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美味猕猴桃米良1号的过氧化物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味猕猴桃米良 1 号及配套雄株帮增 1号不同生长发育时期, 各器官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有如下规律:雌株>雄株;根> 茎> 叶柄> 叶> 幼果; 果枝> 徒长枝> 嫁接苗> 实生苗. 这一规律反映美味猕猴桃过氧化物酶活性与该植物性别和各器官的年龄有关, POD 的差异可作为判断美味猕猴桃雌雄株的依据,也可作为判断是否嫁接苗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小兴安岭典型森林沼泽,兴安落叶松、油桦、苔草沼泽的优势植物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植物营养元素氮、磷、钾的积累与分配规律。5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不同生长期及不同的中营养元素的积累量不同。萌芽期营养元素的积累量最高,生长期次之,休眠期最少;植物不同器官的营养元素含量以叶中最多,茎次之,根中最少。  相似文献   

3.
土壤水分胁迫对银杏无机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盆栽土培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1年生银杏实生苗在土壤水分胁迫下体内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积累及其在各器官中的分配。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银杏茎和叶中全氮、叶中全钙和全钾、根中全铜及根、茎和叶中全磷含量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根系中全氮含量变化较少,茎和根中全钙、茎中全铜及茎、根和叶中全镁、全锰和全锌含量逐渐升高,银杏叶中全铜、茎和根中全钾含量逐渐下降;(2)各种土壤水分条件下,全镁、全氮、全磷、全钙等元素含量分配比例在根茎叶中的均表现为在叶中最高,茎中次之,根中最低,全铜含量的分布规律是根中最多茎中次之叶中最少,全锰含量的分布规律表现为根中最多叶中次之茎中最少,全锌含量的分配比例为茎和根中相当,叶中较少,全钾含量在根茎叶中的分配比例因土壤水分条件不同而不同;(3)相关分析表明,所测定的无机营养元素之间,部分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黄瓜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是阐述黄瓜对氮磷钾的养分吸收规律。黄瓜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是随着生育期不同而变化的,陆地栽培黄瓜和温室栽培黄瓜的养分吸收量也有很大的区别。整个生育期内黄瓜对钾的吸收量最大,氮次之,磷最小,不同器官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顺序不同,根为K>N>P,茎也一样,叶为N>K>P,瓜为K>N>P,黄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氮磷钾的含量在不断变化。黄瓜植株鲜重含N0.302%,P0.076%,K0.218%;瓜果鲜重含N0.135%,P0.022%,K0.188%。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中只生长在岩溶区石灰土上的嗜钙植物6种、只生长在非岩溶区红黄壤上的嫌钙植物7种,以及2种土壤上都能生长良好的中间型植物7种,分析其根际土钙全量及植物叶片3种抗逆性指标,结果显示:(1)嗜钙植物根际土钙全量、叶片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分别为w(Ca)=32.44~43.98 g/kg、w(Pro) =97.53~183.62 μg/g、6.21~38.43μKat及1.47~2.48 μKat,略高于中间型植物,高出嫌钙植物1~2个数量级;(2)大部分嗜钙植物通过提高Pro含量及SOD、POD活性等保护性物质稳定膜的透性,将高浓度的钙阻隔在原生质外;而中间型植物主要通过控制根系吸收或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的运移来减少植物体内的钙.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小兴安岭落叶松-泥炭藓沼泽排水改造前后土壤与落叶松之间的营养元素循环,排水改造后泥炭沼泽土中K、Cu、B三种元素的含量明显提高,P、Co、Zn、Mn的含量减少,N素的含量变化不大,排水改造前后,落叶松中营养元素的含量均表现为叶〉根〉茎,并且改造后比改造前的含量增加,植物器官能选择性地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元素,排水改造后落叶松各器官峄营养元素的富集情况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蓖麻饼粕含较高的有机质和氮磷钾,还含有充足的微量元素.把蓖麻饼粕作为有机肥料施用,运用直播的方式栽培了茄子和红干椒.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蓖麻饼粕的茄子和红干椒处理区产量与施用化肥处理区无明显差距,并且蓖麻饼粕处理区的有机质残留量明显增加,土壤酸碱度和容重接近了植物生长发育的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8.
测定和分析高峰林场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速丰林幼林的土壤和厚荚相思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并与相关树种叶子营养元素含量比较,探讨厚荚相思在赤红壤山地营林中的施肥技术.结果表明,高峰林场界牌分场内用于种植厚荚相思树的赤红壤土壤中有效N、P、K含量极低;厚荚相思叶片中N、P、K营养元素含量低于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和木荷(Schima superba)3个相关树种;P、K、Ca营养元素在冬季至春季的过程中有明显的减少.因此,在营养元素缺乏的赤红壤林地,对厚荚相思速丰林的配方施肥过程除了应对N给予重视外,更应适当增加P、K和Ca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5种狼尾草属植物的农艺性状、含水量、木质纤维素含量等共11个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并将茎、叶与全株的木质纤维素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5种狼尾草属植物的农艺性状以及木质纤维素含量等能用性状均呈现显著差异,其中,纤维素含量为杂交狼尾草(1号及2号)及象草显著大于台湾甜草及红象草,木质素含量为象草杂交狼尾草2号杂交狼尾草1号台湾甜草红象草;2相关性分析表明,植株茎叶的木质纤维素含量与全株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3对5种植物的利用方式进行评价,杂交狼尾草1号是纤维乙醇生产和沼气发酵的良好材料,杂交狼尾草2号次之.研究结果对于狼尾草属植物优质材料的培育和能源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分析了南洞庭湖湿地8个采样点土壤和优势植物中重金属含量,以及南洞庭湖湿地9种优势植物对Cd、Cu和Sb的吸收及富集特性.结果表明,南洞庭湖湿地土壤中3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超出湖南省土壤背景值和全国土壤背景值,土壤受Cd污染最严重.9种优势植物体内Cd、As和Sb的含量较高,具有修复洞庭湖湿地土壤Cd、As和Sb污染的潜力.其中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对Cd和Sb表现出显著的富集转移特征,可作为洞庭湖湿地土壤污染修复的备选材料.八棱麻(Boehmeria siamensis)对Sb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均大于1,对重金属有较强耐受性,作为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植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贵州省水城县五个乡镇猕猴桃果园土壤养分含量和酸碱度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猴场、米箩、鸡场等乡镇猕猴桃果园的氮素和钾素含量较为丰富,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而鸡场和野钟乡猕猴桃果园的土壤速效磷含量极少,不能满足猕猴桃的生长需求;五个乡镇猕猴桃果园土壤的pH值普遍高于猕猴桃的最适生长范围,可通过在土壤中加入硫磺粉和硫酸亚铁的方式降低土壤酸碱度。  相似文献   

12.
水蚤类浮游动物孳生的生物控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利用滤食性鲢鱼、鳙鱼的生物操纵作用抑制水源水中孳生的剑水蚤类浮游动物进行了探讨.在不投加任何饵料的条件下,进行微型生态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鱼类的放养生物量对其生物操纵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适宜生物量的鲢鱼、鳙鱼的放养,可以有效地抑制剑水蚤类浮游动物的孳生,并通过影响水体中营养物质水平和生物群落结构,帮助水体水质的恢复;放养生物量过低难以有效地控制剑水蚤的生长,过高的放养生物量会导致鱼类捕食活动过于剧烈,加速营养物质自下而上的补充,甚至有可能会破坏水中正常的食物链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发现磷对异果山绿豆结瘤、固氮和生长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含磷者结瘤多、根瘤发育正常固氮活性高,植株生长良好;而缺磷者根瘤小而白、植株生长差.缺磷钾时,少量化合态氮[0.61mM Ca(NO_3)_2或1.87mM NH_4Cl]对植物生长结瘤都引起有害的作用.在磷钾水平一致时,低水平化合态氮〔0.61mM Ca(NO_3)_2或1.87mM NH_4Cl〕对异果山绿豆结瘤固氮及生长都是有益的;而中水平氮〔3.05mM Ca(NO_3)_2或9.35mM NH_4Cl〕则不利;高水平氮〔6.1m MCa(NO_3)_2或18.7mM NH_4Cl〕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植株含氮量随着化合态氮的水平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利用坡面径流场,采用修正后的内梅罗指数法,通过对华西雨屏区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坡度的自然生草、黑麦草和灌木的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5°坡度,自然生草土壤pH值、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小于黑麦草,而土壤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黑麦草.15°坡度,土壤pH值大小顺序为灌木黑麦草自然生草;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大小顺序为灌木自然生草黑麦草;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大小顺序为自然生草灌木黑麦草.土壤综合肥力系数大小为5°自然生草5°黑麦草、15°灌木15°自然生草15°黑麦草,且五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肥力均为一般,说明具有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生草对华西雨屏区表层土壤的肥力提高效果优于黑麦草,而木本植物对华西雨屏区表层土壤的肥力提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营养盐对天津市景观水体环境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天津景观水体生态环境营养盐的污染特征、营养比例以及空间变化规律,分析了各水期营养盐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剖析了生态系统对胁迫因子的响应机理,分析了水体内部的生物代谢过程,及总磷和浮游生物的生长与气候、换水、降雨、沉积物、人为干扰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天津市景观水体出水口的营养盐含量高于上游来水;无机氮、总氮、可溶性磷酸盐、总磷全年变化规律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天塔湖总氮、总磷的季节变化与河道相似,可溶性磷酸盐、无机氮季节变化与河道相反,丰水期低于平水期;与2000年改造之初相比,天津景观水体存在着富营养化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施肥量对烟田土壤氮素供应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肥料施用水平对烟田土壤氮素供应、烟株生物学性状和体内物质累积、养分吸收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水平明显影响到烟株生长初期根系生长密集区域土壤的无机氮供应状况.氮肥施用水平愈高,团棵时根系生长密集区域土壤无机氮供应也愈多.但烤烟根部以及整株的干物质积累在一定的施氮量范围内,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施肥量过多对烟株生长前期的根部以及整株体内干物质积累有一定的抑制,而后期则表现出促进.打顶前烟株体内氮、磷、钾养分的累积在不同施氮量处理间无明显差异,而在打顶后总体上表现出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不同施肥量间增加幅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适宜施氮量及其以下时,烟株打顶后体内的氮素累积量与打顶时相比增幅不大,而过高的氮肥施用水平会导致烟株生长后期体内有过多氮的积累,致使中、上部叶片变厚、叶片扩展不好,而不利于烟叶质量的提高.综合衡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施肥量以纯氮7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7.
在土样中筛选出固氮、解磷、解钾效率较高的目标菌种,利用发酵工厂污水处理程序所产生的活性污泥作为底物培养基,按一定比例接入所筛菌种进行发酵,经干燥处理制得微生物复合菌肥(含水质量分数为9%,有效活菌数大于3亿g-1)。在普通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上述微生物复合菌肥,可使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分别提升91%、160%、98%。在小西红柿实验中,微生物复合菌肥可以使小西红柿幼苗相对空白实验组株高、茎粗和根长的增长率分别达到12.8%、7.0%、22.1%。  相似文献   

18.
矮牵牛缺氮、缺磷、缺钾植株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巍 《长春大学学报》2007,17(12M):61-63
利用对照的试验方法,探讨了矮牵牛在缺素条件下外部形态和内部生理指标的变化,指出了氮、磷和钾元素不同的生理作用。缺氮处理25d的矮牵牛植株叶色淡绿,下部叶片发黄,叶柄短而纤弱,叶绿素含量较对照植株叶绿素含量减少20%左右;缺磷植株叶片呈暗绿色,部分植株的茎部和叶片出现紫红色,叶子小而狭,叶柄短而纤弱;缺钾植株叶子有缺绿斑和坏死斑出现,叶子变厚,叶柄变短。矮牵牛缺钾植株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根部;矮牵牛缺磷植株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低于根部。  相似文献   

19.
分别对蒙古国第二农场和天津郭村小麦及黄瓜耕层土样的基本性质(酸碱性、含水率、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与微生物的数量分布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表明,天津郭村土样仅全氮含量低于蒙古国土样,其余指标均不同程度地高于蒙古国土样.这些结果可为提高蒙古国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The change of soil nutrient elements during restoration succession processes of high mountain meadow in Na’qu County, Tibet,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trampling disturbance, the normal structure of soil is violated, soil quality worsened, leading to soil erosion and nutrient loss. The recoverage of soil is lagged behind vegetation when change depends on elements of soil nutrient increase in mass. The content of tota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and total potassium changed accordingly with total nutrient, and is remarkably correlated to the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phosphorus is complex and changes with biomass and soil pH. 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potassium change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ota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and total potassium, and was increasing with trampling, and the change was relatively little during successive sta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