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评价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拟诊冠心病患者329例,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将两种检查结果 对比分析.结果 329例患者中,平板运动试验阳性183例,其中CAG阳性136例,CAG阴性47例.平板运动试验阴性146例,其中CAG阴性115例,CAG阳性31例.平板运动试验检出CAD的敏感性为81.4%(136/167),特异性为71.0%(115/162),阳性预测值74.2%(136/183),阴性预测值78.8%(115/146),预测准确性为76.3%(251/329),假阳性率为25.7%(47/183),假阴性率为21.2%(31/146);冠状动脉单支病变较多支病变者易出现平板运动试验假阴性.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是冠心病诊断的一项筛选试验,与冠脉造影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评价运动平板实验(Exercise Testin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临床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0例运动平板试验检查患者,男性20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4岁。对运动实验阳性的5例,阴性的2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运动实验阳性的5例中冠状动脉造影4例显示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1例冠状动脉正常;阴性的2例中l例为小血管病变,l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结论运动实验是早期诊断冠心病重要的检查,运动实验阳性冠心病可能性大,多为大血管病变。实验阴性冠心病可能性小,但不能完全排除冠心病,少数为小血管病变。应结合临床表现及高危因素,对可疑患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以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造影对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不孕症患者,采用SonoVue作为造影剂,行经阴道三维超声监视下输卵管超声造影加药物治疗,并与腹腔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证实。结果:3D-HyCoSy与腹腔镜检查结果对照,结果18例完全符合,诊断符合率90%,10例达到治疗目的,有效率为50%。结论:利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进行经阴道三维输卵管造影具有简便易行,安全、无创、无辐射、高效等优点,对不孕症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对市内一所三级医院中两例胸痛患者的诊疗过程分析,探讨冠脉造影+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对冠心病患者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收集两例典型病例,进行诊断及治疗过程的分析、比较。结论:冠脉造影+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对冠心病患者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分布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并结合临床分析46例冠脉造影结果。结果与结论:冠脉狭窄的好发部位为前降支,其次为右冠及回旋支;心肌梗塞、心绞痛冠脉造影的阳性率高,而临床仅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尤其是老年房颤患者阳性率低;心电图无病理性Q波。仅凭ST-T改变,对高心病患者拟诊合并冠心病应慎重。临床无其它冠心病危险因素,单以不典型胸痛为表现,冠脉病变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趾臂指数(TBI)和踝臂指数(ABI)检查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将62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和50例冠脉造影正常的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TBI、ABI检查。根据TBI、ABI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指数积分、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高,TBI、ABI均明显降低,TBI、ABI和冠脉狭窄程度积分呈负相关(P〈0.01),TBI与ABI仅轻度相关(r=0.62,P〈0.05)。结论:TBI与ABI;相关性不高,联合检测可以更有效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诊断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规模临床试验研究结果的公布和诊治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冠心病的认识不断深化,诊治水平不断提高 但在临床工作中仍然常出现诊疗误区 主要为:片面根据心电图ST、T改变误诊冠心病;对老年人出现的心律失常盲目诊断为冠心病;对急性冠脉综合症的诊断意识淡漠;对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静脉硝酸甘油剂量过小,递增剂量缓慢;β阻滞剂剂量过小,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滥用溶栓疗法;忽视调脂治疗;滥用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等 为了使冠心病患者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与治疗,根据文献结合笔者临床体会,就冠心病诊断治疗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强调在市区级医院普及冠脉造影检查以减少误诊、漏诊,应规范硝酸甘油和β受体阻滞剂用量,在冠心病诊断当中要树立"急性冠脉综合症"诊断意识,在心绞痛鉴别诊断时重视非心源性胸痛的排除  相似文献   

8.
探究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疑似冠心病患者202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142)与非冠心病(n=60),冠心病组根据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测定血清尿酸水平,并分析其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冠心病组空腹血糖、血清尿酸、TG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HDL-C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P0.05);各病变组血清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血清尿酸水平随病变支数增加呈上升趋势,且病变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发生风险的危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89例)及多支病变组(96例),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Cys C检测并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Cys C水平的差异及Cys C与冠状动脉照影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多支病变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1.55±0.32)mg/L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1.28±0.20)mg/L(P<0.01)。(2)两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与冠脉造影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多支病变组r=0.78,P<0.01;单支病变组r=0.75,P<0.01)。结论 Cys C水平检测能预测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且随着Cys C水平的增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常规体表静息心电图T_(V1)T_(V5)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00例行冠脉造影患者的造影结果及入院时常规心电图,并对造影结果进行统计分组,分析T_(V1)T_(V5)综合征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心绞痛组中符合T_(V1)T_(V5)的阳性率为66.7%,而正常组(非冠心病组)符合T_(V1)T_(V5)的阳性率仅为7.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血管病变为53.6%,双支血管病变为75.0%,三只血管病变为77.3%.表明随着T_(V1)T_(V5)的阳性率增加,冠脉病变支数也随之增加,冠心病在各组间检出率亦有显著差异(χ~2=6.59,P0.05).结论 T_(V1)T_(V5)综合征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并且与冠脉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对细菌性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检测血培养细菌感染阳性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HBP水平,统计分析两组HBP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对细菌性血流感染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血清肝素结合蛋白诊断菌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8,当肝素结合蛋白的截断值为70.35 ng/mL时,对细菌性血流感染诊断的敏感度为78.0%、特异度为88.0%.结论:血清肝素结合蛋白可作为临床医生判断是否是细菌性血流感染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异舒吉(Isoket)对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LDDSE)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39例依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分为三组:对照组(CON)12例、冠心病1组(CAD1)15例和冠心病2组(CAD2)12例,其中CAD2行LDDSE Isoket,其余两组行LDDSE,以冠脉介入性治疗(PCI)后室壁运动改善的结果作为评价LDDSE的标准。结果Isoket可以明显增加心率,降低收缩压,但对舒张压影响轻微。CAD1组室壁运动双相反应的发生率为62.50%,存活心肌检出敏感性为61%,特异性为76%;CAD2组室壁运动双相反应的发生率为72.20%,存活心肌检出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88%;CAD2组存活心肌的检出率和敏感性明显高于CAD1组。结论Isoket可提高LDDSE存活心肌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厚度(IMT)、血尿酸与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CHD)患者148例为实验组,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依据WHO诊断标准又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PA)、稳定型心绞痛(SAP)3组;冠脉造影排除CHD的40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患者的血尿酸及颈动脉彩超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析两者与斑块不稳定性、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各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尿酸水平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3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与IMT、冠脉Gensini积分之间正相关(r=0.506,P<0.05;r=0.345,P<0.05).结论 血尿酸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狭窄程度呈正相关,两者与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临床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提高对冠心病的预诊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异舒吉(Isoket)对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LDDSE)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39例依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分为三组:对照组(CON)12例、冠心病1组(CAD1)15例和冠心病2组(CAD2)12例,其中CAD2行LDDSE+Isoket,其余两组行LDDSE,以冠脉介入性治疗(PCI)后室壁运动改善的结果作为评价LDDSE的标准.结果 Isoket可以明显增加心率,降低收缩压,但对舒张压影响轻微.CAD1组室壁运动双相反应的发生率为62.50%,存活心肌检出敏感性为61%,特异性为76%;CAD2组室壁运动双相反应的发生率为72.20%,存活心肌检出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88%;CAD2组存活心肌的检出率和敏感性明显高于CAD1组.结论 Isoket可提高LDDSE存活心肌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狭窄程度及累及血管支数的关系,并观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美托洛尔治疗后QTd的变化.方法:选择19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且心电图资料完整者,据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49例和冠心病组143例;冠心病组依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  相似文献   

16.
对48例临床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和20例诊断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超声心电图检查(UCG)。CA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5.4%、100%、89.7%;分别为45.8%、85%、57.4%,CAG不愧为诊断冠心病的高标准,UCG就其特异性性不失为诊断冠心病的重要锖手段。但有待在临床工作中摸索方法。进一步提高其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V1、5导联T波的特征及V6导联T波和R波的特征;Tv1/Tv5〉1,V6T/R〈1/10在冠心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分析150例因胸部不适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的心电图Tv1/Tv5〉1,V6T/R〈1/10阳性率在CAG阳性及阴性组中的差异,以及随访观察CAG阳性患者中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事件发生率。结果:Tv1/Tv5〉1,V6T/R〈1/10阳性率在CAG阳性组和阴性组中分别为54.0%,14.1%,两者间差异显著(P〈0.01);在CAG阳性患者中,有Tv1/Tv5〉1,V6T/R〈1/10阳性患者冠脉事件发生率高于Tv1/Tv5〉1,V6T/R〈1/10阴性患者。结论:对于胸部不适的患者,心电图Tv1〉Tv5,V6T/R〈1/10阳性可提示冠脉存在病变,并可预示在CAG阳性患者中,有Tv1/Tv5〉1,V6T/R〈1/10阳性其冠脉事件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蒙医辩证分型的相关性,为冠心病蒙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指标。方法:按照2010年内蒙古自然基金项目要求从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经诊断为冠心病的300例患者均行蒙医辨证分型分组,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记录冠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分析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蒙医辩证分型的关系。结果:赫依型心刺痛以冠脉正常或单支病变、轻度狭窄为主;粘型心刺痛以单支病变、重度狭窄为主;齐素型心刺痛以多支病变、中-重度狭窄为主。结论:冠心病蒙医辩证分型与冠脉病变狭窄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心电图ST-T改变针对冠心病疾病临床诊断产生的影响.方法:将兰州市中医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胸痛患者11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实验需要实施分组对比研究.针对患者ST-T变化的情况完成随机分组.分别设为A1组(ST-T动态变化组45例)以及A2组(ST-T段无动态变化组65例).针对A1组以及A2组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电图监测检查,包括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等.针对心电图检查结果同ST-T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检查发现,在A1组患者中,冠状动脉呈现为阳性的患者35例,所占比例为31.82%;冠状动脉呈现为阴性的患者10例,所占比例为(9.09%);在A2组患者中,冠状动脉呈现为阳性的患者17例,所占比例为15.45%;冠状动脉呈现为阴性的患者48例,所占比例为43.64%;在冠状动脉阳性率方面,A1组明显高于A2组高血压患者(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其出现心电图ST-T改变同患者患有冠心病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针对早期冠心病的诊断能够提供显著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酰胺风险评分、GRACE评分联合使用基于Lasso回归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诊断效能进行比较并构建无创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期间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ACS患者120例,依据最终冠脉血管造影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血清中4种神经酰胺Cer(d18∶1/16∶0)、Cer(d18∶1/18∶0)、Cer(d18∶1/24∶0)、Cer(d18∶1/24∶1)进行定量分析,划定风险等级。采用单因素分析对影响冠心病的潜在因素进行初步筛选,设定P<0.1进入后续的Lasso回归分析。使用筛选后指标建立对冠心病的预测模型方程,最后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计算并比较Lasso评分、GRACE评分、神经酰胺酶评分的AUC值,并以此评估3个评分对冠心病的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白蛋白b-cox、GRACE评分、载脂蛋白A、肌酸激酶、神经酰胺评分Cer(d18∶1/16∶0)、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