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目的评价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乳腺癌行保留乳房的肿瘤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则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随访1~61月,中位随访24月,保乳组中1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65);死亡2例,死亡率3.07%(2/54).结论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综合疗法,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生存率尚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乳腺癌行保留乳房的肿瘤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则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随访1~61月,中位随访24月,保乳组中1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65);死亡2例,死亡率3.07%(2/54).结论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综合疗法,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生存率尚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42例Ⅰ -Ⅱ期原发性乳腺癌 ,施行了局部扩大切除并腋窝淋巴结清扫 ,重视术后早期化疗 ,有效地预防复发和转移。结果 :术后半年随访 ,患者本人对保留乳房的满意率为100 % ,十分满意者91 %。经2~50mo随访 ,平均16mo ,仅1例患侧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结论 :Ⅰ—Ⅱ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 ,近期疗效满意 ,远期效果有待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
杨毅 《海峡科学》2007,(8):27-28
目的:探讨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大型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11例应用带蒂胸大肌肌皮瓣一期修复口腔颌面部大型组织缺损,其中舌癌5例,牙龈癌2例,口底癌2例,颊部肉瘤1例,口咽癌1例,肌皮瓣面积为5cm×6cm~8cm×9cm.结果:10例胸大肌皮瓣全部成活,1例部分皮瓣坏死,11例均获得满意的外观,10例功能良好.结论:带蒂胸大肌肌皮瓣能满足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缺损的修复,而且安全、可靠、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5.
观察早期乳腺癌行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次时间选取2018年1-12月内,对象选取早期乳腺癌患者60例,均根据入院顺序分组,2组各30例。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控制组,采用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实验组。比较两个组别手术指标、疗效、并发症情况以及生活质量。两个组别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等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明显差异。两个组别总优良率(实验组93.33%VS控制组70.0%)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明显差异。两个组别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6.67%VS控制组20.0%)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明显差异。两个组别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明显差异。针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即具有美观度好、并发症少、创伤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进行甲状腺手术时,按照整形外科的基本原则(无菌、无创(微创)设计手术步骤,牵开解剖间隙显露病灶,不损伤功能组织,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的恢复形态和功能.方法 手术采用针刺穴位注药配合局部浸润麻醉,胸骨柄切迹上2.5cm横切口两端达胸锁乳突肌外缘,上下分离颈阔肌肌皮瓣范围5~6cm间隙分离胸锁乳突肌外缘,纵行切开颈白线,牵开甲状腺前肌肉,显露甲状腺.术毕创腔行多孔细硅胶管引流,整形美容的方法缝合切口.结果 :本组病例术中出血10-20ml,术野清晰,显露良好,无术后大出血,无颈前肌肉萎缩及皮肤粘连,术后一年,颈部形态良好.结论 :大范围分离颈阔肌肌皮瓣.不切断甲状腺前肌群,用整形美容方法缝合切口,术后无粘连及肌肉萎缩.牵开肌间隙,不损伤功能组织,可以有良好的显露.  相似文献   

7.
目的:解剖腹壁下动脉全长,观察其走行及与腹直肌的位置关系,并利用超声检查了解腹壁下动脉的相关解剖学参数,探讨超声学检查在临床乳房再造中的辅助意义,为开展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提供基础资料.方法:5例经体积分数为10%甲醛溶液固定的中国成年女性尸体标本,自腹壁下动脉起点处灌注医用红色乳胶后解剖其全长,观察并记录动脉走行、分支及供应范围;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健康成年女性腹壁下动脉,观察其分支数目,测量起始处外径及血流参数,并对以上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尸体标本中腹壁下动脉主干平均全长(8.28±0.27)cm,自髂外动脉起点处外径均值(2.35±0.14)mm,该处距腹股沟深环均值(1.13±0.22)cm,浅环均值(3.75±0.41)cm,供应组织面积为均值(153.40±23.25)cm2;沿途发出数目不等的穿支(7-18),平均(12.3±2.83)支,腹壁下动脉皮下穿支外径为均值(1.56±0.12)mm.结论:腹壁下动脉管径及分支数目较为恒定,血流丰富,其超声检查简便、无创,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信息,临床应用腹直肌肌皮瓣或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乳房再造是安全可行的,需注意术中仔细操作.  相似文献   

8.
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全程采用高频电刀的临床效果。选取兰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6例乳腺癌患者,纳入时间为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患者均行乳腺癌根治术,其中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手术刀,试验组28例全程采用高频电刀,评定术后效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不大(P0.05)。试验组淋巴结清扫时间、手术时间、置管时间短;术中出血量、VAS评分低;且术后皮下积液、皮缘坏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根治术全程应用高频电刀效果突出,能缩短手术时间、缓解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运用数字化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方法 应用钛网片行颅骨修补术22例,根据其缺损的具体形态,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像技术,制作个体化钛网修补材料,施行颅骨缺损修补.结果 数字化塑形人工颅骨修补,手术时间短,省时省力,外形满意率高.结论 数字化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塑形效果好,手术操作过程简捷,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与腹股沟疝分型相关的形态学新见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确定腹股沟疝分型的基础上对人体腹股沟区外科的局部解剖进行研究,从而指导临床医师实施合理的疝修补手术并提高其疗效.方法:对20例成年男性尸体标本的40侧腹股沟区进行了局部解剖研究;并对2002年9月至2007年12月施行的140例成年男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术中腹股沟区解剖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所选病例的年龄范围为25~91岁,平均年龄为64.7岁.结果:腹股沟区有三个重要的解剖结构即腹横筋膜、髂耻束、耻骨肌孔与腹股沟疝分型有密切关系.结论:术中注意腹横筋膜、髂耻柬、耻骨肌孔的局部解剖关系,合理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在现代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实施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