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研究黄花蒿青蒿素含量与腺毛状毛状体密度的关系,分别利用体视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测定了8组青蒿素产量不同的黄花蒿的叶片腺毛状毛状体密度,同时利用HPLC法测定相应叶片黄花蒿素含量,再用SPSS软件对二者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植株黄花蒿的叶片腺毛状毛状体密度不同,体式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测的最大值均是植株4号样,所得平均密度分别是(75.7±16.0)个/cm2和(29.4±5.9)个/cm2,说明体视荧光显微镜适合检测黄花蒿腺毛状毛状体密度,而扫描电镜观察腺毛状毛状体结构的效果更好;2黄花蒿叶片腺毛状毛状体密度与青蒿素含量的关系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0.734,P=0.0380.05.这再次证明了青蒿素主要在叶片的腺毛状毛状体内产生,而相关的显著性未能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也有少量青蒿素在其它类别的细胞内产生.  相似文献   

2.
黄花蒿类型引种试验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收集广西黄花蒿类型14个,进行引种比较试验。黄花蒿不同类型的产量和青蒿素含量均有明显差异,最高公倾产干草14670.00kg,最低为8775.00kg。青蒿素含量最高达1.24%,最低为0.90%。根据产量及青蒿素含量测定结果,选出公倾产干草13155.00kg以上,青蒿素含量1.11%以上的93001号、93004号、93005号、93006号等4个高产优质的黄花蒿优良类型作为人工栽培的良种种源。  相似文献   

3.
正高浓度CO_2有利于黄花蒿的生长青蒿素是控制疟疾最有效的药物,只能从植物黄花蒿中提取,至今不能工业化合成生产,每年该药物挽救数以百万计的生命。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屠呦呦教授从黄花蒿中提取并发现它,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工业化革命以来,全球大气CO_2浓度持续上升,不仅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也对植物生长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朱春梧等利用开放式大气  相似文献   

4.
 自20 世纪70 年代中国科学家从传统药用植物黄花蒿中分离出青蒿素以来,其作为最有效的抗疟药物受到全世界高度关注。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的发展,青蒿素生物合成途径逐步得到阐明,大多数代谢步骤的酶基因和部分调控机制得到鉴定。与此同时,利用转基因技术促进黄花蒿中青蒿素的合成与积累,以及在微生物中重建代谢通路以实现青蒿素的半合成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介绍在青蒿素代谢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新品种"桂蒿1号"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为其区域布局和生产应用提供实践依据,本文利用性状平均值、变异系数、显著性分析等方法对黄花蒿新品种"桂蒿1号"9个主要表型性状的变异情况进行对比,综合分析该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性状变异。结果表明,黄花蒿新品种"桂蒿1号"在不同地域有很好的适应性,各地生长的各性状变异系数都较小,且不同年份生长的各性状变异系数也较小,特别是关键性状——青蒿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只有0.643 1%。因此,黄花蒿"桂蒿1号"新品种在不同地方不同年份其各性状均有较好的适宜性和稳定性,特别是关键性状——青蒿素含量和产量均达到任务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1972 年,中国科研人员从黄花蒿中成功提取了抗疟疾有效成分青蒿素,使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成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本文从青蒿素的提取方法、药理学特性、药代动力学3 方面综述青蒿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青蒿素的提取,分离和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薄层层析法对凤县不同产地青蒿中的青蒿素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凤县青蒿中青蒿素含量为0.196-0.230%。  相似文献   

8.
派生系统法与集团混合法相结合,对黄花蒿野生资源进行派生系统分类(F1)、植株表现性状纯合(F2-F4)、品比与高产栽培(F5-F6),选育出优质高产黄花蒿品种鄂青蒿1号;以鄂青蒿1号为基础品种材料,进行多品种多点对比试验,并根据产地自检和集中对比检测结果,对原种生产预设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验证和校正,制定行业标准《青蒿原种生产技术规程》(NY/T1781-2009),建立原种生产基地.课题的实施为我国青蒿素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种源与原料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鄱阳湖湿地藜蒿的食用安全,采集了鄱阳湖湿地不同入湖河口区土壤及藜蒿样品,测定了土壤及藜蒿中 Cd 含量,并对其食用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经藜蒿与对应土壤样品中 Cd 含量比较发现,藜蒿对 Cd 具有较强富集能力,富集系数为0.95~2.54;转运系数结果显示 Cd 在藜蒿植株内易转运到地上部(茎叶),即居民采食部分,其迁移系数为1.34~5.47.通过对照国家食品(茎叶类蔬菜)安全标准,发现藜蒿地上部 Cd 含量平均超过食品标准值约13倍,故采食藜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0.
广西壮族自治区青蒿生态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指导广西青蒿(Artemisia annua L.)种植,本文结合文献,分析影响广西青蒿素(artemisinin)含量的主要气象要素,并建立了青蒿素含量-气象要素数学模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选取与广西青蒿素含量相关性最高的17个气象要素,作为区划指标,对广西进行青蒿生态气候适宜性区划,划分出四级适宜区.可知广西西部和东北部的山区是最适宜青蒿生长的区域,青蒿苗期和花期时的气象要素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最大,花期时处于光照强度较高、温度相对较低、降水量较小区域内的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本文为广西青蒿种植适宜区域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类似研究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4.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现行力学教材和普通物理教材大都把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矩守恒定律视为质点组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的推论,忽视了守恒星的本质意义,是不正确的.本文绘出正确表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