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能源对于一个现代化国家来说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当今世界上,煤、石油等燃料储量日益减少。据估计,这些燃料的储量约合8.5~13×10~(12)吨标准燃料,能开采到的石油储量为1300~2000亿吨标准燃料,也就是说,即使按现在的燃料消耗水平,也只够人类用不太长的时间,因此开辟新能源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我国农村能源年需求将达到13亿t标煤,比目前的648亿t翻一番。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中85%以上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它们必将有面临枯竭的危险,也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可再生能源对解决我国农村能源匮乏、推...  相似文献   

3.
短期内石油作为全球第一大消费能源的地位难以撼动,但随着能源领域材料与技术创新发展以及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日益提高,石油作为交通运输燃料被替代的可能性与日俱增.推测替代石油的可能路径有三:(1)电动汽车.依托高效储能电池材料与技术发展,2030年以前有望替代燃油汽车;(2)氢燃料电池汽车.基于廉价高效氢气制取与储运技术,2030~2050年前后氢燃料电池汽车有望进入发展快通道,并可带领人类走进氢经济时代;(3)核聚变能源.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突破和小型化,有望全方位提供交通运输动力,或将在2050~2060年前后成为覆盖全领域的主导能源.上述三种路径能否完全替代石油尚存不确定性,但是石油在交通运输领域被大规模替代已成为大势所趋.由燃料应用领域转入材料应用领域将成为石油未来应用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4.
植物也能产石油?是的,你没听错!在化石燃料日益枯竭的今天,石油植物的出现对我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汽车开始普及后,作为交通运输工具的汽车就成为环境的污染源。随着石油消费的急剧增加,有限的石油资源面临枯竭的威胁,同时世界各国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制定的排放法规日益严格,这两方面促使世界各国开发新能源,目前从世界范围看,正进入一个石油的代用燃料时期。 在已研制的代用燃料中,天然气由于其高热值、高辛烷值、低污染和价格低廉,而成为汽车首选的代用燃料。  相似文献   

6.
目前,人类社会广泛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然而这些燃料在地壳的蕴藏量是有限的,比如石油,按目前已探明的储量和消耗量计算,再过五六十年后,就差不多用完了,人类正面临着矿物燃料日益枯竭的困境。由于能源的短缺就推动了能源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向异常广阔的领域里寻找、开发新能源:即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波力能、海水热能、核  相似文献   

7.
煤是重要的燃料,其资源相当于石油的100倍。煤的化学成分是由挥发分、固定炭、灰分和水等组成,从元素分析来看,由碳、氢、氧、硫、氮等构成。因此它在燃烧时不可避免地产生CO_2、CO、SOx、NOx和颗粒物等污染大气,其中尤以SOx、NOx和颗粒物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的危害最大。据专家估计,全世界每年将有1.5亿吨SO_2、12亿吨NOx和25亿吨颗粒物排入大气,对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下面谈谈燃煤污染大气对人体和动植  相似文献   

8.
漫谈核动力     
现在,世界各国对燃料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近100年内消耗量已增加了20倍,而且还正以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着.六十年代初期全世界能源消耗量约为40亿吨标准煤值,而七十年代初期就已达到了80亿吨标准煤值.目前能源嫌料消耗已经很大,今后在很长时期内还要提供更大量的能源燃料,这就迫使世界各国不得不认真考虑能源开发的问题. 自然界中可利用的能量资源是繁多的.为了弥补有机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不足,世界各国正在进行太阳能、地热和潮汐能等能源的实验研究工作,但由于气候、地理条件和利用效率的限制,这些能源的大规模利用还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9.
数百年来,煤和石油一直在燃料王国里唱“主角”。试想,煤和石油的“祖宗”既然都是远古时代的植物,那么能不能种植能源作物,像收割庄稼一样来“收获”石油呢?这将是21世纪普遍关注的一个新的问题。自从我们的祖先掌握了用火的秘诀,人们就一直在利用地球上的植物资源来满足对于能源的需求。这些可用作燃料的植物,是“生物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努力探  相似文献   

10.
刘晓荻 《科学之友》2006,(10):25-25
据美国能源部的资料显示,截至2000年1月1日,全世界石油的总蕴藏量为10160亿桶(约合1320亿t)。按地球上至少曾蕴藏2000多亿t石油计算,人类在过去工业化发展的150年中已消耗了一半的石油。今天,科学家普遍认为石油是史前动物在高温高压下腐化而产生的,然而他们一直不解的是到底需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项科学调查表明,生物燃料很可能比石油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2.
汽车是构成人类社会最大的威胁之一.尽管这种看法存在一定争议."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工程学教授、该校交通研究所首任所长丹尼尔·斯珀林(Daniel Sperling)在与政策评论家德博拉·戈登(Deborah Gordon)合著的<20亿辆汽车>一书中指出,新技术、燃料、石油和汽车工业的改革以及最新形成的汽车文化,能够造就一个内含集成交通系统的安全、繁荣而有效率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是建筑在巨大能源消费之上的。社会越发达,能源消费量越大,而且对能源的质量要求也越高。目前社会消耗的能量,90%以上来自石化燃料。其中石油、天然气的消耗量占70%。但是,世界石油的可采储量约为900亿吨。按现在的开采水平仅能开采30年;煤的储量也仅可供人使用200~300年;天然气资源的储量也是有限的,因  相似文献   

14.
汽车是构成人类社会最大的威胁之一,尽管这种看法存在一定争议。”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工程学教授、该校交通研究所首任所长丹尼尔·斯珀林(Danjel SPerljng)在与政策评论家德博拉·戈登(Deborah Gordon)合著的《20亿辆汽车》一书中指出,新技术、燃料、石油和汽车工业的改革以及最新形成的汽车文化,能够造就一个内含集成交通系统的安全、繁荣而有效率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寻找新能源     
由于许多国家发生能源危机,目前正在寻找新能源。据瑞典 Boliden 公司的专家们说,石油最有希望的代用品之一是称之为 Carbogel 的人造液体燃料,这种燃料是用煤粉制成,煤粉预先除去灰分,重金属和无机硫,然后加入水和皂类添加剂进行搅拌,使煤粉均匀散开呈稳定的悬胶液。所获得的液体很像重油;它是防爆的,可以长期储存,并可用管道输送到任何地方。虽然这种燃料的发热量比石油低60%,但燃烧更“干净”.使用 Carbogel 可减少向瑞典进口石油三分之一以上。  相似文献   

16.
晓阳 《世界科学》2006,(5):25-25
石油引发了战争,石油造成了环境污染.越来越多的国际争端因石油而起。尽管如此,各国神石油使用量还是节节攀升,石油的价格也一路猛涨。为此,各国竞相开发可再生能源.期望应对越来越严峻的石油危机。景近,瑞典官方高调宣布,璀典将在15内完全结束对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依赖,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此言一出,世界各地的环保组织均为之欢呼。  相似文献   

17.
引言氧传感器是检测气氛中氧浓度的器件,对钢铁、汽车、电力、石油等耗能较大的工业部门控制燃烧,实现节能,保护环境等,有很大作用。例如:用氧传感器能控制进入汽车内燃机的燃料-空气比,使燃料充分燃  相似文献   

18.
人类把树木用作燃料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然而,现在人们把木材当作燃料,是因一种高新技术而有了新的改变:这就是用木材替代通常用的玉米或甘蔗来制造乙醇——一种生物燃料。政治家和环境保护论者由于各种原因也开始对乙醇产生了兴趣:与石油不同的是,乙醇可以再生,  相似文献   

19.
正减轻燃料箱的重量,推动燃料电池技术不断进步,是氢燃料在航空业变得有竞争力的关键。随着各国为实现"净零碳经济"而努力,商业航空将成为最难脱碳的行业之一。持该论点的人士认为,化石燃料的能源密度优势实在难以战胜,与其硬碰硬,不如继续在客机中使用石油,并利用某些负碳排放技术来抵消其排放,可能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CO_2的去向     
科罗拉多州大气科学家坦斯(Tang)说:“我们认为海洋能吸收将近40%的CO_2。这种观念现在我们才真正认为是错误的。”煤、石油与天然气燃料每年以CO_2的形式向大气层排放大约63亿吨的碳。由于海洋和陆地只能吸收一部分,而33亿吨进入了大气层,造成世界关心的CO_2聚积问题。科学家们设想能从大气中吸收CO_2的“坑穴”,是南半球的海洋。但坦斯说,计算机模拟和实际测量与假设不符。他与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的冯美琪(Fung)和帕利塞斯市地质观测台的海洋学家塔卡黑什(Takahashi)做过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