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央宗 《西藏大学学报》2008,23(3):102-105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而委婉语是社会心理在语言上的一种反映。文章从职业委婉语、死亡委婉语、疾病与残废委婉语等方面探讨了委婉语的内容及其构成,以便正确地理解、鉴赏和运用。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而委婉语是社会心理在语言上的一种反映.文章从职业委婉语、死亡委婉语、疾病与残废委婉语等方面探讨了委婉语的内容及其构成,以便正确地理解、鉴赏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第二语言学习本质特征的基础上,从文化与语言的关联出发,探讨目的语文化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内在联系,阐述了目的语文化导入的原则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非语言交际与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除了要值得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语言知识外,还必须掌握文字字面以外的蕴含了许多文化因素的非语言交际手段。本章就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等几方面的文化差异及其引起的交际障碍来阐述文化在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英汉文化思维模式差异在句法和篇章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文化与思维是共同发展,密切相关的。对于语言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文化语境。理解文章的主题往往不全靠语言的熟练程度,它同时还离不开对目的语独有的思维方式的了解,离不开对句法和语篇中的文化思维模式差异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刘燕 《科技信息》2007,(10):117
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任何语言都深深根植于它所处的文化当中,翻译必须考虑到这一点。译者不仅仅要熟练掌握源语语言和目的语语言,了解相关专业知识,而且更应该熟悉两种文化背景,并在翻译中充分考虑两种文化的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让翻译真正促进科技、商贸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语言环境所产生出来的语篇是不一样的,从这个视角折射出语类的概念。法律语言本质上是一种技术术语,像其它术语一样只有一定人群才熟悉此类语言的运用。语类的介入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研究法律语言的语篇结构。本文基于这种观点先对语篇,视角,语类分别进行了阐述并表明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接着从法律语言的精确性的特点对语类在法律英语中的应用进行了举例说明,就一个大语类如审判,分析了其所属的三个语类:判例汇编语类,律师与当事人咨询性语类和认知性审讯语类。  相似文献   

8.
委婉语是世界各种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是语言使用中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交流过程中,由于文化的差异产生的委婉语使用差异影响着交际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裴丽华 《科技信息》2009,(3):302-303,312
语码转换是语言与语言接触自然产生的结果,由此而呈现的语言变化是语言变异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各国学者又从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种种不同的角度入手,把语码转换作为一个普通的语言的社会现象。本文旨在使读者对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双语或多语环境中未被人所重视的语码转换现象有更深的了解,重新思考我们对语码转换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李西 《科技信息》2010,(12):124-124
在跨文化交际中,除了语言行为之外,非言语行为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身势语作为非语言交际中的一种常见手段在交际中传情达意。本文从身势语的定义、身势语在交际中的角色出发,探讨如何在外语教学中进行身势语的交际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运用母语和外语文化中的身势语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中介语是用来描述介于二语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过渡语言体系。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介语作文的特点,由文化因素引起的中介语作文发展是有规律的。为减少和避免中介语作文的石化,语言教师要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中西学生的交流,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人类交流语言的组成部分,两者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更多的体现出不同的特色和文化差异.这篇文章从价值观念、伦理等级、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跨文化交际研究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芷江侗语方言已经濒危,它的濒危成因是多方面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和语言因素构成了一个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但相对于语言因素的影响而言,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是主要的。本文首先对芷江侗语的濒危状态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总结出芷江侗语方言濒危的成因。  相似文献   

14.
王爽 《咸宁学院学报》2013,(4):79-80,82
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中的普遍现象也是外语写作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本文对国内外近30年关于语言石化现象成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中介语理论的基础上,从词汇、语法、文化迁移和训练迁移等方面阐述了中介语的石化对英语写作的影响,提出了防止和减少中介语石化、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蔡立予 《科技资讯》2009,(23):238-238,240
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为研究对象,全面总结了外汉教师语言的基本特征,并将其分为策略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即有些规则必须要遵守而有些是策略性选择。本文从中介语角度看待教师语言,认为其是动态性向目的语靠拢的系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英语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某些涉及社会文化方面的言语行为准则的语言转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交际失误,强调了外语教学与学习中重视文化差异,培养符合目的语文化习惯的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温海花 《科技信息》2011,(14):I0172-I0173
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目的语和母语之间的语言系统,它具有可变性、过渡性的特征。但外语学习者,包括许多非目的语言学习环境成长起来的英语教师都感觉到语言学习经历最初的稳步提高、外语知识的不断积累以及一段时期的突飞猛进之后,外语水平不知不觉进入僵化阶段,无法再进一步提高,而且不管如何努力,都无法使中介语完全转化为目的语,这让许多优秀的外语学习者感到困惑和失望。本文试图从中介语产生的认知心理学基础解释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的客观性,以及试探克服语言"石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过渡语的研究,对学习者语言,特别是对其性质与作用有了完全不同的认识。过渡语研究的诞生从根本上确立了外语学习错误在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的地位,也改变了人们对错误的看法。从三方面对过渡语及其语言能力连续体做了探讨:过渡语的概念与特点,语言能力连续体,过渡语及其语言能力连续体研究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社会现实。从某一语言的任一角度可以窥视该语国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根据美国社会委婉语使用的研究,可揭示当今美国人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20.
英汉指示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示语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涉及语言结构和语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指示语在语言结构上反映出来。在章中,作分析了人称、时间、地点、话语和社交五种指示语,并从对比语言学的观点入手,比较了英汉两种语言指示语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