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过去的100年里,疫苗已广泛用于传染性病原体的预防和治疗。原因之一是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抗体,使机体免受细菌和病毒的侵袭。而对某些细胞内病原体几乎不起作用,如结核杆菌、大型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major)以及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因为机体的保护作用更多地依赖于病原体诱导的细胞免疫,而不是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2.
可吃的疫苗     
可吃的疫苗程天友编译─—基因工程的园丁们正力图培育能挽救千百万人生命的农作物。他们的发现或许使儿童免疫不得肝炎就象吃一只香蕉那样容易─—在拉乔拉(LaJolla),多数农民在一块块地里播种苜蓿草,收获做凉菜的绿叶蔬菜。米切·亨(MitchHem),这...  相似文献   

3.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经久耐用、便捷轻巧的新型电池:一种完全采用塑料制成的新型电池,而在几年前人们还普遍认为这种新奇的供电装置若想突破技术障碍实为不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西奥多·O·波勒尔(TheodoreO.Poehler)和彼得·C·西尔森(PeterC.Searson)合作研制出可多次充电的薄膜夹层电池,这些可产生高达3瓦电能的夹层电池已符合实用标准。他们将一种称为氟苯酚嘤吩的塑料和掺杂物有机地港合用作电极;再以一种含有棚化物的聚合胶粘连电极。虽然新型薄膜夹层电池不及拥电池效能高,坦以克论计,却比…  相似文献   

4.
曾因磁共振成像(MRI)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而分享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的保罗·C·劳特布尔(Paul C.Lauterbur)博士,于2007年3月27日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乌尔班纳市逝世,享年77岁。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英国著名乡村医生、牛痘术发明者爱德华·琴纳(EdwardJenner)诞辰250周年(1749.5.17-1999.5.17),也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告的“世界天花绝迹日”20周年(1979.10.26-1999.10.26)。天花的根除是有史以来人类在同烈性传染病的艰苦斗争中取得的第一个彻底胜利。今特译此文,以示纪念。译者爱德华·琴纳(174pel823)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13岁时给一名医生当学徒。获得了圣爱德鲁斯学位后,并没有趋于时尚在伦敦行医,而是回到了故乡成为一个乡村医生。尽管琴纳常常被说成是一个普通、谦逊、朴实的人。活跃的思…  相似文献   

6.
谢忠平  李琦涵 《科学》2007,59(1):17-20
疫苗是目前人类可以彻底控制某一传染性疾病的唯一武器,预防接种不但保护了个体免受传染病病原体的侵袭,而且在群体中也限制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可以说,疫苗的发明与使用,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之一。自200多年前牛痘疫苗的发明到今天数十种疫苗的广泛应用,就是一个人类认识并掌握使用生物技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疫苗经历了第一代的传统疫苗、第二代重组基因工程疫苗及第三代的核酸疫苗的发展,并已出现了以治疗为目的的治疗性疫苗。  相似文献   

7.
考虑一下这种情况:作为9岁和5岁的两个孩子的父母亲,你认为你已尽了最大努力去发展他们的智力。当他们还处在婴儿期时你就开始读书给他们听,给他们买有教育意义的玩具,带他们去图书馆。现在他们在校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你该把这些功劳归于自己吗?根据一些科学家的看法,在没有你积极努力的情况下,你的孩子会干得一样好。例如,在《家庭影响的限度》一书中,亚利桑那大学的戴维·C·罗伊(DavidC.Rowe)坚持认为培养孩子的方式对孩子的智力没有丝毫影响。《贝尔的曲线》一书的作者查理·默里(CharlesMurray)以及后来的理查德·海…  相似文献   

8.
温振国  周保罗 《科学》2007,59(1):35-38
2006年3月2日,世界著名的免疫学家、法兰西学院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前任所长库里尔斯基(P.Kourilsky)应邀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作了一个题为“当今是否是疫苗开发的黄金时代”的报告。本文根据库里尔斯基教授的报告内容,回顾疫苗学的发展历史及疫苗开发的一些特点.介绍公众对“当今是否是疫苗开发的黄金时代”这一问题的看法,并阐述库里尔斯基教授他个人对这些问题的科学见解。  相似文献   

9.
自1981年首次识别出艾滋病(AIDS)病例以来,流行病学家一直在密切追踪卡波济肉瘤。卡波济肉瘤的特征是,皮肤多处发生紫色肿瘤,它剥夺了AIDS患者的广泛皮肤。流行病学家提出了各种理论,用以探究卡波济肉瘤形成的原因。起先,一些研究人员把这种损害容貌的肿瘤归咎于性药波波斯(Popers)的使用。后来,很多流行病学家认为,某些病原体,特别是病毒,是卡波济肉瘤的根源。199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研究小组报道了一条引起科研人员极大兴趣的线索。流行病学家帕特里克·S·穆尔(PatrickS.Moors)及病理学家常源(YuanChang)描…  相似文献   

10.
疫苗     
<正>接种疫苗是预防保健的一大胜利。但是这项构建免疫学护盾来防范致命病原体的工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些致命性最强的疾病还没有用于防治的有效疫苗。不仅如此,世界范围内的疫苗分配还存在许多不公平现象。虽然疫苗的开发和生产过程都有了很大进步,但全人类为通过疫苗来根治疾病所做出的努力仍然面临着来自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的障碍。疫苗接种是医学的一大里程碑。但是未来之路依然漫长,这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我们对世界上最致命的三种疾病——结核、疟疾和艾滋病——做了大量研究,我们仍然没有找出针对其中任意一种的有效疫苗。另一种几乎已经被西方世界遗忘的疾病——小儿麻痹症——仍然泛滥在一些贫穷的国家。但我们离终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见本刊2008年第11期),预防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宫颈癌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豪森正是因为发现了人乳头瘤病毒可以引发子宫颈癌而获此殊荣,“他的发现奠定了人类在癌症研究领域的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12.
疫苗的新技术吴卫泽编译所有各种健康治疗方法的改进,其宗旨是疾病的预防。至今,苗苗的发明是一种最有效的医疗方法。它有益于公共健康水平的提高和普及。各种新技术的推出和不断完善,从没有象菌苗的研究和发展更令人兴奋。最近,在一些国家几种新的苗苗已予以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3.
绿色动力——斯特林发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斯特林发动机(Stirlingengine.又名热气机)是一种闭式循环往复式外燃机.其理想热力学循环称作斯特林循环(即:概括性卡诺循环).因此,同温阳下其理论效率最高。更吸引人的是它具有两个明显优于内燃机的特点:一是能利用各种能源.无论是常用的液体燃料,还是气体燃料或固体燃料,甚至太阳能、化学反应能和放射性同位素能源,只要能产生一定温度的热量,热气机就可以工作;二是振动噪音低、排放污染小,具有良好的环境特性。热气机的发明早于内燃机,是由一位叫罗伯特·斯特林的苏格兰牧师于1816年发明的。在整个19世纪,这…  相似文献   

14.
正象很多技术方面的进展一样,导电聚合物领域的革新,开始也出于偶然。70年代初,东京技术研究所的白川英机试图制造一种名叫“聚乙炔”的有机聚合物时,把催化剂加多了,多出配方规定的1000倍。得出的东西,却是状似铝箔的、有光泽的、类似银的薄膜。铺开来,就象用来包剩菜饭使之不变质的莎纶。这新形成的物质绝非寻常之物,致使阿兰·G·默克代米德(AlanG.Mcdairmid)在侦悉此事时,就想到可否用它取代他正在制造的合成金属─—能传电的非金属物质。1977年,白川和默克代米德、阿兰·J·黑杰(Alan.J·Heeger)一起,在宾夕伐尼…  相似文献   

15.
反氢     
制造氢比较简单,因为只要将电子和质子混合在一起并让电子围绕着质子旋转即成。而制造反氢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因为它是由正电子(带正电荷的电子配对物)和反质子(带负电荷的质子配对物)组成,因此要想制造、贮存和控制它都是非常困难的。上个星期,伊利诺斯巴达维亚国立费米加速器实验室的戴维·克里斯蒂安(DavidC.Christian)和他的同事们宣布了他们的初步成果,他们已发现了7个反氢原子。在2个研究组──日内瓦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CERN)和费米实验室──的早期实验中,研究人员在加速器里制出了接近光速的反质子。这些环流的叵…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家──约翰·巴丁李文清译巴丁是第一位在同一领域(凝聚态物理学)中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传奇式人物。当他第二次被授予诺日尔物理学奖时,L·卡达诺夫(Kadanoff)打电话祝贺他:“继续努力,再得一次,你就成为冠军了广1956年,巴丁与W·布拉顿(B...  相似文献   

17.
蓝彧祥 《世界科学》1999,(10):32-32
疟疾仍然威胁着世界近半数的人口。人们正用DNA新疫苗进行反击。无人确知蚊子从何时开始把疟原虫寄生虫(更多地称为疟疾)注人人体。但从记述发现疟疾衰弱和常见致命症状的一些参考著作中便可追溯到这个书面词的起源。早在公元前27to年,一些著作就曾首次描述过剧烈的疟疾类热病。到了公元前op年,希波克拉底作出了热病蔓延与蚊子最喜爱的繁殖地点(季节性降雨形成的水池)有联系的结论。今天,疟疾仍是最成功、最持久的杀人凶手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现在有四亿人,即大约45%的世界人口正处于感染疟疾的危险境地。想象扣年前就已…  相似文献   

18.
孟凡丽 《世界科学》1997,(12):16-17
20世纪70年代末,当发育遗传学家克里斯蒂那·纽斯莱.福尔哈特(ChriaianeNusslein-Volhard)和恩里克·维肖思(EricWieschaus)使上千只果蝇的DNA随机突变,然后筛选出它们子代的胚胎缺陷型时,发育生物学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实验之一便开始进行了。他们为研究一系列曾经是神秘的发育过程中的遗传因素开辟了道路,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如今,纽斯莱福尔哈特和他的同事们又做了一次类似实验,这次主要是针对动物界中的脊椎动物。他们以斑马鱼为材料,应用其已有的技术生产出了一种稀奇的新型变异动物——这为未来发育生物学的进展打下…  相似文献   

19.
构筑生命的最重要分子材料──氨基酸和糖──都有左手型和右手型两种形式,就像一双手套,互为镜像。现存生物体只用左手型的氨基酸和右手型的糖。至于生命起源的某一时刻为何作出这种选择,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理论。 法国格勒诺布尔CNRS高频磁场实验室的吉特·里肯(Geert Rikken)和 E·劳帕奇(E.Raupach)证实,磁场能与光互相影响而导致分子在手型上的不均衡,即在光促化学反应中产生了分子的“手性”。 分子手性是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Pas-teur)在19世纪发现的。他注意到酒石酸的晶…  相似文献   

20.
“教学界的莫扎特”──谁值得如此这般赞誉呢?保罗·厄尔多斯(PaulErdos),他在9月20日的华沙会议上死于心脏病发作,人们给予他这个称号并且可以证明这一赞誉是正确的。他是我们20世纪最具光彩夺目的思想人物之一;当他仅20岁时.柏林最优秀的数学家IssaiSchur(舒尔。1875—1941.德国数学家.译注)给他起个“布达佩斯的魔术师”绰号;其他的数学家称他为“西方的Ramanujal。(拉玛努詹)”以及“现代的Euler(欧拉)”。总之.作为不平常的人物.厄尔多斯忏‘着强烈的t#感和挚爱为着他自己的学科而生活.这甚至在许多科学家中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