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装置是电力系统电压调整和无功优化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结合多年的电网工作实践,对电压无功控制装置进行分析,总结了电压无功控制装置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研究,使得电压无功控制装置运行稳定,有效提高电网供电质量,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变电站利用人工或电压无功控制装置(VQC)调压存在的弊端,提出采用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系统(AVC)进行调压的方法,并介绍了AVC系统的技术方案以及在银川智能电网的应用情况.AVC系统利用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四遥”功能,从全网角度进行电压无功优化闭环控制,实现无功补偿设备合理投入和主变分接开关适量调解,有效提高电网电压质量.  相似文献   

3.
任滟 《科技信息》2010,(3):328-328
随着农村用电负荷的增长以及用电性质的复杂化,致使电网的无功功率不足和无功分布不尽合理,从而造成系统电压下降。电压的波动和无功负荷的变化直接影响电网电能质量,因此涉及到电网电压如何调整,无功补偿装置如何投入,无功电压与优化等方面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倪建明 《广东科技》2009,(16):177-178
电网无功合理控制是实现电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区域电网电压无功优化通过调度自动化SCA-DA系统采集伞网各节点遥测、遥信等实时数据进行在线分析和计算,在确保电网与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以各节点电压合格、省网关口功率因数合格、达到最经济运行状况为约束条件,从全网角度进行电压无功优化控制,实现无功补偿设备投入合理、无功分层就地平衡、电压合格,实现主变分接开关调节次数最少、电容器投切最合理、电压合格率最高、输电网损率最小的综合优化目标.系统最终形成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开关调节、无功补偿设备投切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对电网内各变电所的有载调压装置和无功补偿设备进行集中监视、集中管理和集中控制,实现对电网电压无功优化运行的闭环控制.  相似文献   

5.
宋玉鹏  田景美 《科技信息》2009,(27):285-286
目前电力系统几乎所有的变电站均装有电力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有的还装设了电压无功自动控制装置VQC。但由于电容器组不能频繁投切,而且电容器投切将产生过电压及合闸涌流,加上电容器组无法实现小级差细分等原因,使得这些控制及补偿装置无法有效的发挥作用,变电站电压无功管理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变电站电压无功自动调节装置,该装置较好地解决了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为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和管理提供了较完善的解决方案,希望该装置的推广应用能为电网运行水平及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电网无功合理控制是实现电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实现电网无功合理分布一直是电网运行实践中的难题。本文在充分总结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应用微机设计开发了一套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系统,使电压无功分布得到优化,趋于合理。有效降低调度人员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7.
电网无功补偿新技术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鹏军 《科技信息》2010,(8):115-116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是改善电能质量和减少网损的重要措施,控制无功负荷对电力系统而言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本文首先对无功补偿装置的新技术做了介绍,然后针对我国无功补偿实际介绍了补偿方式的优化和全局无功电压综合控制新方法的应用。重点展望了电网无功补偿装置和控制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装置是电力系统电压调整和无功优化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详细研究了电压无功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设计及应用情况,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装置(VQC)在天津港供电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冬 《天津科技》2008,35(2):65-68
随着天津港供电系统用电负荷的剧增,造成系统的大量无功减少,使得电网中系统电压的滑落和大幅度波动。针对港区冲击性无功负荷瞬时启动投入对供电系统的影响,为保证电压质量则要采取相应的具体抑制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装置(VQC),介绍了VQC装置的控制原理、应用特点及效果,并阐述了用VQC装置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韩智强  王涛  齐敦金 《科技信息》2011,(29):I0101-I0102
电力系统无功不平衡使得供电电压发生波动,影响电力系统安全和经济运行。因此保证电网无功平衡十分重要,而有效的电压控制需要依赖于合理的无功补偿。本文对TCR无功补偿装置进行了谐波分析,再以MATLAB软件为手段,对FC+TCR系统电路模型搭建与仿真分析,不仅说明了所搭建系统的准确性,也很好的验证了TCR的无功补偿效用。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荷识别的电网电压无功优化控制方案,指出该方案能够准确地识别电网负荷运行情况,结合逆调压要求,给出不同负荷区域的定值整定原则,实时修正控制定值,使电压无功控制与负荷变化实时联动,提高了电压无功的控制效果,达到优化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杜高鑫  段练 《科技信息》2011,(9):313-313,327
任楼煤矿采用的ZMSVC高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根据自动控制器对电网系统的无功功率取样,自动调节磁控电抗器的晶闸管控制角,改变绕组直流电流大小控制铁芯饱和,实现电抗值连续可调,从而实现无功功率快速补偿作用。该装置有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网损,阻止电网系统振荡,提高阻尼极限,提高输电线传输能力;提高电网的电压稳定能力,限制系统的工频电压升高及操作过电压,并达到稳定系统电压。  相似文献   

13.
浅析地区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功管理实行集中控制方式是保持系统电压正常,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最佳方案,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地区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策略进行探讨,在分析区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目标和结构的基础上,提出电网无功优化策略,最后还分析了基本的控制原则。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区域AVC系统的三级电压控制理论,介绍了AVC系统的控制原则及系统组成,分析了AVC系统在石嘴山电网的应用效果。基于电网无功调控能力和关口无功功率控制范围,实现自动电压控制方法,提出了区域电网无功电压优化目标方案及分布式控制策略。在石嘴山地区电网验证了自动电压控制的有效性,AVC系统的分级电压控制方案,既降低了系统网损,又保证了系统电压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
电网中普遍存在谐波,进入无功补偿装置中电抗器的是全电流、全电压,若处置不当,将引起谐振放大,甚至造成严重事故。当前无功补偿装置中电抗器的设计和生产都是按基波电压设计,这是造成无功补偿装置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无功补偿装置中电抗器应按全电压设计和生产,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电抗器全电压设计方法是无功补偿装置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相关标准和手册,需要清晰、准确的描述并有相应的措施;设计院要正确选型;无功补偿装置生产企业要对项目系统分析、安全校核,正确的选用元件;电抗器生产企业要以全电压设计、生产电抗器。  相似文献   

16.
针对重庆电网主网220kV在枯水期低谷时段无功过剩,系统电压偏高的状况,通过计算、分析等手段对系统电网电压和无功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解决方案,使重庆220kV电网低谷电压控制在232kV以下。构建重庆电网主网计算等值模型,以有功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对重庆电网进行无功优化计算,提出各种优化补偿方案,通过计算结果综合分析各方案,从中得出合理可行的最优方案,并论证了发电机进相运行调控系统电压的可行性。通过对重庆电厂发电机的进相运行,降低了系统电压,改善了重庆电网运行性能,加强了系统协调稳定。  相似文献   

17.
低压电网电压无功管理是供电单位进行电网管理,实现低压电网经济运行的重要管理性工作,该研究提供了统筹低压电网电压无功管理规划工作,做好低压电网电压无功管理的宣传工作,做好低压电网电压无功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做好低压电网电压无功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大对低压电网电压无功管理设备的投入等建议和方法,希望对优化低压电网电压无功管理体系,提升低压电网电压无功管理水平,提高低压电网电压无功管理质量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手动操作,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本文探讨区域电网AVC控制策略,提出电压控制的重点在于"区域电压"以及"就地电压",而无功控制的重点在于"无功切除"以及"无功投入"。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几年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全国电网改造基本完成,电网调度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特别是无功电压优化理论的广泛研究和无功电压优化元件大量应用,使无功电压管理水平大大提高。本文着重针对力率和电压管理的问题及措施探讨。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光伏系统在电网电压跌落时可能产生过流、过压的情况,在传统双闭环控制策略的基础上,采用无功控制与Crowbar电路相结合的方法对光伏系统进行控制,使系统具有低电压穿越的能力。采用有功、无功电流协调分配的无功控制,不但能够解决电网电压发生跌落时的过流问题,而且能够根据电网电压跌落幅值,利用光伏电站自身的无功补偿特性向电网提供一定的无功功率;Crowbar保护电路则能够保证直流侧电压在安全范围内。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