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以下简称“我国存货准则”)于2001年11月9日由财政部颁布,并在2002年1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施行。该准则对企业存货的确认、计量、披露作出相应的规范。但这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1993年11月制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以下简称“国际存货准则”)相比,由于我国存货准则起步较晚,制定较为滞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以下简称"我国存货准则")于2001年11月9日由财政部颁布,并在2002年1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施行.该准则对企业存货的确认、计量、披鼹作出相应的规范.但这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1993年11月制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以下简称"国际存货准则")相比,由于我国存货准则起步较晚,制定较为滞后,加上国情的不同,二者之间必然存在差异,现作如下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财政部重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新准则),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存在不少变化,与税法之间也依然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会计人员执行新存货准则核算中如何处理纳税差异,也成为企业能够准确报表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新的准则体系与1日准则相比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就新旧存货准则关于存货计量的问题进行专门探讨,并对差异的原因加以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务院关于〈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的批复》的规定,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并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里对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有以下规定: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  相似文献   

7.
许国君 《科技信息》2007,(5):227-227
2006年2月25日,财务部发布了《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会计准则的通知》(财会[2006]3号),这批具体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  相似文献   

8.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对存货在入账价值。发出计价及期末计价等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这些影响减少了人为操纵企业利润的可能,使得存货的核算更加客观,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9.
一、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 1、改变了存货计价方法。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在新会计准则被取消了,《企业会计准则2006》规定企业在期末计价时,应该采用采用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或者加权平均法来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而在旧会计准则下,由于企业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或者加权平均法中进行选择,比如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在物价上涨时可以增大所生产产品的成本,从而增大当期的销售成本,减少当期的净利润,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下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原来散见于《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等中的有关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以《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列示其中。为了更好的理解新准则,以期对资产减值进行更加准确的会计处理,本文对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新准则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更加完善,新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但是新存货准则与原准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着重探讨了我国新存货准则与原准则的差异,新准则的差异,并分析了实施新的存货准则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香利 《科技信息》2009,(27):313-314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l号一存货》从规范范围、确认、计量、披露等方面对存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披露进行了说明和规定。本文从新旧存货会计准则对比分析了之间的主要差异,以及应用中注意问题的解析,希望对财务人员深入理解新准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张涛 《科技资讯》2007,(28):222
我国已经颁布了新的存货准则,并于今年年初开始实施,这对于进一步规范企业存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推动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新存货准则新增及删减内容及其影响,探讨了新存货准则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自2007年1月1日开始,新企业会计准则率先在上市公司中实施,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在内的24家中央企业同时启用新准则。本文对新旧会计准则中的资产、负债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了其中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6.
刘锦妹  杨明国 《科技信息》2007,(16):32-33,27
本文通过对新存货准则的剖析,主要论证了新存货准则在与国际惯例接轨、对于会计错误和舞弊的查证及其防范以及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等方面所带来的根本性的变化和应该发挥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规定,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物料等。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物质,存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流动资产,它对企业经营特点的反映能力强于其他资产项目,不仅占用的资金大,而且品种繁多,与其他类型的资产相比,存货具有下列特点:①流动性强、周转快;②存在形式经常发生变化,但总会以某种形式存在,人们可通过盘点和计量确认其数量;③存货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某些存货还会随着工艺过程的…  相似文献   

18.
贾素英 《科技信息》2009,(23):I0367-I0367
本文主要论述存货准则、资产减值准则、债务重组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等新准则对会计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自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企业所得税法》在纳税人的确认、税前扣除、税收优惠项目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整。企业可以结合战略发展目标和自身经营管理特点,通过选择投资地点、改变企业组织形式、利用税收优惠、采用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等进行纳税筹划。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品贸易的开展,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资产置换、股权交换在内的非货币性交易也日渐增多.1999年6月28日,我国财政部正式出台并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并于2000年1月1日起在我国所有企业执行.这个准则的颁布,在当时起到了规范易货贸易和资产置换业务的作用,但在企业的实施过程中逐渐的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财政部又于2001年进行了准则的修订,并于当年1月1日起在所有企业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