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3月3日至5日,法国总统密特朗到以色列作了三天访问。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法国总统访问以色列,这还是第一次。一般认为,密特朗访以,虽有一些有利条件,如法国同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都保持着较好的关系,但也冒有风险。因为法国和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密特朗访以可能引起法以之间的争吵,也可能失欢于阿拉伯国家,或者两头招怨。那末为什么密特朗要在此时毅然访以呢?  相似文献   

2.
法国社会党领袖弗朗索瓦·密特朗当选为法国总统的当晚,巴黎市民在共和国广场热烈庆祝,通宵不散,盛况是空前的。之后法国社会党在国民议会选举中又获得了绝对多数。这样,社会党在野二十三年以后又一跃而为强大的执政党。这不仅是法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转折,也是西欧和全世界所关心的一件大事。“温和”的“社会主义改革”以社会主义为标榜的密特朗和社会党将给法国人民带来什么样的前景呢?密特朗在他的著作和竞选纲领中提出了一整套设想: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他主张  相似文献   

3.
主角:法国总统萨科齐配角: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在法国总统萨科齐的眼里,10月18日的巴黎是阴郁的。当天,法国交通部门举行联合大罢工  相似文献   

4.
法国总统密特朗,在7月上旬的一周之内,先后访问了美国和苏联。他出席了纽约自由女神像落成百周年盛典并同里根总统晤谈,接着又在莫斯科同戈尔巴乔夫进行会谈。舆论认为,法国这次重火外交行动的意义和作用大大超过了双边关系的范围。密特朗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访问美苏的呢?一方面美苏首脑在酝酿新的会晤,里根对苏联6月提出“灵活的”裁军新建议作了某些积极的评价;另一方面美多次表示要废除美苏反  相似文献   

5.
<正>【法】《观点》2015年7月23日法国生态、可持续发展和能源部部长。1953年出生于塞内加尔,先后毕业于法国政治学院和有"总统摇篮"之称的国家行政学院。20多岁时就曾担任时任总统密特朗的顾问。在密特朗执政期间,她曾三任  相似文献   

6.
法国想在欧洲统一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需要西德的支持。西德在两德统一问题上有求于法国的支持。因此密特朗和科尔克服分歧,加强了协调。  相似文献   

7.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议会多数派的代表人物、保卫共和联盟主席,巴黎市长希拉克第二次任法国总理,与左翼总统密特朗共理国政,这是1958年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密特朗大权在握,老谋深算;希拉克踌躇满志,精明能干。希拉克得到议会多数派的支持,密特朗身后有强大的少数派,希拉克如何处理好这个关系,实施其内外政策,成了法国人瞩目的中心。  相似文献   

8.
<正>贝聿铭是美国华裔著名建筑设计师,其设计以别出心裁著称于世。1982年,法国总统密特朗邀请贝聿铭为新卢浮宫做全面的统筹设计。得此机会殊为不易,法国本土和世界各地云集着各种风格与流派的建筑大师,为新卢浮宫做设计,也是他们的向往。然而,一次偶然的会面,贝聿铭给密特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密特朗就任法国总统之日,特往“先贤祠”敬献三枝玫瑰。一枝献给社会党先驱若莱斯,象征继承社会党传统和理想;一枝献给二次大战中统一法国地下抵抗运动的让·莫兰,象征以社会党为核心的全国团结;一枝献给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为殖民地奴隶的解放而奔走呼号的舒尔歇,表明法国是第三世界的忠实朋友。三枝玫瑰表达密特朗的政策意向,从中显示第三世界在法对外政策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三巨头大政方针基本一致,因而个人素质、形象、政治影响至关重要。希拉克有积极的政绩,巴尔有合适的形象,密特朗在淡化了社会党色彩后,各方面都略胜一筹。在右翼力量略占优势的法国政坛上,密特朗的获胜还得靠右翼内部的分化。谁将入主爱丽舍宫是一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法国总统选举日子的临近,密特朗结束政治生涯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法国上下对此好像没有给予太多的注意。这不仅是因为人们早有了思想准备,而且眼下人们更关心的是谁将成为爱丽舍宫的新主人。  相似文献   

12.
法国当选总统雅克·希拉克5月17日入主爱丽舍宫,从密特朗手中正式接过了总统权杖。根据宪法,法国外交事务由共和国总统大权独揽。人们原以为,希拉克总统可以从容地在6月中旬的哈利法克斯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和6月底的戛纳欧洲联盟  相似文献   

13.
浪欲静而风不止去年8月古巴“移民潮”平息之后,美国对古巴维持了30多年的敌视政策受到了国内外各方面的批评,但是美古关系并未出现实质性松动。最近,美国的欧洲和美洲盟友纷纷改善或加强与古巴的关系,同时古巴也在悄然进行经济改革,古巴的外交活动积极主动。此时美国对古巴的强硬政策便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今年3月,古巴主席卡斯特罗在出席联合国社会发展首脑会议后顺访法国,受到密特朗总统和法国企业界的热烈欢迎。卡斯特罗宣称,这标志着西方对古巴的“隔离政策结束了”。  相似文献   

14.
法国总统密特朗即将来我国访问。这是第三位来我国访问的法国总统,也是他本人第三次访华。密特朗总统的来访无疑是中法两国关系中的一件大事。在这样的时刻,重温两国友好关系发展的历史将引起人们许多美好的记忆。中法两国之间的友谊桥梁是由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戴高乐总统亲手架设起来的。1964年,戴高乐总统以他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毅然决定两国建交,从而使法国成为第一个同我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 19年来中法两国关系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  相似文献   

15.
法国曾在印度支那作了几百年的殖民梦,终于被1954年奠边府的隆隆炮声震醒过来。如今,40年过去飞,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已成历史。今天密特朗总统重又做起法国在印度支那“重振雄风”的梦来。2月9日-12日,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加强西欧联合防务的呼声甚高,其中重要的莫过于建立法德联合旅了。具体设想是在法德首脑磋商后由西德总理科尔于6月19日提出的。他建议成立一支5000人的德法陆军联合旅,由法国和西德军官轮流担任指挥。他的建议一提出就立刻受到法国总统密特朗和法国总理希拉克的欢迎。密特朗甚至称它为“欧洲防务的雏形”。7月中旬,德法两国国防部长就科尔的建议进行磋商,一致同意加速它的实现并宣布了两项重要决定:一是着手建立一个“军事合作混合小组”。研究落实组建法德联合旅的有关事宜。二是  相似文献   

17.
7月17日,法国政府进行重大改组。在任3年多的皮埃尔·莫鲁瓦总理辞职,原工业科研部长洛朗·法比尤斯就任总理,随后组成新的一届内阁。触发这次政府改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密特朗总统在私立学校改革问题上改变初衷,收回成命,这是导致莫鲁瓦总理辞职的直接原因。私立学校改革在法国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社会党主张建立“统一的、世俗的”国民教育,今年1月提出一项改革法案,加强政府对私立学校的控制与监首。该法案一提出,立即遭到受教会控制的私立学校  相似文献   

18.
法国政坛上的右翼宿将出山。如何平衡内外关系,把“负载过重”的船驶出衰退漩涡,新总理重任在肩。法国立法选举果不出人们所料,社会党修欣,中右冀联盟大获全胜。选举结果公布还不到24小时,密特朗总统即  相似文献   

19.
王朝晖 《世界知识》2012,(11):28-29
许给法国人"一个美好的未来",但"左翼新政"能坚持多久,"法式社会主义"能支撑多长,事实上没有人知道。5月15日,奥朗德就任法国总统,政府新班子次日如期全面展开工作。但社会党自密特朗卸任后已17年未执政,面对当前法国经济低迷、欧债危机肆  相似文献   

20.
评析密特朗“法国式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和时代背景——理论与实践——兴衰原因及启示,并对邓小平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一步诠释。法国将可能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应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的第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