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孔隙率分布对陶瓷过滤元件过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和增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中陶瓷过滤元件之间的粉尘架桥现象,依据陶瓷过滤元件过滤流动的基本模型和理论,提出变孔隙率陶瓷过滤元件的新概念,推导出为消除或减小粉尘架桥现象的孔隙率沿轴向的分布函数.结果表明:为了避免或减小陶瓷过滤元件之间的粉尘架桥现象采用变孔隙率陶瓷过滤元件是可行的;所用陶瓷过滤元件的孔隙率沿轴向分布的函数表达式为幂指数形式,并且孔隙率沿轴向是逐渐增大的;当陶瓷过滤元件管内处于层流或紊流流态时,因管道摩擦系数不同孔隙分布函数的表达式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江汉盆地江陵凹陷花园油田为例,提出了一种建立河道砂岩储层随机预测模型的方法。主要依据砂岩粒度、厚度、沉积水流方向、沉积相分析等资料,在垂直水流方向剖面上分四个步骤进行:①恢复钻井中砂岩的原始沉积厚度,统计砂岩井孔—线分布密度和砂体宽/厚比例,计算钻井控制下的砂体剖面面积及二维分布密度;②分析剖面上的砂体连通性;③按照砂岩—维分布密度与砂体二维分布密度在一定井冈密度下相等的假设,计算出尚未钻探的不同厚度级别的砂体面积、数量及分布密度,并按照统计出的一系列原则,随机地内插于剖面中去;④经多条剖面建模结果的组合得到分单层的平面砂岩随机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
采用传统的公式法和介质饱和法对颗粒物监测仪采样滤膜进行测试,并提出利用Matlab编程的数字图像处理(DIP)方法,对采样滤膜的SEM显微图像进行图像二维孔隙率的计算,同时对孔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实验和图像处理所得的孔径分布情况表现出客观一致性,结果表明DIP方法对滤膜的孔径分布分析有一定的可信度,可以作为一种对滤膜的制备工艺设计与产品性能检测的分析方法,并进行应用研究。另外,由于二维图像的限制,图像统计获取的孔隙率数值要小于计算法与实验数据,需要寻找转换二维孔隙率与三维真实孔隙率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设计具有合理结构的软接触结晶器,研究了开缝数、开缝宽度、感应线圈与结晶器相对高度等对磁场的影响,考察了在不同条件下软接触结晶器内磁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增加开缝数不但能提高结晶器的透磁性,而且能使轴向磁场沿圆周方向分布更加均匀;开缝宽度对开缝处轴向磁场影响较大,而对其他位置的影响不明显;轴线上轴向磁场强度的最大值位置和最大值分别随感应线圈上升分别上移和增大。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圆柱形筒子沿轴向的卷统密度分布,探讨影响轴向卷绕密度分布的因素.实验采用了光电检测的方法,从而得到了较为精确的实验结果,为理论分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摘 要 土体孔隙结构是其重要物理力学指标,对研究土体变形、破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室内试验(SEM、CT技术)及数值模拟(ArcGIS)对滨海软土的孔隙结构、孔径大小及分布进行研究,就土体在分级荷载下的二、三维孔隙结构进行探讨。将基于CT试验的ArcGIS三维孔隙率、PCAS统计的SEM二维孔隙率、利用SEM二维图像计算的三维孔隙率、压汞试验实测孔隙率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测定孔隙率的精确度。同时对SEM图像进行测量和分析,统计不同孔径的孔隙数量随荷载的变化规律,从而分析软土的固结机理和微宏观力学性质。研究表明:随竖向荷载增大,土体大孔隙逐渐被压缩,孔隙平均直径逐渐减小,总孔隙体积减小,结构单元之间变得紧密,表观孔隙率减小。土体的轴向、径向和体积的收缩变形是由于孔隙的压缩以及颗粒的变形引起的,同时孔隙的分形维数受孔隙的压缩和颗粒的影响较大,周长-面积法求取孔隙的分形维数受阈值选取影响,但体积-面积法不受阈值选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土体孔隙结构是其重要物理力学指标,对研究土体变形、破坏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试验(SEM、CT技术)及数值模拟(Arc GIS)对滨海软土的孔隙结构、孔径大小及分布进行研究,就土体在分级荷载下的二、三维孔隙结构进行探讨。将基于CT试验的Arc GIS三维孔隙率、PCAS统计的SEM二维孔隙率、利用SEM二维图像计算的三维孔隙率、压汞试验实测孔隙率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测定孔隙率的精确度。同时对SEM图像进行测量和分析,统计不同孔径的孔隙数量随荷载的变化规律,从而分析软土的固结机理和微宏观力学性质。研究表明:随竖向荷载增大,土体大孔隙逐渐被压缩,孔隙平均直径逐渐减小,总孔隙体积减小,结构单元之间变得紧密,表观孔隙率减小。土体的轴向、径向和体积的收缩变形是由于孔隙的压缩以及颗粒的变形引起的,同时孔隙的分形维数受孔隙的压缩和颗粒的影响较大,周长-面积法求取孔隙的分形维数受阈值选取影响,但体积-面积法不受阈值选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分辨率pH图象传感器及其对溶液二维pH值分布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EIS结构为基础,研究高分辨率光扫描型二维pH图象传感器及其敏感膜一溶液界面势与pH值的关系.重点研究了传感器芯片结构、制作工艺以及测量系统与测试条件对传感器输出光电压的影响;并在优化的测试条件下,对溶液二维pH值进行了分布测量,给出传感器对pH值的瞬态响应及pH值二维分布的灰度图。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重构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GDL)微观结构的新方法,用于研究纤维面内取向分布对GDL传输性能的影响。利用XCT扫描获取GDL二维切片图进行阈值分割得到GDL三维模型,通过纤维追踪技术区分纤维与粘接剂,得出纤维面内取向概率分布、纤维骨架局部孔隙率、纤维与粘接剂组分比例等信息作为控制因素,重构更加准确的GDL纤维骨架,并通过形态学处理添加粘接剂得到GDL孔尺度模型。对1 000 μm×1 000 μm×200 μm的GDL计算域进行性能模拟计算,分析不同纤维取向分布对GDL的气体传输、热电传导性能的影响。由于碳纸在制造中大部分纤维顺着造纸机运行方向(纵向)排列,不同排列方式严重影响GDL在纵向、横向和穿面方向(TP方向)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纵向分布集中程度提高,气体传输与热电传导性能在纵向提高,但在横向降低;对于TP方向,本研究中的纤维集中于纵向的一致性系数为0.029的取向分布时,GDL模型性能较优;电导率及热导率对纤维取向分布比气体扩散率更敏感。  相似文献   

10.
自带计量标准器的二维位移工作台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提出以平面正交衍射光栅作为二维位移工作台计量标准器的方法,随工作台的移动,光栅能同时检测一个平面上两个方向的位移.阐述了正交衍射光栅作为位置检测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光路布置方法。二次衍射光线的两两迭加,形成两组干涉条纹信号,且这两组干涉条纹信号的相移与光栅两个正交方向的位移呈正比,通过光电转换和计数细分处理电路得到条纹信号的相移;检测光路布置在工作台下方,通过几组直角棱镜使干涉条纹信号进入光电探测器.实验分析了工作台的测量精度,有效分辨率提高到10nm.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高炉采用氧煤枪富氧喷吹煤粉时氧气与煤粉的混合特性,在直吹管内,氧浓度和煤粉浓度在横截面上类似高斯分布;沿轴线按指数规律衰减;并可分别形成局部富氧区域和煤粉富集区域,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区域可以基本匹配,但难以严格地重合,改变氧煤枪结构可以改变局部富氧区域和煤粉富集区域的大小和匹配状况;调节氧煤枪位可以按工艺要求改变它们在直吹管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松质骨结构特征和力学行为的实验观察 ,引入基于混合物理论的现代两相多孔介质弹性模型和动电效应模型来描述松质骨固体骨质变形、孔间骨髓流动以及骨内流动电位间的耦合效应 .采用 Laplace变换技术得到了松质骨围限压缩下流动电位分布的解析结果 .结果表明 ,由于在外界作用下松质骨骨小梁结构产生变形 ,引起孔间骨髓流动 ,从而使带电粒子在孔隙间运动 ,引起流动电位 .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矿井乏风逆流氧化装置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数值模拟研究了逆流氧化床温度分布和工作特性.结果显示:逆流氧化床内固体蜂窝陶瓷的蓄热和释热效应,使得含甲烷气体成分极低的模拟矿井乏风在其内能够自维持逆流高温氧化.数值模拟中逆流氧化床轴向中心线上M形温度分布特点与实验结果一致.逆流氧化床轴向中心线上温度分布、出口温度值、化学反应速率分布、气固两相间单位容积换热量分布主要受往复半周期、混合气体中甲烷气体质量分数和混合气体质量流量等参数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RFC分解炉内的气固流动、阻力特性以及炉内物料停留时间分布等,研究表明炉内大部分区域气体流动表现出明显的旋流流动特点,炉内湍流强度分布比较均匀,并沿轴向流动方向逐步增强。RFC分解炉的料气停留时间比值约为3.7,如果考虑炉出口与C5进口之间的垂直连接管道,则物料依次通过分解炉系统的平均停留总时间约为13.3s。RFC分解炉的3次风旋流流动的阻力系数为74,窑气喷腾流动的阻力系数为13。研究结果与工厂实际生产情况完全符合,为改进分解炉的设计和优化工厂的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松质骨粘弹性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基于连续介质力学框架基础之上的现代两相多孔介质模型来描述松质骨的力学行为,对松质骨在给定恒应力和变形下的蠕变和应力松驰等与时间相关的是性行为进行了研究,彩和Laplace变换技术,得到了松质骨蠕变和应力松驰的解析结果,研究表明,由于松质骨中流体组分的扩散和流动,松质骨呈现着一种强烈的表观粘弹性行为以能量耗散性质。  相似文献   

16.
软土路基微结构扫描电镜图像的分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分形模型的构造方法,提出了用于描述软土孔隙变化的孔隙度分维、孔隙分布分维和孔隙边缘形状分维,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某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固为例,用分形维数对土体扫描电镜(SEM)图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加固后3种分形维数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表明加固后孔隙的分布面积减小,结构单元体之间排列紧密,孔隙尺寸分布趋于均匀,孔隙边缘形状变得规整光滑。结果表明,软土中孔隙分布及形状具有分形特征,不同的分形维数,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土体的加固效果及力学特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针对川东南地区嘉陵江组储层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勘探难度较大的特点,以嘉陵江组一段为例,在地层对比、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储层物性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波阻抗反演工作,并结合储层的地质特征和地球物理响应特〖JP〗征确定波阻抗反演结果解释方案,进行储层解释,预测有利储层的平面展布特征。依据储层地质特征研究成果,优选相关地震属性,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地震属性与储层孔隙度的关系,预测储层孔隙度平面展布。最后综合地质、储层预测、孔隙度预测的结果提出有利勘探目标区。结果表明,该套方法比较适合对研究区的地质解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To observe the Te inclusions distribution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CdZnTe ingots,batches of as-grown detector-grade CdZnTe crystals grown by vertical Bridgman method,were investigated using IR transmission imaging.However,there is not a rigorous regularity for the micron-scale Te inclusions distribution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CdZnTe ingots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The size and distribution variations of Te inclusions are attributed to the growth velocity, furna...  相似文献   

19.
设计制作了3跨单箱单室变截面波纹钢腹板连续刚构桥试验模型,结合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对变截面波纹钢腹板连续刚构桥的"拟平截面假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波纹钢腹板箱梁受弯矩作用时,波纹腹板的轴向抗力可以忽略不计,弯矩基本都由顶底板共同承担;试验梁中跨3/8、1/4截面沿梁高度纵向应变分布趋势与中跨1/2截面基本一致;中跨支座截面沿梁高度纵向应变方向与中跨1/2、3/8、1/4截面相反,且顶底板应变基本相同;中跨1/2截面和中跨支座截面应变分布满足"拟平截面假定",中跨3/8、1/4截面不符合该假定,但从中跨1/4截面到1/2截面的应变分布趋于吻合该假定.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中孔结构的分形维数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建立了分形模型来模拟水泥浆体的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孔体积分形维数D和孔隙率P、孔径分布的关系式;根据所得公式预测混凝土的孔体积分形维数D在0到3之间,并且D值随孔隙率减小和孔径分布范围变宽而增大.同时运用压汞法(M IP)测定普通硅酸盐混凝土的孔结构,进行孔体积分形维数计算,发现孔体积分形维数与强度之间有比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