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基于廊坊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中所获得的实测钻孔资料,利用多种一元回归模型对地区内常规土类埋深与剪切波速间相关性进行统计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推荐得出不同土类二者间相关性的最优选择,同时探讨了土体状态对二者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区域内各常见土类(除人工填土外)剪切波速与埋深间存在联系,且离散程度随埋藏深度增大而增大;(2)推荐模型较刘模型更为接近实测数据;(3)区域性对剪切波速与埋深之间的相关性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2.
岩土体剪切波速是了解场地土动力学参数和评价场地土动力性能的重要依据。根据大柴旦地震小区划的钻孔实测剪切波速数据,研究了常规类土剪切波波速与研究区域内埋深间的关系。通过对大量剪切波速数据进行二次函数、线性函数以及幂函数三种关系的统计回归分析,最终确定二次函数作为研究区域内剪切波速与埋深间的最优统计公式。该公式可以本研究区域内一般建筑物的建设提供借鉴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将来进行建设的经济成本,可供该地区浅部地层无波速场地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收集和实测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建立剪切波速与标准贯入锤击数的经验公式,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基岩埋深,对营口市工程场地类别进行划分.结果表明,营口市区场地土类别为Ⅲ、Ⅳ类,且以Ⅲ类为主.  相似文献   

4.
昆明盆地剪切波速与土层深度关系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剪切波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估算无法测试地段的剪切波速,本文采用了①线性拟合Y=aX+b;②多项式拟合Y=aX3+bX2+cX+d;③指数拟合Y=aXb三种模型对昆明盆地典型土层分别作了统计分析,对比结果得出,黏土、粉质黏土和泥炭质土剪切波速与土层深度关系采用指数拟合要好于其它两种方式,而粉土和粉砂剪切波速与土层深度关系则采用多项式拟合的结果最令人满意.换言之,在昆明盆地,可采用指数来估计黏性土剪切波速值,多项式关系估算无黏性土剪切波速值.  相似文献   

5.
对于昆明呈贡新区大量实测钻孔剪切波速,在通过土层类别划分研究后,采用统计回归方法分析了场地土层剪切波速相关特征,拟合剪切波速与土层深度之间关系,认为将场地土分四大类后可得到较好拟合效果,剪切波速与深度关系采用幂函数表达较为适宜.最后对呈贡新区等效剪切波速进行计算并据此进行分类划区,分析了该区等效剪切波速的平面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
衡水市岩土体剪切波速与土层深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体剪切波速在岩土地震工程中应用广泛。选取衡水市城区82个典型钻孔的岩土体剪切波速资料,采用三种数学模型进行统计回归分析,利用拟合优度R2值检验回归方程对观测数据的拟合程度。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各类岩土体剪切波速与埋深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分别给出了不分土体类别和区分土体类别两种情况下最优统计关系式。利用实际工程钻孔进行剪切波速预测与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给出的各类岩土体的剪切波速与埋深经验关系是可靠的,可用于衡水市城区地下100 m深度范围内的剪切波速计算。  相似文献   

7.
昆明地铁3号线东西向穿过昆明市主城区,根据3号线波速测试资料对昆明盆地各土层剪切波速等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岩体完整性及围岩等级进行了划分,沿3号线场地土主要为中软土和中硬土,场地类别为Ⅱ类和Ⅲ类,沿线岩体破碎至极破碎,围岩等级为Ⅴ级.根据软土波速对软土震陷进行了判别,发现全新统软土存在震陷可能.通过剪切波速和标贯试验液化判别的对比,发现在昆明盆地2种方法的判别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乔峰  薄景山  常晁瑜  王亮  韩昕  黄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5):15167-15176
红土由于其特殊的物质组成和形成环境以及特殊的结构,通常会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土的工程特征和动力学特性。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柳州地区红土的工程特性、动力学特性以及地震反应特性。结果表明:(1)除液性指数外,各项物理性质指标的变异系数较小,较为稳定,各项力学性质的变异系数较大,较为离散;(2)柳州地区红土各项物理力学性质间相关性存在相关性进其中天然含水量、孔隙比、密度三者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3)通过统计分析,本章给出了柳州地区红土土层剪切波速与埋深间相关系的推荐拟合模型,经过验证误差小于5%;(4)通过SOILQUAKE程序分析了不同动力学参数与实测值的差异,给出了建议值。这一工作对从事红土研究的工作者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咸阳市区建筑场地土层的抗震性能,依据大量野外钻探及252个剪切波速测试孔实测资料分析,市区等效剪切波速介于208.73—306.26 m/s之间。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把咸阳市区建筑场地类别划分为为两类(Ⅱ类和Ⅲ类)四区(Ⅱ1、Ⅱ2和Ⅲ1、Ⅲ2),采用内插法确定四个分区的特征周期依次为0.38 s、0.39 s、0.41 s和0.42 s。  相似文献   

10.
建筑群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一系列土-结构系统的三维模型,研究了地震动激励方向及频谱成分、土层剪切波速及阻尼比、基础形式及埋深、上部结构楼层数等对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SSSI)规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垂直于结构物排列方向的地震动激励下,SSSI效应几乎为零;SSSI效应的大小与地震波频谱成分密切相关;剪切波速小、阻尼小、基础埋深浅,则SSSI效应明显;两边结构与目标结构的楼层数相同时,SSSI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西安地区黄土的动三轴试验和原位波速试验,讨论了影响黄土剪切波波速的主要因素以及剪切波速随深度变化的规律;同时提出了黄土用动三轴试验和原位波速试验测定的动剪切模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斜拉荷载倾斜角度和叶片埋深对螺旋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基于ABAQUS软件构建了砂土中螺旋桩的有限元模型,通过螺旋桩水平承载机理砂箱试验与竖向拉拔试验数据,对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设置4组不同叶片埋深的螺旋桩模型,分别施加不同角度的斜拉荷载,探讨了砂土地基中螺旋桩的承载性能与斜拉角度、叶片埋深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砂土中螺旋桩的极限承载力随着斜拉角度的增大不断减小;当斜拉角度小于30°时,螺旋桩极限承载力与斜拉角度的关系曲线近似呈线性;螺旋桩极限承载力存在一个临界埋深比,当埋深比大于等于4时,承载力不随埋深比的增大而变化。推导了深埋状态下螺旋桩受斜拉荷载作用的极限承载力公式,经验证该公式能较好反映螺旋桩极限承载力随斜拉角度增大而逐渐下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岩石波速和孔隙度、泥质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复杂的正旋回砂砾岩储层中,从两口井系统地采集了不同岩性的典型样品,在不同的有效压力及两种状态(气饱和水饱和)下测试了岩石的纵、横波速度。利用咽归分析得出纵、横波速度与孔隙度、泥质含量线性相关。回归公式应用于声波测井资料的结果显示,对于特定的地区,岩石波速和孔隙度、泥质含量关系的具体表达式应从井资料经统计分析得到,没有一个统一的公式适用任何地区。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由土中爆炸引起的地表水平向振动衰减模式,评估湿砂场地爆炸振动安全性,分别考虑水平径向和切向振动分量,基于大型爆炸试验场地,开展了一系列湿砂中的单药包爆炸振动试验,研究了药包质量、埋深等因素对地表水平向振动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药量减小或爆距增大,地表水平向峰值振动速度的变化符合幂次衰减规律,药包埋深对峰值振动速度的影响甚微。基于Sadovsky经验公式基本形式,建立了湿砂场地地表水平向峰值振动速度的经验拟合公式。基于主频条件下的振动峰值强度衰减规律,对试验场地及周边环境的振动安全性进行了评估,以确定后续试验单个药包的合理用药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路基填料粉质中液限粘土和粉煤灰土的动力循环荷载试验,分析了粉质中液限粘土和粉煤灰土1:2的动力特性,并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动剪强度与循环荷载次数间的变化规律,动模量与动应变的关系表达式,粉煤灰土1:2动剪强度好于粉质中液限粘土,可以作为路基填料。  相似文献   

16.
一种在三轴压力室内测试土样剪切波速的新装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研究土的剪切波速与其三轴剪切试验力学指标之间的关系,依据扭剪振动原理,开发出一种测试三轴压力室内土样剪切波速的传感器,该传感器工作频率达5kHz,比现有同类装置低至1/10左右;体积小、发射能量大,能够测试软粘土和饱和松散砂土试样的剪切波速;测试波形无偏振,它容易与目前各种形式的静、动三轴剪切仪配套,形成剪切波速与剪切三轴联合试验装置,剪切波速测试装置对土样无扰动,测试过程快捷,测试信号稳定,测试波形中无纵波干扰,很容易识别出剪切波的初至时间。  相似文献   

17.
埋深对地下结构地震液化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非线性液固两相体动力有限元方法研究饱和可液化土中地下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埋深的响应。分析了地震液化情况下地下结构埋深对于结构上浮、加速度、水平位移以及响应结构内力的影响,讨论了非液化土中地铁地下结构地震响应随埋深的影响。结果表明,埋深的增加可以减少地铁地下结构由于土体液化所导致的结构上浮;同时,虽然地下结构地震作用所导致的内力随着埋深的增加有小幅度的上升,但由于深埋地铁地下结构的强度往往比浅埋的为高,因此在相同水平地震的作用下,浅埋地铁结构可能更加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