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滞后、非诉审查方式不完备等问题制约着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司法审查。构建和完善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听证审查制度对保障相对人权益,解决行政纠纷具有重要意义,应逐步确立和健全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听证原则、听证范围和听证程序。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现行以法院强制执行为主行政主体自主强制为辅的非诉行政执行制度,其立法本身存在诸多缺陷,在实践中也出现许多问题。本文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非诉行政执行在理论和实务中存在性质争议、申请主体、执行主体和执行和解等问题和争议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对非诉行政执行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左菲 《当代地方科技》2011,(5):45-45,52
非诉行政案件执行裁定(简称非诉行政裁定),即法院作出的准许或者不准许执行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裁定,直接影响行政机关和当事人的权益。对违法或不当的裁定,行政机关和当事人有异议的,应当通过何种法律途径获得救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若干解释》)没有明确对执行裁定应当如何进行救济,但不能认为对非诉行政裁定救济无法律依据,或认为没有救济的途径。本文将试探性的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就何时法院才能立案受理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问题,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也各有不同的做法,受理的时间也各不相同。笔者从事立案工作多年,现就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受理时间问题谈一谈个人的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闫巍 《科技信息》2009,(33):I0388-I0389
行政指导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行政指导缺乏实体法和程序法约束等原因,在实践中出现了大量侵害相对人权益的不当行政指导行为,构建保障相对人权益的法律体系已成当务之急。因此本文探讨通过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信访等制度,构建一个保障行政指导相对人权益的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6.
李永红 《山西科技》2010,25(5):31-32,37
随着行政审判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行政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非诉行政行为的执行已经成为人民法院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然而在理论界,对于一些相关问题至今没有完全弄清楚,导致在实践中各地人民法院做法不一。因此,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王志民 《科技信息》2011,(3):I0408-I0408,I0405
日益频发的行政强制拆迁纠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政相对人不通过既有诉讼制度申请停止执行以有效保护权利,却通过自力救济的方式实现同一目标,这说明我国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与例外程序没有有效的贯彻。无论是我国不停止执行原则的立法原意,还是基础理论,都与现实需要相冲突,而现行强制执行制度与不停止执行原则例外情形的缺陷则加剧了不停止执行原则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宋丽 《科技信息》2009,(19):390-390
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是一项重要的行政法律制度。这项制度的确立,不仅有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行政行为合法性及防止执行权的滥用,而且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国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法。行政强制执行的立法模式尚不明确,对此问题的研究是极其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地位的不平等性使得行政主体有着巨大的优势和权力,如果稍加滥用相对人就会遭到很大的损害,因此依法行政和控制行政权一直是行政法的核心,对相对人的保护也是行政法的另外一条主线,本文主要从相对人保护的角度出发,对我国行政征用制度进行审视,审视现行行政征用制度在相对人保护方面的缺陷,以期从中获得更好的保护行政征用相对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行政主体在实施赋权或授益性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增加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以外的条件,从而影响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被称为添负行政程序。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添负行政程序属于程序瑕疵,与"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规定不得为"的依法行政原则不相符。添负行政程序行为是行政主体在行政过程中推诿转嫁责任的一种手段,并且其与不作为行政行为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当前要解决添负行政程序行为这一问题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但因其具有较强的行政可诉性,故能从建立行政监管纠错机制和完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两方面来对行政相对人进行权利救济,以推进建立高效的行政管理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11.
黄明慧 《科技信息》2007,(22):109-110
保障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是现代法治理念下服务行政的目的,而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是其实体性权利得以最终实现的保障。行政过程中的程序抵抗权是相对人的一种特殊的程序性权利,是其宪法性权利的延伸与推定。确定行政相对人程序抵抗权的正当性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介绍了抵抗权的起源,并对程序抵抗权的概念加以界定,明确其内涵及外延,旨在为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抵抗权制度的完善夯实最本位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行政救济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疏导矛盾、纠偏矫治、协调利益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指出完善行政救济制度有利于维护和谐社会中的基本秩序,实现社会正义、政府诚信和人权保障的目标。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下完善我国现行的行政救济制度,应以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为主导目标,在现行宪政体制框架内实现行政救济制度的创新,全面、系统地推进各项行政救济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行政相对人是行政主体的一部分。它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被动弱者的地位。行政法的发展目的就是对行政相对人提供更多的救济手段。行政相对人依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把握这些分类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健全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大陆法系国家,违法行政行为被区分为无效行政行为和可撤销行政行为两大类,然而对于违法行政行为除无效和可撤销外,还可通过追认、补正和转换的方式予以治愈,这不仅是对行政行为公定力以及信赖保护原则的肯定,同时对于行政主体与相对人利益的平衡以及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最大化效率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行政相对人是行政主体的一部分。它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被动弱者的地位。行政法的发展目的就是对行政相对人提供更多的救济手段。行政相对人依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把握这些分类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健全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在大陆法系国家,违法行政行为被区分为无效行政行为和可撤销行政行为两大类,然而对于违法行政行为除无效和可撤销外,还可通过追认、补正和转换的方式予以治愈,这不仅是对行政行为公定力以及信赖保护原则的肯定,同时对于行政主体与相对人利益的平衡以及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最大化效率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行政复议是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是法律赋予行政相对人的一种行政救济方式。本文就我国行政复议范围的界定进行初步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行政权力具有双重性,既管理了公共事务,维护了公共秩序,保障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由于各种原因,行政权力的行使与行政法的原则、规定、程序相偏离,导致危害甚至破坏公共秩序,也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对于处于“弱者”地位的行政相对人应给予更多制度上的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19.
在行政相对人不能、不敢、不愿提起行政诉讼以及在违法行政行为侵犯公共利益时,有必要赋予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诉的权利。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内外的司法实践,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诉是可行的。同时本文还论述了建立行政案件检察机关公诉制度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内部行政相对人合法权利被侵害确实存在,而行政救济途径又有在局限。针对这种情况,文章认为内部行政相对人合法权利的司法救济制度尤为重要,并对司法救济制度提出了具体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