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中日海洋鱼类与分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文资料表明中日两国海区共出现4351种鱼类,分属329科。其中中国分布为3048种,两国共有种为1951种,占海区鱼类总数的44.84%,文中并对上述鱼种依不同海区作了比较分析,其中有上百种鱼种是两国渔业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2.
浙江帆式张网渔业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艘帆式张网资源监测船从2003-2007年连续5年渔业调查资料,剖析近年浙江帆式张网渔业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浙江帆式张网船有1 100~1 200艘,产量占浙江海洋捕捞总产量的9.43%~10.02%.作业海区在29°31'~33°30'N、122°30'~126°30'E之间海域,渔获物由小黄鱼、带鱼、鲳鱼等多种经济鱼类和甲壳类、头足类以及多种小型低值杂鱼组成.经济效益有年间波动,以2007年为最高.文章最后提出了存在问题及控制生产规模,进行网具改革等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我国的渔业现代化,必须有效地加强渔业经济管理,深化渔业体制改革,稳步发展;为2000年的水产品产量再翻一番,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鲶鱼效应”源自渔民运输沙丁鱼的诀窍。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但沙丁鱼不好动,在海里捕到的沙丁鱼有很多没等到船靠岸就缺氧死掉了。为了更多的沙丁鱼活下来,  相似文献   

5.
菜子湖鱼类区系变动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8年对菜子湖鱼类多样性和渔业方式进行了调查,采集到鱼类8目18科68种,包括3种新记录.历史记录的13种洄游性鱼类本次仅见2种野生群,湖区野生洄游性鱼类经济绝灭.养殖鱼类产量占渔业总产的91.4%,成为渔业主体.杂食性鱼类物种丰富但产量甚微,相反人工放流的鲢、鳙等滤食性鱼类产量达鱼类总产的68.6%,为绝对优势种.湖区鱼类区系组成的特征变化与江湖阻隔和渔业养殖模式变革密切相关,因此江湖关系变动及渔业养殖当为菜子湖鱼类区系变动的关键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6.
2000-2009年舟山市蟹笼渔业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2000-2009年舟山市蟹笼渔业的捕捞力量与产量、产值的发展概况,主要生产渔场、渔期及渔获物组成的变化。分析研究了10年来蟹笼渔业产量变化的缘由,探讨了蟹笼渔业对三疣梭子蟹资源衰退的影响,并对舟山市蟹笼渔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也是渔业大省,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淡水总面积105万公顷,居全国第6位,其中可养水面居全国第2位,1998年已养面积54万公顷,水产品产量居全国淡水产品产量的第4位,为全国重点淡水鱼产区之一。 一、渔业结构调整现状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南澳地理与气候、社会经济及渔业状况,结合南澳岛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现状,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发展海水养殖与保护环境相协调;发展海洋高技术,加强对海洋资源环境的科学管理;科学制订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加强海洋及海区资源生态系统管理,为海岛经济建设的持续高速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东海区适宜增殖放流种类的筛选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选种的"技术可行"、"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兼顾效益"四个筛选原则,结合东海区各海域生物资源特点和海况实际,初步筛选出大黄鱼、海蜇、日本对虾、曼氏无针乌贼、三疣梭子蟹、黑鲷等多个品种为东海区最理想放流品种。对放流海区生态容纳量和生物种间相容性,苗种、环境适应和栖息地问题,制定标准技术规范等的探讨可供其他海区和其它种类增殖放流时借鉴。实行多种类综合开发,发展多种生产方式的综合性海洋增殖渔业,以充分发挥水域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渔船碰撞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udiesontheCauseandthePrecautionofthnFishing-ShipCollisionCuiZhaoming(FisheriesCollegeofZhanjiangOceanUniversity,Zhanjiang524025)自从渔业体制改革以来,渔船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南海海区,国营渔船逐步减少,个体渔船大量增加。1997年广东省机动渔船达48867艘。渔船数量的增加,特别是由于有些渔船的渔民素质太低,使得海区航行环境变差,涉及渔船的碰撞事故所占比例也较大,在湛江海事50例评析中,收集了17例近年在湛江附近海区较典型的碰撞事故,其中涉及渔船的有10例,占近59%,可见渔船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1.
鲶鱼效应     
《科技智囊》2013,(9):I0047-I0047
鲶鱼效应的由来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他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  相似文献   

12.
鲶鱼效应     
《科技智囊》2010,(8):I0047-I0047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7-2008年的调查监测资料,对浙江省舟山市灯光敷网渔业利用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灯光敷网渔业的作业渔场范围为27°~32°30'N、123°~128°E之间海域,渔获量较高的海区集中在舟外渔场、鱼外渔场和鱼山渔场;渔期一般为每年的4-12月,盛渔期为5月、6月和9月;渔获组成以鸵鲣、头足类、鲐鱼、带鱼与单角革鲍为主,合计占总渔获量的93.58%;针对灯光敷网作业实际情况提出了休渔时间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远海梭子蟹是我国南海海区重要的渔业经济品种。本文报导了在我省秋季室内条件下进行远海梭子蟹人工育苗,自然水温对幼体变态的影响;及生物饵料作为幼体的开口饵料,能大幅度地提高幼体的变态成活率;在今年育出大眼幼体23万尾的工作基础上,我们认为我省远海梭子蟹自然水温人工育苗工作以在每年的九月份为宜。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渔业大国,在水产养殖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养殖与环境的关系.在不牺牲环境的前提条件下,大力发展渔业生产,调整现有的养殖模式,开发节水渔业,实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和无污染大水面优质高效渔业模式相结合,实施健康养殖,使我国渔业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与对手合作     
冰雪始融,春回大地。海洋里休眠了一季的动物们开始苏醒,并承担着养儿育女的重任。这个季节,是沙丁鱼向近岸作生殖洄游,返回大海的时节。沙丁鱼是海洋中最有礼貌最守纪律的生物。在"迁徙"过程中,沙丁鱼数量庞大,多如天上的星斗,但它们非常自觉地排着整齐的队伍,好似训练有  相似文献   

17.
一、沙丁鱼制作增钙片剂食品 由于沙丁鱼有特别重的腥臭,加上鱼体不大、鱼骨细小,难于食用,因而人们对于富含钙、铁、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的沙丁鱼很少问津。为此,日本食品专家利用其研制开发出增钙片剂食品。其具体制作方法如下:取10kg沙丁鱼,按照普通鱼的处理方法,先去头、骨、脏后,经冲洗、漂洗后加工成鱼肉团,放到100℃开水中煮约半小时后,随即移入离心脱水机中进行2小时的脱水处理,再放入混合压碎机中作粉碎处理,随后添加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海捕捞能力与能力利用度的量化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计量了1994~2005年我国近海渔业的捕捞能力与能力利用度,并以此计算结果对我国近海渔业管理的绩效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应用,认为能力产量与能力利用度两个指标在我国近海渔业管理中具有参考作用。能力产量作为渔业管理的指标较实际产量更敏感,更具有指导意义;而能力利用度在地区间和不同年份间的比较中,可以作为捕捞效率的综合指标,有利于对渔业管理绩效进行量化评价。因此建议将捕捞能力与能力利用度作为我国近海渔业管理的两个指标,以使我国近海捕捞渔业的管理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山区小水库交通不便,远离村庄,如种、饵、肥来源困难,水质大多偏酸,饵料生物十分贫乏,高温抗旱季节养殖又往往和灌溉发生矛盾。不少小水库采取单一养殖,产量低,弹性小,效益差。如何改变这一面貌,大幅度提高小水库的渔业产量,已成为山区人民关心的一个问题。本刊从这期起,将分两次发表“如何提高山区小水库的渔业产量”一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北部湾的潮波,由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属于世界上较典型的日潮海区之一。近几年来,我们利用数值的方法,对该湾的潮波进行了计算,获得了一些初步的结果。现根据以往的计算结果,对该湾潮汐和潮流的分布变化,进行初步的分析,以期供航海、渔业、北部湾石油开发以及各种海洋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