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只要把砖块"喂"进自动铺路机的"大嘴",就出现平整美观的砖块人行道了.这不是科幻影片中的镜头,而是荷兰的自动铺路机工作时的场景.看上去非常奇妙,这台铺路机就像打印机一样为人们方便快捷地铺设人行道.  相似文献   

2.
<正>或许3D打印机这个奇怪的机器你见所未见,也从未了解过3D打印技术的概念,但你可能会记得一些电影中的场景:在《星际迷航》中,主人公对一台机器发出"水"的口令,一杯水就出现了;《云图》中,丰富的食物被机器"打印"出来;《第五元素》中,由一台机器"打印"出女主角的骨骼、肌肉和皮肤。3D打印机就这样披着魔法世界中  相似文献   

3.
你如果有一台电脑,就会有一台打印机。这台打印机,无论它是激光的,还是喷墨的,大半可能是惠普(HP)公司生产的。 惠普公司用它的创始人比尔·休利特和大卫·帕卡德名字的首字母命名,1938年诞生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现今的“硅谷”)的一个汽车修理间里。作为一家世界著名的高技  相似文献   

4.
<正>去年,牛津郡的教师戴维·墨菲(David Murphy)在学校储藏室的角落发现了一只未开封过的大箱子。同事告诉他说里面大概装着咖啡机。墨菲好奇地打开箱子,发现里面放着的是一件学校收到的礼物:一台价值两万英镑的3D打印机。突然间,墨菲不得不要决定如何把这台3D打印机用于教学。全球的教育者都在面对这个挑战。3D打印技术迅速地改变了我们思考物体的方式,以及制造东西的方式。这给教师提出了重大的问题。教师应该如  相似文献   

5.
"买得起用不起养不起",用在彩色喷墨打印机上并不为过.因为许多家庭将打印机的随机墨盒中的墨水用完后,就把打印机束之高阁了,原因是新买一个原装彩色墨盒的花费甚至超过了当时购买打印机的价格.  相似文献   

6.
自动人行道     
刘浏 《科学之友》2003,(4):41-41
有些国家的大街上已经出现了自动运送行人的人行道。日本某地的自动人行道,以每小时3.2千米的速度每日输送100多万乘客。法国巴黎的自动人行道穿越巴黎新的商业中心,每小时可输送1.9万人。  相似文献   

7.
叛变的机器     
(一) 我没想到这台机器居然罢起工来了. 它"嘎吱嘎吱"地从打印机里吐出一张纸.那纸上面写道:在我提出的要求未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我拒绝做任何工作!  相似文献   

8.
对于"自动"、"手动"这两个概念,按照常规思维模式来理解",自动"意味着更加先进或科学",手动"意味着稍逊一筹。可事实未必如此,"手动"未必比"自动"更加落后或不科学。在某些特殊情形下",手动"的背后蕴含着更多的科技进步和更丰富的技巧。比如",神九"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就是实现从"自动"到"手动"的华丽转身和伟大跨越,其难度更高,挑战更大。  相似文献   

9.
正张力是个刚从大学毕业不到一年的新生代上班族,他这会儿在去公司的路上。每天的这个时间,他都靠刷微博来打发时间。他正在往自己居住街道的传送点走。其实,用"走"这个动词有些不准确。确切来说,他现在是站在人行道的履带上,履带自动往前滑动,只要在路口转到正确的履带上,就能到达目的地。当然,履带的运行速度比较缓慢。如果张力不那么偷懒,选择走人行道,他能更快抵达社区传送点,可包括他  相似文献   

10.
基础研究是探索未知的捷径;正如当今我们大多数人所知:它是实用技术的铺路机,是创造发明的原始素材。由于基础研究着眼于理解问题而不是实用结果,所以一般人往往认为它完全是抽象的、理论上的,只有当它成为工业发展的某一既成事实时,才是“实实在在”的。这是一种错误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点已变得越来越清楚了。的确,纯科学与应用科学之间  相似文献   

11.
《世界科学》2012,(7):19-19
3D打印机是如何工作的 在操作上.3D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打印一份文件并无二致:点击电脑屏幕上的打印按钮.数字文档就会被输送到喷墨打印机那里.打印机在一张纸的表面留下一层油墨.从而创造出一个二维图像。然而。在3D打印机的打印过程中.通过一台计算机的辅助设计。3D打印软件把图像分解为一系列数字切片.并把描述这些数字切片的信息输送到3D打印机中.打印机便连续不断地增加薄层。直到一个坚固的物体出现为止。两种打印机最大的区别是,3D打印机所使用的“墨水”是一种材料。  相似文献   

12.
现年54岁的美国纽约心理学教授马克·萨勒姆被人誉为"读脑大师"。他就像一台活的"测谎机",能够靠别人身上最细微的表情和动作识别出他们有没有撒谎。萨勒姆通过倾听声音,就能算出别人口袋里有多少钱币;纽约警察局对他奉若神明,多次请他向警察们传授如何识别嫌犯撒谎的技巧。最近,萨勒姆在其新书《大脑游戏》中,首次详细地披露了他惊人"读脑术"的奥秘。  相似文献   

13.
木子 《科学之友》2007,(23):22-23
现年54岁的美国纽约心理学教授马克·萨勒姆被人誉为"读脑大师".他就像一台活的"测谎机",能够靠别人身上最细微的表情和动作识别出他们有没有撒谎.萨勒姆通过倾听声音,就能算出别人口袋里有多少钱币;纽约警察局对他奉若神明,多次请他向警察们传授如何识别嫌犯撒谎的技巧.最近,萨勒姆在其新书《大脑游戏》中,首次详细地披露了他惊人"读脑术"的奥秘.  相似文献   

14.
《科学通报》1959,4(5):175-175
水利科学研究院在哈尔濱工业大学、哈尔濱电机厂、丰滿电站、沈阳中心試驗所、中国科学院机械研究所等五个單位的合作下,經过50天的奋战,打开了电站自动化的第一关,制造出我国第一台电气液压調速机。电气液压調速机,是世界上最新式的一种水电站自动調节設备。它是自动化电站上一个不可缺乏的組成部分。和目前的机械调速机相比較,他具备下列一些优点: 1.它的动作灵敏度远远超过了机械調速設备,电站发出的电流频率,只要发生零点零几个週波的偏差,它就立卽可以調整。 2.它的构造比机械调速加电气调頻的装置要簡單。因之其造价可大为降低。据粗略估計,一台电气液压調速机要比一台P-100型的机械調速机至少便宜25,000元。 3.它不仅能够調速、调频,而且能够担负各机組間的功率自动分配,使电站能自动調节在最高效率  相似文献   

15.
自然界中石头处处皆有,人们将它用来建房或铺路,可以说是廉价的材料。然而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小石头,在艺术家眼里,却能发现一个奇妙的世界,从而"点石成金",使其身价百倍,这就是天然奇石艺术。大自然中的石头经过长期的地质变迁和流水的  相似文献   

16.
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者发明了一台使用巧克力作油墨的三维立体打印机——它打印出一层层的巧克力而非油墨或者塑料。虽然此打印机目前还只是一台原型机,但一些零售商已表示出购买意向。以塑料和金属作为油墨的三维立体打印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提高了设计工作的效率。领军科学家郝亮(音译)博士告诉BBC新闻记  相似文献   

17.
或许3D打印机这个奇怪的机器你见所未见,也从未了解过3D打印技术的概念,但你可能会记得一些电影中的场景:在《星际迷航》中,主人公对一台机器发出“水”的口令,一杯水就出现了;《云图》中,丰富的食物被机器“打印”出来;《第五元素》中,由一台机器“打印”出女主角的骨骼、肌肉和皮肤。3D打印机就这样披着魔法世界中的神器形象走向公众视野。  相似文献   

18.
正一台旧式留声机,一把干花,几个陈旧的木匣子,不大不小的工作室,还有如今社会所剩无几的复古情怀。这就是白夜照相馆,坐标北京,某个略带荒诞气质的黑桥艺术区。即使有导航,寻找白夜照相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北京东五环之外一个偏僻的城中村里,有一大片废弃的厂房,被改建成为"黑桥艺术村",白夜照相馆就建在艺术村的一座厂房里。两位85后的掌柜坦言,租在这里就是因为便宜。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世界上有这么一条"疯狂公路",需要等待"分海"时,车辆和行人才能通过。它位于法国,是一条连接大陆(博瓦滨海)和外岛(努瓦尔穆捷岛)的堤道。它一天只出现两次,平常海水淹没了堤道,堤道好似不存在。但当海水退潮的那一小段时间,堤道就会显露出来,人们可以乘机开车通行。这条堤道全长约4828米。1701年,地图上第一次出现了这条自然形成的通道。1840年,这条通道开始正式通车。可以说,这条道路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海水每天两次退潮,退潮时,还可以看见地面  相似文献   

20.
BP机的崛起     
早年间这BP机可是稀罕物,贵不说吧,还不好买。那时最早出现的就是126台,全城也许就一家,人自然是挤来挤去,老板也牛得很。一个松下的数字机卖一千二百多元,别说降价,掏钱慢点儿老板就跟你急。如果没有批文和路子就得从贩子手中买,好处费大约要一二千元。最可气的是因为都不是“大业务”,好多买了BP机的人整天都没人呼,挺没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