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融通创新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科技》2020,(2):1-9
融通创新是大中小企业通过与外部创新网络中不同主体(产业伙伴、知识伙伴、政府机构、创新中介机构等)进行资源融合互补、知识协同共享、共创价值实现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文章以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进一步延伸并探索融通创新的特征内涵和商业实践,最后从创新生态体系构建、知识共享平台、创新文化等三方面提出了实现融通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梅  孙艳艳  张红 《科技智囊》2021,(10):70-76
城市群内各城市发展及其互动和关联是区域协同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对京津冀城市群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系统视角,以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创新为落脚点,界定了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的定义,从空间协同、产业协同、资源要素协同、知识协同等多个层次构建了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体系框架.文章结合协同创新网络构建中面临的问题,重点从构建关联与共享的区域知识网络体系、强化要素流动和主体互动的创新网络组织体系、完善城市分工与融合发展产业协作网络体系和建立协同创新空间网络体系等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组织网络化发展及创新范式网络化背景下,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是影响协同创新绩效的关键要素。该文分析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的构成和内涵,构建"协同创新知识网络能力要素-知识活动过程-知识创新绩效"理论分析框架,从多层次、多维度分析基于知识获取-流动-应用的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要素构成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为培育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提升协同创新绩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协同创新     
《广东科技》2013,(11):38-39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协同创新其本质属性是一种管理创新,多为组织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一般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技术创新复杂性和难度日益增大,单个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依靠自身力量均难以实现较大的技术突破。跨越产学研之间的协同创新,建立企业、大学、研究所、政府、投资商和中介机构集成创新体系,是推动技术创新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6.
大学和企业等创新主体的互动协作对于促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有着积极意义,我国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目前还存在人才紧缺、资金不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缺失等问题。我国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的发展要形成有序运动的体系,相互间需进行资金、中介服务、信息、科研设施、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交流,才能形成充满活力的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要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共享形成整体的中和效应,为实现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为客观评价协同创新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构建了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通过各要素配合间的不满意度分析,将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要素在满意度一制约度进行空间上的划分,进一步找出协同创新能力的薄弱要素,为科研团队协同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分析框架,结合荷兰ASML公司案例研究,阐述了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与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关系,分析了创新生态体系的建设路径及特点。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协作、“路线图”的创新协同及核心企业的统领作用是ASML创新生态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ASML作为光刻装备产业的核心企业,根据路线图作为总纲统领包括供应商、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内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形成一个广泛参与的基于协作的创新网络体系。这种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框架对于中国区域产业创新的生态建设以及如何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引入协同创新理论,在分析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关键要素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协同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以期破除人才培养中政府、院校、行业企业及培训机构之间的壁垒,实现人才培养资源的优化整合。  相似文献   

10.
 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分析框架,结合荷兰ASML公司案例研究,阐述了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与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关系,分析了创新生态体系的建设路径及特点。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协作、“路线图”的创新协同及核心企业的统领作用是ASML创新生态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ASML作为光刻装备产业的核心企业,根据路线图作为总纲统领包括供应商、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内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形成一个广泛参与的基于协作的创新网络体系。这种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框架对于中国区域产业创新的生态建设以及如何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