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太阳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大多数人一般想到的是太阳活动。其实,太阳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有两类:一类是太阳活动变化的影响;另一类是太阳辐射的影响,也就是即使太阳活动没有变化,由于地球各种运动引起地球接受太阳辐射的不同而造成的影响。太阳活动周期与气候变化由太阳黑子数显示的太阳活动周期,主要有11年、22年周期和准200年周期等。对太阳活动的11年周期从1755年起开始编号(即以1755年开始的太阳活动11年周期作为第1周,称单数周;接下来的太阳活动11年周期编为第2周,称双数周,其后依次编号),目前已编到第…  相似文献   

2.
地球上气候、气象、水文等变化给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人类关于太阳活动知识的积累是人们在历史上开始关注太阳活动的两个重要原因。随着人类生产活动、国防和生活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类活动与太阳活动的关系越趋紧密,人类活动受太阳活动的制约就越严重。人们通过实践逐步了解到太阳活动对人类生存环境有巨大的,甚至控制性的作用,从而对太阳活动的水平和性质的关心日益增长。在现代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中,太阳活动和地球环境的监测与研究尤为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
对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级别、不同日面位置及不同时间的耀斑与婴儿出生率变化关系的分析,显示出不同耀斑对人体影响的不同。各级Hα耀斑、质子耀斑的当日效应都很明显,这反映了人体对耀斑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的敏感性,耀斑耀发后的第2-5d还有一个出生率高峰,能量越大的耀斑,这个峰出现得越早,这与低能离子云到达地球的时间相符。太阳活动低谷年爆发的1b,1n级Hα耀斑和C级X射线耀斑等低能量耀斑地人体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4.
根据1957—2012年的地磁指数Ap、Dst、AE和太阳活动参数(太阳黑子相对数R与太阳射电流量F10.7)数据,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地磁活动与太阳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Ap、Dst、AE指数和太阳活动参数均存在准11 a和准22 a的周期特征.Ap和AE峰值滞后于太阳参数峰值1~2 a;而Dst指数与太阳参数存在近似负相关的关系,但从第21太阳周起逐渐延迟于太阳参数,表明地磁活动受太阳活动影响的滞后性.此外,地磁指数峰值从第20太阳周开始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反映了地磁活动对太阳活动的响应减弱.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地磁北极为中心,分析了1953—1959年中,太阳活动高值年(1957—1959)和低值年(1953—1955)北半球700毫巴等压面平均高度的变化情况。主要结果为: 1.在高纬区(磁纬80°—70°)太阳活动强盛时期700毫巴等压面平均高度大于这七年的平均高度,而太阳活动弱的时期,则700毫巴等压面平均高度小于七年平均值。在磁纬60°—40°,则太阳活动强的时期700毫巴等压面平均高度小于太阳活动弱的时期的平均高度。2.在极光带附近(磁纬70°附近)太阳活动对气压场的影响比较明显。3.找出了太阳活动第十九周内,太阳活动对北半球影响较明显的地区:北极地区,阿拉斯加地区,西伯利亚北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地区。  相似文献   

6.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很大影响.末文论述了太阳活动,特别是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及对地球的旱、涝、风灾与气候急剧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太阳活动强紫外线、X射线等短波射线强,对高层大气的影响强,对对流层大气影响不大,对天气和气候的作用微小;而太阳活动强时可见光、红外光等长波辐射减弱,对地球热辐射减少,使大气环流减慢。反之太阳活动弱时,使大气环流加快,两者从而使洋流发生改变,大气环流和洋流的改变,对短期天气影响不立即显现,而对于气候则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8.
《科学世界》2010,(1):38-43
太阳发出的光芒持续不停地照射着地球。如今,太阳有些奇特,在太阳表面本来总可以看到的那些像污点样子的“黑子”全都消失不见,这意味着太阳活动十分微弱。这是怎么回事?本文就来说明太阳活动的特点和机制,并介绍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石河子科技》2012,(1):69-69
新一轮强太阳风暴将于8日前后抵达地球,这次风暴可能影响地球全球定位、通讯和供电系统。一些专家说,这次太阳风暴是11年太阳活动周期的一部分。太阳活动预计将在明年达到周期峰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小波技术以沈阳昭陵古油松为样本建立的古油松年轮宽度年表与太阳黑于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沈阳的古油松生长与太阳活动的关系。油松在5~8年、10-12年和20-30年周期段对太阳活动表现出积极的响应,呈现5.8、11.5和27.2年的强周期震荡,响应信号在太阳活动的主周期11.1年左右表现最强。太阳黑子活动对油松年轮宽度年表总的影响是负效应,是多种抑、促效应的复合。  相似文献   

11.
占腊生  郭立  赵海娟 《江西科学》2005,23(4):491-495
运用了二个太阳活动指数,即太阳黑子群数和黑子面积来分析第23周太阳活动的不对称性,文中引进了一个新概念“累计的不对称性”来描述太阳活动的不对称性分布,进一步通过计算两个半球上太阳活动指数的实际概率说明了太阳活动的不对称性。结果显示:(1)在第23周开始的前6年左右,太阳活动存在微弱的不对称性;(2)不同太阳活动现象或指数的不对称性,并不发生在同一活动周的同一时期。  相似文献   

12.
Hα耀斑爆发与婴儿出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1年的Hα耀斑与婴儿出生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耀斑对婴儿出生有明显的影响,太阳活动平稳年白日爆发的耀斑的当是爆发后的第3-5日,出生率明显增加,而太阳活动高峰年耀斑对出生率的影响却没有表现出来,该文对这个结果的物理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太阳活动及大气环流对贵州夏旱的影响,特别是对太阳11年周期活动和西太平洋副高与夏旱的关系作了重点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太阳11年周期活动的高峰年,夏季降水量偏多,太阳活动高峰年的次年,夏季降水量偏少 2.太阳11年周期活动的高峰年,出现夏旱的机率最小;而太阳活动高峰年的次年,夏季出现大旱的频率最大。 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在七月上中旬之后较长时间地稳定在北纬25°以北,这是  相似文献   

14.
太阳黑子活动对近地空间的电磁辐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活动特别是黑子、耀斑的爆发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和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影响和破坏近地空间环境,给空间技术造成重大影响,危害人造卫星的正常运行,X射线爆发会导致地球电离层受到突然骚扰,因而使短波通信衰减,甚至中断.统计和研究结果还表明,地球上的自然灾害、交通事故、人类的健康和某些流行疾病也受太阳活动的影响.根据美国的交通事故数据与太阳黑子数目的变化周期作对比,对其中的关系作了讨论,最后提出关于太阳黑子对交通事故影响的结论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正太阳活动与地球表面温度变化的周期性和相关性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赵新华与冯学尚基于太阳黑子历史数据、太阳总辐照(TSI)重构数据和实测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数据(全球、陆地、海洋),利用小波分析和交叉相关分析等方法,考察了太阳活动和地表温度变化在数百年时间尺度上的周期性及相关性。主要结果有:(1)在所考察的时间范围内,太阳活动(包括黑子和太阳总辐照)存在4个置信度高于95%  相似文献   

16.
目前研究认为,由于电场的传播非常快,日地间的电耦合可能是太阳变化影响短期天气的一个最有希望的触发机理。大量的观测结果与统计分析已经证实太阳活动可以影响大气电场。近年来一些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影响雷暴电活动的统计置信水平很高。而云中电状态的变化可以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与降水。受太阳调制而变化了的云中电状态可以直接影响云中的动力学发展,还仅限于初步的理论分析。对雨及雨形状的形成机制的研究尚无新的观点理论。为此,笔者作了如下的模拟实验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太阳活动-副高-旱涝"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太阳活动与旱涝关系的研究简况,综述太阳活动与北半球副热带高压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我国的长期与超长期水文气象预报。  相似文献   

18.
该文对传统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全球气候是由多因素共同决定的。一方面我们通过对距今420000年的气温序列的研究发现地球历史气温具有准周期性。另一方面,对近150年气温序列进行分析并与温室气体、太阳活动的序列进行对比。发现二氧化碳浓度呈严格上升趋势,不具有波动性,因而无法描述气温变化。而太阳活动的11年滑动平均与气温变化较为吻合,且11年符合太阳活动的周期。因而得出结论,太阳活动在气温变化中占据主导地位。最后构建数学模型以对所得结论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9.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重要外在特征,且与诸多太阳活动指标有良好的相关性.黑子数据在太阳活动、空间环境、日地关系及地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国际太阳黑子相对数是各类黑子数据中观测时间最长的时间序列,在诸多研究中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5年,国际太阳黑子相对数经过校订,公布了新版本.新、旧版本的数据存在诸多差别,而这些差别可能会对使用该数据开展的研究以及研究方法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对新、旧版本数据进行对比,简述了二者间的差别,并说明原因,且以已有研究为例,具体讨论了数据更替对研究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IGS提供的太阳活动第23-24周期间200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的GPS TEC数据,分析了东南亚地区经度110°E区域在不同的太阳活动情况下白天电离层赤道异常(EIA)各参数的南-北不对称性变化,以及不对称性随太阳活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太阳活动的强弱与赤道异常双峰强度和双峰差异大小的关系明显,赤道异常双峰在驼峰强度、纬度位置和出现的时间等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且有比较明显的南-北不对称性。在太阳活动高时,EIA双峰强度差异明显比太阳活动低时要大,各季节的峰值强度均值表现为北驼峰比南驼峰强,6-8月份北驼峰峰值出现的时间平均比南驼峰出现时间晚约1 h。在太阳活动低时,夏季和秋季节时北驼峰比南驼峰强,秋冬季节南驼峰比北驼峰强,且冬季北驼峰出现的时间要比南驼峰早约1 h,在5-9月份期间北驼峰出现的时间要比南驼峰晚约2 h。随着太阳活动的逐渐升高,冬至期间不对称性指数Ia均值增大的趋势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