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科学家早就知道人体是各种微生物的"家园",但直到十多年前,他们才意识到人体微生物群有多么庞大和复杂。在人体微生物群的研究中,肠道细菌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热点。肠道菌群在人体营养代谢、免疫调节等多个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量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和肥胖之间存在极强的关联。最初,美国科学家戈登注意到肥胖的人和苗条的人肠道的菌群有较大差异,肥胖者的  相似文献   

2.
曾经有一部美同科幻片名为《惊异大奇航》。在这部影片中,科学家把变小的人和飞船注射进人体,让这些缩小的参观者直接观看到人体各个器官的组织和运行情况。如果真的有小人能够进入我们的身体,倒是可以帮助我们看病。最近,美国科学家就研制出一种可以进入人体的纳米机器人,有望用于维护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在汶川大地震的搜救现场可以看到搜救犬的身影.搜救犬寻人是用鼻子闻人味.人体的气味是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它和人代谢出的物质有关.这些物质中含有多少化学成分呢?经用现代科学技术检测人体气味,结果表明体味中所含的物质多达700余种.  相似文献   

4.
冰河 《科学之友》2001,(11):32-32
人体能,即人体散发的能量,主要表现为热能和机械能。生命过程中,人体能随时作用于周围环境,如运动时大量发热,行走时体重压击路面等等。这些能量至少有1/3被白白浪费掉。有关专家测算:一个人昼夜浪费掉的人体能,如全部转化为热,可以把相当于他体重的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感觉另一个人的活力所在,除了第一印象外,还有就是心灵的感应,即第六感观的认知所起的作用。人体的外表存在着一层肉眼看不见的气场,它是由人体本身产生的能量气息经不断地流动所形成的。人的气息是构成这一气场的支架,人体制造的臭氧和其他活性较高的氧化剂,是气场的真实内容,而人的健康活力,则是被人感知的气场亮点。人的气息是生命的支点,没有了气息,也就不存在气场。人体所制造的臭氧和其他活性较高的氧化剂,是由保护人体免受细菌和真菌侵扰的气场组成,它的产生得益于一种被称作单线状态氧的启动物质。这种物质存在于人体的免疫细…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感觉另一个人的活力所在,除了第一印象,还有就是心灵的感应,即第六感观的认知所起的作用。人体的外表存在着一层肉眼看不见的气场,它由人体本身产生的能量气息经不断地流动所形成。人的气息是构成这一气场的支架,人体制造的臭氧和其他活性较高的氧化剂,是气场的真实内容,而人的健康活力,则是被人感知的气场亮点。人的气息是生命的支点,没有了气息,也就不存在气场。人体所制造的臭氧和其他活性较高的  相似文献   

7.
人体能,即人体散发的能量,主要表现为热能和机械能. 生命过程中,人体能随时作用于周围环境,如运动时大量发热,行走时体重压击路面等等.这些能量至少有三分之一被白白浪费掉.有关专家测算:一个人昼夜浪费掉的人体能,如全部转化为热,可以把相当于他体重的水,由零摄氏度加热到五十摄氏度.而全世界六十多亿人每年浪费掉的人体能加起来,则相当于十座核电站生产的电力.  相似文献   

8.
编后记     
我们探索大自然,要研究人,研究人与环境,人与宇宙。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人天观、人体科学与人体学》,论述了怎样认识人与宇宙形成的超级巨系统,认为人天现有三部份:宇观人天观、宏观人天观、微观人天观,指出了人体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着重论述了人天观、人体学与人体科学的关系,对于人体科学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开拓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赞美脂肪     
脂肪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作为人体勤勉的守护者,脂肪精于未雨绸缪,一贯细心地、有节制地使用人体宝贵的能源储备。脂肪能够影响人的行为,支持人的生育活动,参与抵抗微生物对人体的入侵。脂肪柔软而温润,密密地包绕着人体,护卫着人的内部器官,调适着人的步伐,保护着人免受外部世界的侵害。不幸的是,尽管脂肪无声地为人们做着所有这一切,却因其是脂肪而深受人们鄙视。可伶的脂肪 脂肪是当今世界上最爱憎厌的人体组织。为了将脂肪逐出人体,人们毫不吝惜金钱。脂肪被描绘成一个呆在腹部和臀部的蠢蠢欲动的怪物,总是贪婪地摄取着…  相似文献   

10.
(续上期 )全球已有 60 0 0万人感染HIV ,其中2 4 0 0万人已死亡。预计到 2 0 2 0年 ,将有 2亿人感染HIV在遏阻艾滋病肆虐的征战中 ,华裔科学家何大一仍然魅力四射。继发明鸡尾酒疗法后 ,2 0 0 2年 9月他又发现 ,人体中有一种可以阻止艾滋病在人体细胞内复制的因子 ,称为阿尔法防御素 1、 2、 3 (α -De fensins1 -2 -3 ) ,是由人体免疫细胞自己产生的蛋白质。由于它们的存在 ,有的人感染上HIV2 0年之久也不会发病 ,因而是人体中一种天然的抗御艾滋病的免疫力。另一名研究艾滋病的权威———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罗伯…  相似文献   

11.
人生病时,身体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人体内部原本祥和、有序的小肠,一时间成了你争我夺的战场。阿力是中性粒细胞,负责接近、吞噬入侵人体的病菌,也是白细胞三人小分队的"带头大哥",队员淑琳是树突状细胞,负责针对入侵者的情报分析,巨仔则是巨噬细胞,负责吞噬致病菌,是人体的清道夫。三人小分队各司其职,是人体健康的忠诚卫士。幽龙、莲丝夫人和葛兰大王则是病菌三人组,他们在人体兴风作浪、为非作歹,是病痛的始作俑者。  相似文献   

12.
黄明 《科学通报》1985,30(19):1600-1600
90%的人体恶性肿瘤由上皮细胞恶变所致。因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轻易外推到人,人体本身又无法直接用于癌变实验,故迫切需要建立超人体上皮细胞体外恶性转化系统。迄今在这一领域中尚未见一篇令人信服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人体克隆技术的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乃根 《科学》2005,57(3):33-35
"克隆人"是个容易引起歧义的用语.笼统地说"克隆人",可能使人混淆两种不同的"人的克隆",即完整人体的克隆和部分人体的克隆.在生殖性克隆的情况下,"人"是指一个完整的人体,即通过生殖性克隆所产生的人类个体--克隆婴儿.在治疗性克隆的情况下,"人"是指部分的人体,即人体的某一器官或组织,用于治疗疾病.为避免歧义起见,谈论人的治疗性克隆时不宜使用"克隆人"这一词语.  相似文献   

14.
蛋白质是六大营养素之一,是建造人体的重要原料,在组成人体的物质中,蛋白质大约占18%,除去水分以外,按人身体的干重计算,蛋白质大约占了一半。人体的骨骼、肌肉、皮肤、内脏等各个器官的组成,都少不了蛋白质。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迅速的时期,身高、体重都不断地在增加。为什么人的身体在青春期能迅速发育和增长呢?主要原因就是青春期人体的细胞不断增多。我们知道,人刚出生时,体重一般只有3000克左右,至多也不过是4000多克,全身的细胞总数大约只有100多亿个。但是到了青春期,特别是到了青春后期,一般男性的体重可达60公斤左右,女性的体…  相似文献   

15.
一、磁与人的健康人类自发现地球周围有一个巨大的磁场以后,又发现人体也有磁场,这就是人体的组织细胞在生理活动过程中,经不同的反应后(如生物反应、化学反应、物理反应等),会使人产生各种生物电,从而发出强弱不同的电磁波。另一方面,人的生存离不  相似文献   

16.
江于 《自然与人》2014,(6):38-40
人刚死的时候,99%的细胞还是有生命的。现代医学只是没有办法让细胞重新启动,于是才出现了人体冷冻学,把刚"死亡"的人马上冷冻起来,以便医学发达时让他们复活。人体冷冻或人体冷藏技术,是一种试验中的医疗科学技术,即把人体或动物在极低的温度下冷藏保存,梦想在未来能够借助于先进的医疗科技使他们解冻后复活及治疗。下面介绍俄罗斯和美国两国专家有关人体冷冻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人体的“警卫兵”——免疫系统 人体免疫系统是人最重要的保卫系统。因为有了它,人体才能抵御病原菌的侵犯。它具有高度的辨识能力,通常能精确识别自身和异己物质,使机体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保障人体自愈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人的一生中,少有未曾患过感冒的。一旦感冒病毒猖獗时,身体健壮的人也会“在劫难逃”,老幼体弱者更会因感冒而虚弱一阵子。 轻与重的感冒症状,都不是病毒直接作用人体的结果,而是人体免疫“武器”和病毒在抗争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每一次感冒,人体都会动员免疫系统发动一场歼灭战,同时打击一些正在发生异常增生的细胞,但并非每次均可战无不胜。就常见的流感病毒来说,由于它具有遗传基因重新组合的能力,所以它常常可以轻易  相似文献   

19.
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人体在新阵代谢的过程中,随着饮水和食物的摄入,水中的各种元素能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各个部分,当水中含有致病、致癌等有害物质时,这些物质就可以通过食用的受污染食物(粮食、蔬菜、鱼肉等)和饮水,进入人体。据统计,饮用受污染水的人,患肝癌和胃癌等癌症的发病率要比饮用清洁水的人高出61.5%左右。水的富营养化正常情况下,氧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溶解氧不仅是水生生物生存的条件,而且氧还能参加水中的各种氧化还原反应,促进污染物转达化降解,是天然水体具有自净能力的重要原因。如果含有大量氮、磷、钾的生…  相似文献   

20.
手机的普及给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手机间传递信息的使者——电磁波却对人体具有不小的杀伤力。早在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电磁辐射对人体有5大影响:1.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2.会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