录分布、研究领域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并提出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科学界往往使用论文的"被引用量"作为衡量其质量的指标.如果论文进入"被引用量"排名前1%,就被认为是质量很高的研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近日刊文称,2019年中国作者发表的论文中有1.67%位列全球被引用量排名前1%,而美国为1.62%.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     
正传播科学文化探索人与自然《科学大观园》杂志BIBF2020中国精品期刊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科普期刊(半月刊),创刊于1981年。欢迎订阅2021年度《科学大观园》杂志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获取价值398元"365天畅读畅听"VIP电子刊特权+90天 "知网文化科普阅读季"精品科普图书,免费阅读、下载。获取方式:关注杂志公众号留言索取咨询热线 010-63581790/18911369653  相似文献   

13.
"见闻之知"最初由北宋张载提出,指通过耳目感官而获得的知识。"见闻之知"有着很强的经验论特征。从知识的起源上讲,"见闻之知"起源于经验;从知识的形成上讲,"见闻之知"是客观外物刺激耳目感官的结果,这与经验论者洛克的观点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与此同时,"见闻之知"在儒家知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先秦时期,"见闻之知"就被视为儒家知识论的重要维度之一;两宋之际,"见闻之知"被视为德性修养的必要环节;明清之时,"见闻之知"曾被视为知识的唯一形态。儒家对"见闻之知"的态度表明儒家有重视经验的认知传统,这种认知传统为儒家言说科学、接纳科学敞开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21,(13):70-71
对邓小平的知遇之恩,陈景润铭记在心,虽然他因沉迷数学而被人认为"不谙世事",但他心中自有一杆秤. 1978年1月,《人民文学》上刊登了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正是这篇文章,使一个"科学怪人"变成了大众心目中的科学英雄.关于陈景润的话题至今还不时被人提起,其知名度用家喻户晓来形容毫不为过. 1954年夏天,陈景润被分配到北京第四中学做数学教员,由于不能适应教学工作,他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调回到厦门大学.回到大学,陈景润努力开展数学研究,并获得了一些成果,其中包括《他利问题》,即推进华罗庚关于"他利问题"的成果的论文.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要想改进著名数学家的成果,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也需要有非凡的智慧.陈景润的老师李文清把这篇论文寄给了华罗庚.华罗庚看完,感到很高兴.然后他推荐陈景润参加1956年的全国数学会议宣读论文.  相似文献   

15.
这两天,"华中科技大学有位90后高颜值博导"的报道火了,当事人是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玥. 报道中提到,5年来,胡玥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21篇.报道中同时还提到,因为"青春活泼的面孔",她经常被误认成"师姐". 这一报道随后在网络上引发了争议.胡玥的一些宣传报道被逐字逐...  相似文献   

16.
继五八年第二期发表的福克院士及布洛欣采夫通讯院士关于量子力学的论文后,这期我们又把福克院土的"波尔量子力学观点批判"及奥米里扬诺夫斯基的"反对量子力学中的非决定论"发表出来. 我们这里也把海森堡很有代表性的一篇论文作为附件一同发表出来,在这篇文章里,海森堡赤裸裸地站在唯心主义立场,公开地、明白地反对唯物主义.这是一篇很好的反面教材。我们发表这篇反面教材的目的是为了使大家更清楚认识哥本哈根学派的唯心主义的实质,以便对量子力学中的唯心主义观点进行更深入的批判.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位直接关注现实生活和实践的哲学家,杜威关于技术现象的有关论述极其丰富,主要有:基于经验自然主义对作为揭露和实现"关系"的技术本质的阐述;关于科学说到底是一种技术的思想;关于"知"和"行"相统一的技术探究思想;关于技术作为社会变化的最伟大力量的思想;关于技术人文化的思想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1,(9):57-57,62
近年来,我国各地大型公共建筑大量兴建,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形体及空间视觉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结构受力合理、经济美观的大跨结构形式. 因此,课题组完成了"大跨度椭球形索承单层网壳结构设计研究与应用"课题.索承单层网壳结构是由索杆张力体系和单层网壳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杂交空间结构体系,是基于提高单层网壳的稳定性,减少对外部构件的依赖程度的一种自平衡结构体系.它综合了单层网壳受压刚度大和张拉体系受拉能力强的各自优势,使其两者性能互补,能更有效、更经济地跨越较大的跨度.椭圆形平面相对于圆形、方形等平面,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它可提高体育场馆座位使用效率和质量,视线效果好.由于其结构性能优越,造型新颖、美观,具有节约资源和良好经济性等优点,适用于体育馆、剧场、展览馆、博物馆等多类建筑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日前,科技部公布最新一批部分教育、医疗机构医学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结果,共涉21家单位机构55篇研究论文,通报处理百余人.医学领域论文造假比例居高不下,多所知名大学牵涉其中,至于造假的方式,仍以论文买卖或代写、编造研究过程、伪造篡改研究数据、伪造通讯作者邮箱、不当署名等为主.事实上,这并不是官方首度"点名通报"医学论文...  相似文献   

20.
如今"事物普遍联系原理",谁也不会存在什么疑义,而系统论"整体性、关联性"思想也重点强调联系,在这些理论之下,我们是否应该对联系的起因给予进一步的追究呢?为什么说"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本文,对联系的产生、由来,联系的"媒介"进行了揭示,认为是力的作用,促使事物间发生了联系,而联系即构成了网。这一新的认知,使笔者发现:宇宙间还存在着"力网"。这不仅揭示出联系的起因,而且又揭示了"力网"的客观存在。即:运动、变化的缘起应归结为"力"的作用。力产生联系,由此形成了"力网"。本文进而提出"宇宙网"、"人体网"、"万物俱在网"的新概念,是基于"力网"理论。力网理论可广泛应用于宇宙、自然、人体与疾病的研究。本文后面内容是应用力网理论侧重于医学的研究;从力网视角,讲述了在疾病病因上的新发现以及提出的新理论,如:栓塞与占位理论、挤压理论、人体形变理论、人体内部物质也飘移学说。这些理论、学说均经过了临床的反复印证。但由于篇幅所限,本文讲述的只是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