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80年代中期我区开始大面积种植Sc704玉米品种,同时也随之发生了一种严重为害玉米生产的重要检疫性害虫——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自1986年以来我区的农业科技人员对该虫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诸如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害虫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空间分布、抽样技术及调查方法、防治指标、综防技术及预测预报的研究等等,提高了玉米螟的科学防治水平,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寄主种类 目前已知的玉米螟寄主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现代生物技术与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新进展,包括用抑制雌性玉米螟产卵的化学物质杀灭欧洲玉米螟、植入苍蝇抗菌基因使作物抗病虫害、不杀益虫的人工生物大分子灭虫法以及既灭虫又环保的绿色杀虫剂等。  相似文献   

3.
刘雪芸  宋丽  刘娟 《汉中科技》2012,(5):28-28,2
介绍了玉米纹枯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螟和地老虎的症状识别,提出了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孝感市以水稻为主的稻棉混作地区,对稻田轮作玉米的玉米螟发生与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孝感稻田地区玉米螟一年发生4代,第三代为多发代,各代成虫盛发期分别为5月中旬(越冬代)、7月上中旬(第一代)、8月上中旬(第二代)、9月上中旬(第三代),世代重叠明显。玉米不同播种期与玉米螟为害的关系密切。在心叶期进行防治,以4.5%高效氯氰菊酯EC450mL/hm^2防效最好,其次是5%锐劲特悬浮剂150mL/hm^2和50%甲胺磷EC450mL/hm^2,校正防效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玉米每年因病虫危害损失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3左右.中国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研究始于本世纪初期;50年代以后取得较大的进展,确立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方针,玉米螟生物防治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80年代以来全国玉米病虫害防治协作攻关研究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6.
玉米螟防治方法很多,一般可分为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四种方法。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结合吉林省适时环境,浅析了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植物颗粒杀虫剂对玉米螟诱杀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对玉米螟幼虫有诱食作用的食物引诱素和药用植物的粉碎物配合成型剂等原料制成的植物颗粒杀虫剂用于诱杀玉米螟幼虫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螟幼虫对植物颗粒杀虫剂有效强的趋向反应,植物颗粒杀虫剂对玉米螟幼虫有很强的毒杀作用,田间平均防效可达70.2%。植物颗粒杀虫剂对天敌无毒害,对环境无不良影响,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植物源农药,此项研究为利用植物杀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1958年9月初,住西安市帽珥塚农业社,在生产、科研中,群众迫切地要我们帮助防治玉米卫星田的玉米螟害虫。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是这时玉米大都开始灌浆,接近成熟只一个多月了,玉米螟已钻进了茎里或穗内、根据各地经验和许多书上的记载,防治的适宜时期已过了,玉米后期玉米螟的研究与防治还是一个新问题。我们和技术指导站与群众一起进行了研究:第一、玉米在地一天,玉米螟就能危害它一天,丰产也就更加的受到威胁;第二、实地调查,证明早期防治过2—4次的亦未能100%的根除玉米螟,只在受害程度上减轻了;第三、玉米螟  相似文献   

9.
基于吉林调研农户数据,采用多个Logit模型比较分析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技术特性决定了该技术的采用不仅与微观农户技术需求有关,也与技术供给有关,实证也验证了农业技术供给和玉米种植规模对农户技术采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样本数据反映,如此经济、环保又增产的农业技术并未能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与我国农技推广力度严重不足密切相关。从符合WTO规则及更好地实现我国粮食安全角度来看,我国应加大粮食主产区的农技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0.
刘晶  刘众  周录红  杨华 《甘肃科技》2004,20(6):159-159,167
玉米螟生活史 ,经有效积温计算 ,人工饲养 ,田间观察 ,认为陇东玉米螟每年 1代 ,局部 2代。为玉米螟中期、长期测报和防治提供了依据。并观察了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通化县三棵榆树公社,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怀着对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深厚感情,遵照毛主席关于“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教导,在一千多亩的土地上进行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试验,玉米螟遗留虫量降低69.6%,为防治玉米螟找到了一种有前途的新方法。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经30个点(重点50株)解剖了1500株玉米,凡放蜂三次的平均每株遗留虫量为0.5,较对照降低69.6(未放蜂的平均每株遗留虫量2.14)。同时发现距放蜂地块  相似文献   

12.
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的扩大合成及生测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进行了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的扩大合成研究,使合成的诸条件进一步完善,确定了最佳碱浓度,为小批量制备提供了可靠数据。田间生测实验的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药剂每亩仅用2.2mg即具有明显的防治亚洲玉米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一九七五年我们在龙岗良种场进行了利用赤眼蜂防治第一代玉米螟的试验,同年秋在吕家庙大队进行了利用赤眼蜂防治第二代玉  相似文献   

14.
从害虫防治的物理、化学和生物3类主要方法,分析了害虫防治的现状、措施和防治效果,并对未来害虫防治进行了展望,分析了害虫防治的发展趋势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设施农业中害虫的生态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设施农业中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棚室常见害虫及其危害特征,并对设施农业中害虫的生态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这些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农药防治、信息素防治、植物源保护剂和杀虫剂防治、天敌昆虫及蜘蛛防治等。  相似文献   

16.
硬蜱防治以前多采用化学方法,现越来越多深入到生物防治,遗传防治和免疫学防治,尤其是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蜱的防治与消灭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川水沟岔地区梨干腐病的调查研究,进行了综合防治试验,结论认为,川水沟岔地区梨干腐病的防治关键是:第一,要建立包括防治、预防、栽培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防治体系;第二,要建立良好的年度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8.
油松毛虫是危害油松林的主要食叶害虫。简要阐述了油松毛虫的生活习性,以2002年太原市林场进行的油松毛虫的飞机防治为例,介绍了飞机防治的具体方法与步骤,重点说明了灭幼脲在采用飞机防治油松毛虫中的应用情况及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24年的资料,研究了三代玉米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了温度是影响卵峰日早晚的主导因素.6—7月是温度影响三代玉米螟卵峰日的关键时段、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5cm地温均是影响卵峰日的关键因子.日照时数偏少,降水量偏大,均对玉米螟发育进程有一定的延缓作用、所建立的预报模式,经试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地方病防治工作是预防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黑河市爱辉区的预防保健事业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同步,如期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笔者对黑河市爱辉区地方病防治的现状、前景及对策进行分析和论证。一、地方病防治工作成绩斐然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领导下,黑河市爱辉区地方病防治工作坚持专业队伍同群众相结合,专业机构同有关部门相配合,防治与科研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果。三级地方病防治机构初具规模,网络逐步形成;通过普查,流调、防治等工作实践,初步摸清了黑河市爱辉区地方病发病状况、趋势、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