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实施29年的“尤里卡计划”由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发起设立,是面向竞争性技术的资助计划,已成为欧洲最成功的科技计划之一。尤里卡计划具有实际开发与应用科学成果有机结合、灵活的方法与周密科学管理相结合、重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和产学研合作形式越来越有利于产生经济效益四个特点。建议我国以公私合作扩大科技计划规模、建立面向产业的集群计划、建立基于产学研合作的“中国之星”计划以及探索设立跨国产学研合作科技计划。  相似文献   

2.
科技新讯     
法国百年的传奇发明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法国时尚100年”展览上,220这是展出的1900年路易·雷诺制造的A型无马载人车这是展出的1935年建造完成的诺曼底号客轮模型展览会上,工作人员向观众介绍巴黎蓬皮杜中心建造过程展览会上,一名学生在拍摄展品余件作品向中国公众展示了法国人民100年来的智慧和设计历史的精华。该次展览是法国文化年开幕系列活动的重要展览之一。——新华网这是由加布里埃勒·夏奈尔制造和设计的法国著名的5号香水这是《法国时尚100年》的跑车设计展品这是《法国时尚100年》的“马具和佩饰”科技新讯GRANDGARDENO…  相似文献   

3.
《中国基础科学》2009,11(3):50-50
法国功勋与奉献协会授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召良研究员法国功勋与奉献金质奖章,以表彰他在空间遥感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和对两国科技交流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法兰西功勋与奉献协会成立于1957年,其所设法国功勋与奉献金质奖章旨在鼓励和奖励对法国和世界文化、艺术、军事、体育、科技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联合国开发总署鉴署的项目文件,我们于1982年11月10日至12月21日,先后对欧洲共同体、比利时、法国、奥地利的科技能力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我们发觉欧洲共同体和比、法、奥三国的科技工作有一些很值得我们注意的特点。一、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明确的科技政策欧洲共同体和比、法、奥三国的政府科技主管部门,主要是草拟科技政策(经国会批准  相似文献   

5.
正青少年学生玩手机已演变成社会话题,法国这次发大招了。近日,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一项在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校园禁止使用手机的新法令,即使是休息时间也不例外。这也是法国2010年立法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后再度加强相关法规。这一新闻出来,让很多中国学生叹为观止,我们玩个手机顶多就是被责备或是被没收,放在法国居然就违法了!其实不仅在法国,英  相似文献   

6.
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米制的建立,对法国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回顾米制建立的背景和过程,指出米制的建立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而为建立米制所进行的大地测量等研究活动的展开,对保存和发展法国的科学研究队伍,重新确立法国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回答地球形状问题的争论和促进牛顿力学体系在欧洲大陆的传播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哲学资本"——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工具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迪厄是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更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学界并没有把他作为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来对待,因此,我国学者对布迪厄的哲学思想了解的不多。布迪厄依靠自己拥有的哲学资本①(哲学博士和哲学教师资格文凭),创造性地运用系统论、普遍联系和认识论等哲学思想,使其社会理论凸现出建构的结构主义或结构的建构主义、关系主义和反思性的哲学特征,布迪厄在创立社会理论的过程中,哲学资本起到了工具箱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7世纪法国著名的沙龙中聚集了当时社会中各方面最为优秀的人,以讨论能彰显个人价值的思想为宗旨。虽然这些沙龙的举办人中有对科学抱有浓厚兴趣者,参与者中也会有如Pascal等著名的科学家,但科学知识在17世纪的法国沙龙中并不是重要的话题。从沙龙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组织形式,简略地考察17世纪法国沙龙历史,并结合近代科学自身的特点,分析科学知识之所以难以成为沙龙重要话题的原因,有助于认识近代法国沙龙与科学乃至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科技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基石,2017年,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英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都出台了哪些科技政策?——多项政策引发不满人才措施招致批评2017年,特朗普一上任即签署移民禁令,遭到各大科技公司反对;9月宣布废除奥巴马执政期间推出的"追梦人计划"(DACA),同样令多家科技公司不满。科技公司认为,这些政策会极大削弱美国吸引世界科技人才的能力,造成赴美科技人才大量流失。相比于移民政策,特朗普政府  相似文献   

10.
17世纪80年代的法国是波旁王朝路易十四统治时期。路易十四与康熙皇帝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冲龄即位并凭借雄才大略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还将各自的国家推向了鼎盛并成为区域性的强国——一个成为欧洲大陆科技文化的中心,一个  相似文献   

11.
“科技与社会”:哲学抑或其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科技与社会”早已成为科技哲学中一个相当活跃的研究领域,然而,关于它的学科性质迄今依然未见辨明。本文认为,“科技与社会”既与科学社会学迥然相异,也与STS界限分明。“科技与社会”的学科定位当是哲学性质的。主要理由有三:(1)“科技与社会”是科学观的主要组成部分;(2)保持“科技与社会”特点的需要;(3)增加“科技与社会”理论深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术语是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表达或者限定科学技术概念的语言符号。科技术语在进行科学研究、科技教育、学术交流和新闻出版等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也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如何正确表达和使用科技术语,如何使科技术语规范化是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  相似文献   

13.
科技观的变革是科技工作的根本变革,国家主流科技观应当与时俱进。21世纪以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更加突出;科技成为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科技已是最具时代性的先进文化。总之,当代科技已经成为核心综合国力,仅仅把科技看成生产力已经远远不够了,应当着力构建"核心综合国力科技观"。"核心综合国力科技观"是对"科技是生产力"观点的继承和发展;这一变化,绝不仅仅是科技社会功能范围的扩大,而是关于科学技术的性质、功能、以及科技与社会互动关系认识的质的飞跃。构建新时代科技观的着力点主要是:继续深化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牢固树立科技是国家安全根本保障的信念;充分认识科技文化的引领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
社会资本与科技创新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非契约性是传统社会资本的重要特征,深刻影响着国人的思维与行动。非契约性社会资本在个人、团体和国家三个层面对科技创新产生推动作用。同时非契约性社会资本也存在忽视正规体制的影响与个人利益的缺陷,对科技创新产生了限制性的作用。只有将契约性社会资本和非契约性社会资本进行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科技的创新与突破,进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试论科技成果的产权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成果是基于科学方法的智力劳动成果,具有特定的创造性和社会关联性.科技产权作为科技活动智力成果的财产权利,具备多方面的理论依据与合理性,有其特定本质属性的内涵与外延.科技产权还具有重要社会功能属性,它反映科技与经济的互动,体现科技经济体制的变革,关联物质、精神、制度三种文明.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促进海南省"科技、生态与社会"协同发展,推动全国科技与社会(STS)研究的学术交流,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东北大学主办,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东北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科技与社会(STS)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承办,海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协办的"中国(海南)"科技、生态与社会"协同发展的STS问题研究: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15)"定于2015年12月  相似文献   

17.
一、简 介  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 (Helmholtz GemeinschaftDeutscherForschungszentren) ,原名大科学中心联合会 ,是德国最大的科研实体 ,同时也是全欧洲最大的两家科研机构之一 (另一家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亥姆霍兹联合会于 2 0 0 2年开始启动项目优先的经费体制及项目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 ,整合了联合会内部的人力及设备资源 ,并依据项目本身对国家发展、科技创新以及对社会、经济的贡献 ,本着节省经费、加大产出的要求 ,加强了在科研领域、科研方向以及科研课题之间的横向竞争。同时 ,也因此大大提高了与德国其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3):1-1
第六届香港创新科技及设计博览12月2日在香港会展中心开幕,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带来各自最新的商业设计及应用科技。将从运营、设计、实用科技、新市场等不同领域,展示最新技术和专业解决方案,协助企业提升竞争能力、开拓新商机。  相似文献   

19.
当前提高科技与社会研究的水平,有两个问题需要予以特别注意;(1)分析框架的多元化。分析框架规定着科技与社会研究的范围,制约着研究者的视野,进而影响到研究的质量。长期以来,我们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单一,而且,该框架也固有许多缺陷。应当尝试各种可能的框架,在比较和综合的过程中,选择和建立新的更佳分析框架。(2)加强科技社会史的研究。对于科技与社会研究。科技社会史具有激发直觉和灵感、提供历史的检验等作用;此外,科技与社会研究和科技社会史研究以科技社会嫡史学为中介,存在一种互相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加强科技社会史的研究,是提高科技与社会研究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科技奖励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社会科技奖励肇始于20世纪初,但快速发展则在改革开放后的近30年中.调查分析发现,尽管目前我国社会科技奖励规模仍旧偏小,但已成为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部分.科学学会、技术(行业)协会是全国性社会科技奖励的主要设奖主体,基金会、企业和其它社会团体则是重要补充;社会奖励仍以项目奖励为主,人物奖励在逐步增加.社会奖励的条例和机构设置基本完善,以推荐为主要申报方式,采用二级或三级评审方式,但各奖励对评审各方面要求的严格程度却存在较大差别.少数社会奖励已拥有良好声誉,但因历史短暂、奖励派生待遇困扰以及奖励资金和资源不足,大部分社会奖励的声誉仍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