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家们现在获得了性激素对大脑作用的新知识。过去人们就已知道性激素能影响动物的行为,从而间接地证明了对大脑活动的影响。科学家们认为他们已濒于解开性激素之谜的边缘。尽管目前的试验尚在老鼠身上进行,但获得的知识已有助于改进对人类许多疾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科学家们假设了一种场景:没有生命的地球。如果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消失,无生命的地球将呈现出另外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更加炙热、山崖陡峭、紫外线辐射和极端降雨增强。气候变得干燥炎热、土壤开始剥离、二氧化碳剧增、地壳运动减缓,如此一万年,郁郁葱葱的地球就将面目全非,演变成一个地狱般的场所。这一假设从新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生态恶化的未来。而且,科学家指出:如今的气候变化正把人类带入失控的温室效应中,环境破坏的恶果有可能导致人类家园的终结。  相似文献   

3.
聪明的动物     
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指出:人类与高等动物的智力只是程度不同,而不是性质不同。在经过多年研究之后,科学家们已证实了这句预言的正确性。看来,对我们人类来说,必须非常小心,才能避免被那些不止是聪明的动物所"愚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早期,生物学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项计划在全球开始实施,这就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科学家将人类基因组当作《圣经》,认为只要读懂了《圣经》中的每一个“字母”——每一个基因,也就读懂了“生命天书”,就能描绘出生命本身的蓝图。  相似文献   

5.
石磊 《世界科学》2007,(9):23-23
最近,两个科学家团队分别独立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干细胞,并认为这种干细胞能够更好地治疗目前的一些不治之症。来自牛津和剑桥大学的研究者们在实验室小鼠和大鼠身上发现,这种新型干细胞的行为更像人类的干细胞,有助于寻找更好的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正>法国科学家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颗满足维持生命重要条件的行星。这是人类在寻找系外类地行星征程上获得的首项重要成果,将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更多系外宜居行星甚至外星生命。已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在宇宙中寻找类地行星和地外文明,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愿望。在技术落后的古代,这一愿望仅能停留在想象之中。1995年10月6日,两位瑞士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系外第一颗行星,人类看到了实现这一愿望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们正在修正达尔文的学说,他们指出进化有时是跳跃的,而不是缓慢的——生命本身是外来物,不象我们想象的一成不变,而是更能适应环境。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 ,人类在历史上首次能在基因组水平上审视自己。这一事件对人类自身、对医学、对伦理的影响现在难以估量。《新科学家》杂志的这组文章让我们把目光移向基因组带来的革命  相似文献   

9.
已经绘制完成的人类基因图,就是一本人类生命的百科全书。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正等待着科学家们逐一破译,一旦全部完成,人类便可在分子水平上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10.
<正>科学家们将纳米颗粒注射到小鼠的眼睛里,让小鼠能够看到近红外光——这是啮齿动物(或人类)通常看不见的波长。此项成果意义非凡,如果类似的技术也可以用于人类,那么未来的成果将更加非凡。多年来,科学家在小鼠身上完成的所有卓有成效的研究中,最近发表在科学杂志《细胞》上的这项最新研究结果最具有科幻性。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薛天和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医  相似文献   

11.
作为打开基因生命史册大门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比预期要快得多,该项研究名列2000年的科技成就之首。 基因图谱工作者还推出了倍受实验室科学家们喜爱的果蝇和拟南芥的序列。两者本身非常有意义,但同时对人类遗传学研究也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同时,几种微生物基因组的测序工作也已完成,包括引起霍乱和脑膜炎的病原微生物的测序。这些成就都将最终找到治愈这些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方法。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出版的《科学》杂志把RNA控制核糖体称之为第二大科技进展。核糖体是细胞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  相似文献   

12.
有不止一位科学家曾为此感慨,认为诞生于我们地球上的生命是一个奇迹。尽管 他们并不排除其他世界也有产生生命的可能,但还是对地球生命的诞生和发展叹为观止。 地球生命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那些研究外星生命的科学家们认为,宇宙生命将以更多 的形态存在,为了适应环境它们将千姿百态,无奇不有,而由此进化出的文明形式也将不尽相同, 多种多样。比如,相对于我们由动物直接进化出的人类智慧来说,也可能会有以植物为基础发展起 来的智慧,或者以无机物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智慧,甚至有些科学家走得更远,探讨了晶体智慧和能量智慧的可能! 当然也有一些科学家持比较保守的观点,例如,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就曾指出,不要说其他形式的生命形态,就连与人类同属动物的海豚(或类似的动物种类)都不可能发展出文明来,因为流线型的构造使它们难以进化出构造精巧的前肢,因而难以发展建构出一个宏大的技术文明来。 但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呢?当初的人类,不就是因为环境的恶化才不得不下地行走昂首直立的吗?假如有一天——仅仅是一种假设——海洋干涸了呢? 也许可以,也许不行;也许,《生命应该常青》只是一种幻想,但也许,它正是我们所要得到的答案之一。  相似文献   

13.
海青 《科学之友》2005,(5):27-27
科学家们已经破解了300多种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女性X染色体的基因密码,它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男女差别如此之大。X染色体拥有1100个基因,占人类基因组的大约5%。它还包含了可能有助于血友病、失明、孤独症、肥胖和白血病等疾病诊断的信息。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女性远比人们过去所认为的要“多变”,而且女性的基因比男性更复杂。此项研究是由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领导的。该研究所的马克·罗斯博士说:“从它的遗传模式、独一无二的生理特性以及与人类疾病的联系来看,X染色体绝对是人类基因组中最不同寻常的。”发表…  相似文献   

14.
在2005年12月8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美国科学家公布了一条12岁的拳师狗的完整基因组图谱。通过对这一图谱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一些特定基因的演化过程,可以用于寻找一些人类疾病的致病基因,促进对人、狗共患遗传疾病的研究,为人类遗传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刘健 《科学之友》2010,(5):33-35
科学家们指出,人体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细微损伤是在不知不觉中自愈的。神奇的自愈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我们体内有药铺德国健康杂志《生机》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研究发现,人体自身有能力治愈60%~70%的不适和疾病。奥秘在于,当  相似文献   

16.
汤姆·奈特(Tom Knigh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科学家、iGEM创始人,后着迷于生命科学,转而开创了合成生物学领域,并参与银杏生物工作室(Ginkgo BioWorks)的创建。不久前在接受《新科学家》杂志采访时认为,比起人类制造的物体,自然界有能力产生出更危险的东西。"但很快我们就能以机械精度设计出有生命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今年6月26日,美、英、法、德、日、中等国科学家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已经绘出,人体全部基因的初步测序研究工作已经完成。科学家们将深入研究与各种疾病有关的基因,预计到2010年或2020年,基因疗法将成为一种普通的治疗手段。 小试牛刀 由于人类的3000多种疾病大都具有遗传性,所以科学家们早就认为,只有从基因修复入手,才能根治许多疾病,这就是基因疗法。基因  相似文献   

18.
真正的爱猫者对猫几乎无所不知。但是猫仍然用超感官的世界,保护它们神秘而特别的天地,不被其他生物打扰。它们有自己的天赋异禀,当猫被主人带出家时,它们不用看路,就能记住路线。当危险即将来临时,猫能预知,还能拯救人的生命。12月23日的俄罗斯《真理报》披露了这些“天才”猫咪到底有哪些能耐。著名科学家康拉德·洛伦茨打了一个比方:一个人类的住处就像是一个大笼子,猫和人一起住在里面,猫仍然保持它们的野生习性,但也和它们的主人和睦相处。这种野生习性让家猫能像野猫一样,保留它们感受世界的特殊天赋。猫咪们看到的表面,都覆盖着由地…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98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探测器获取的资料显示,月球两极存在着约1 100万到33 000万吨的冰块。因此,那些富有超前思维和创新精神的科学家们就设想在月球上建立居民区的可行性。然而,史密森学会的科学家们最近的研究却让这个人类几度憧憬却未来得及实现的美梦一夜之间支离破碎——据史密森学会射电天文学研究小组的科学家们最近研究证明,月球上根本没有原来所宣称的那么多冰块,所以不可能有足够的水源来保障“月球村”里基本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也许能让我们了解很多关于生命的奥秘,最近,在死海中发现的一种极微小的生物让科学家们探知了更多有关生物技术、癌症,甚至可能的外星生命的秘密,这种叫做嗜盐菌的极小微生物,也许还隐藏着解决宇航员在太空旅行中的一个难题:如何让宇航员在太空中免受宇宙射线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