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铁凝一直自我定位于“第三性”写作,可是读罢她的大多数小说之后,却发现了她不同的小说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女性生存模式——模仿。这种模仿与生存处境的弱势有关,模仿中的焦虑与性别弱势有关。铁凝的“第三性”声明是作家刻意的性别遮蔽。  相似文献   

2.
铁凝的小说创作表现出鲜明而独特的视角意识.对叙事视角的选择和把握,不仅表现了铁凝小说创作的叙事技巧,同时也成为她作品中的人性探索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成人/儿童两种叙事视角的对立与共存,成为她人性批判的有效策略;女性/男性/第三性视角的多元互补,则为其小说表现丰富复杂的人性提供了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3.
铁凝一直标榜一种无性别立场的写作,认为惟有如此才能跳出性别赋予的天然的自赏心态,女性的本相和光彩才会更加可信,才可能对人性、人的欲望和人的本质展开深层的挖掘。但通过解读铁凝的小说,我们发现她小说中最光彩四溢、微妙灵动的女性、男性形象,却是其用女性目光叙述的作品,无意识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她作品主人公焕发出动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王力明 《科技信息》2008,(19):259-259
铁凝小说包含着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两种叙述方式,但她大多数作品中的第一人称叙述基本上是采用的女性视角,发表于1993年的中篇小说《对面》则是铁凝第一部完全以男性的视角进入叙述的小说。这种独特的叙事话语表现手法,更使得铁凝小说《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意义,也使得我们随着小说中那位男性叙述者的眼睛,看到了女性隐蔽的世界,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铁凝对女性生存状态、命运的关爱、理解和体贴。  相似文献   

5.
铁凝笔下的女性世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女性角度切入铁凝的小说创作,铁凝笔下的女性命运,不仅是对男性文化霸权的揭示与批判,更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这样一种人文关怀,使铁凝的小说获得了宽容博大而又深邃的品格。  相似文献   

6.
由于自我意识的混沌和泯灭,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乡村女性常常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困境和情感困惑:凭着对底层生存状态的关注,铁凝的小说展现了乡村女性在男性中心意识及文化的强大惯性和阴影下轮回的悲剧命运,显示出积极的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7.
铁凝在当代文坛颇负盛名,文学创作成果丰厚。特殊的人生经历为她提供了多种写作视角。在北京的童年经验铺就了铁凝小说明朗、良善的底色,同时也启发了她政治意识的觉醒,并与政治身份一道促进她强调责任意识文学创作观的形成。对责任意识的强调使铁凝的小说创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女性写作,具有更深远的文化内涵,建构出了独特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8.
《杜拉拉》系列小说不止是关于职业女性生存技巧的小说,其在描写职场争斗时,不时表现出具有"酷儿"特色的性别态度,如性别模糊的多元论,具有包容力和开放性的性别理论等。  相似文献   

9.
当代女作家铁凝的小说文本表现出了鲜明的女性意识。其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香雪时期、玫瑰门时期和大浴女时期。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贯穿在铁凝的文学创作历程中,体现了作者对女性存在本质的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10.
论池莉小说中女性存在的市民化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池莉始终把市民生存作为创作的基本素材,因此被认为是"非女性写作"或"无性别写作".然而,从她90年代末发表的一些作品来看,体现出较为强烈的女性独立意识,表达了女性鲜明的个体经验,并且表现了两性关系中,市民阶层女性的人生思考.  相似文献   

11.
宋代的女性形象在理学的影响下显示出了其独特的审美方式.通过分析宋代女性服饰、妆容、发式等方面阐释理学对于女性形象审美风尚的影响.研究指出,在宋代理学的影响下,宋代女性形象不仅是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审美与艺术的缩影,更是一种被理学影响化了的产物.因此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宋代女性的审美风尚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不仅在历史上对中国女性的生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中西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对当代女性形象的审美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代女作家就女性问题展开的哲学思考不仅表现了对以往女性文学的题材领域,审美凤格的突破,也标志着现代女性思维方式的变革,她们的思维不再是封闭的,内向的,而是向外拓展,开始用一种形而上的整体思维方式来思索人生和文化,为构建一个更健全的文化体系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为了人们的情感表达和宣泄而产生和存在的艺术.于现实而言,音乐仍有着积极作用,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而作为与音乐有着相似特质的女性来说,她们在音乐中为自己赋予了更大的价值,获得了崭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为了人们的情感表达和宣泄而产生和存在的艺术。于现实而言,音乐仍有着积极作用,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而作为与音乐有着相似特质的女性来说,她们在音乐中为自己赋予了更大的价值,获得了崭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5.
日本唯美派作家谷崎润一郎在文学创作上,追求传统的古典美、永远的女性美、病态的官能美,形成其具有特色的"女性崇拜"思想。对这一思想形成的过程、根源以及特点进一步剖析,并结合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作品《春琴抄》中所折射出的女性美、官能美、病态美进行对比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的女性意识可以说是自然流露于小说文本之中.她通过塑造肢体残废和精神疾患两种类型的男性以及压抑焦虑、缄默无助的女性来达到男性的放逐与女性的迷失的文学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男儿身普遍用词说女儿话的宋代,李清照独树一帜,向我们诠释了那个年代作为前卫者的她的女性自我意识:纯净而高雅的女性主体意识;执著而热烈的女性情爱意识;自恋、自强的女性独立意识;饱受离乱后的女性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8.
赵维东 《长春大学学报》2003,13(3):81-82,93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经历了五四时期的暖昧期、30年代至70年代的消融期和80年代后觉醒张扬的超越期,渐渐走向成熟。这种变化是与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和妇女解放的步伐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70年代以来在德语国家的语言学研究中新兴起来的一个分支──女性语言学,并结合作者的母语汉语,对女性语言的特征,女性的言语态度、言语行为以及女性在语言中得到的表现和受到的待遇,作了对比分析.文章指出,女性在语言中受到忽视、轻视和歧视固然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渊源,难以轻易加以改变,但提出问题以引起注意,却是语言工作者、特别是语言教学。作者的当然任务.外语教师更应对这一问题表现出足够的敏感,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避免在无意识状态下助长性别不平等在语言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