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前言隐伏岩溶水活动于地下溶岩裂隙和溶涧之中,主要在岩性、构造及补给等条件的控制和影响下,迂回曲折,在地下深处构成复杂的极不均匀的地下水系。隐伏岩溶水的不均匀性,不仅表现在富水性的差异,而且也表现在水力联系的各向异性上。在实践中,常见到水平距离上相邻很近的钻孔,出水量相差很悬殊的现象。如旅大  相似文献   

2.
华北石炭一二叠纪煤系山西组煤层开采受项板砂岩含水层水影响严重.砂岩含水层富水性取决于多种因素,以龙固煤矿山西组3煤开采为例,分析了煤层顶板砂岩富水性的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模糊聚类方法时含水层富水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龙固煤矿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富水性受砂岩厚度、砂泥岩组合特征及构造发育程度等因素影响,将这些影响因素作为含水层富水性指示信息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对含水层富水性进行了分级分区.研究成果对该区矿井水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含水层富水性的预测研究开辟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人工示踪技术用来验证地下水流动的方向和追溯地下水的来源,在水文地质勘察、水利工程防渗、地质工程涌水处理和查明矿井涌水来源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相比于国际上示踪试验的应用,国内虽然在仪器设备上不相上下,但是在应用的广泛程度上差距很大.近年来示踪剂的自动化监测技术的进步使示踪试验在一些新的领域开展,例如研究平原地区岩溶含水层的流场,以及与天然示踪剂联用进行岩溶水系统的水文过程研究.由示踪试验计算得到平原地区岩溶含水层中地下水的视流速在数量级上为10~102 m·d-1,而地下河中的视流速为102~104 m·d-1.尽管从富水性上显示平原地区岩溶含水层的地下水赋存比较均匀,但是示踪剂的运移被严格限制在主径流通道中,很难发生侧向的弥散.相比于地下河系统,平原地区含水层中缓慢的流速和很好的富水性结合会产生强烈的稀释作用,这是开展此类示踪试验需要注意的重点.为此建议在平原地区开展示踪试验的最远距离一般不宜超过1km.鉴于示踪试验的重要性和南方大量地下河急需妥善管理,建议在水文地质普查中大量采用.  相似文献   

4.
为查明皖北钱营孜煤矿及周围水文地质情况,在对皖北钱营孜煤矿主、副和风三个钻孔调查的基础上,获取了该矿基本水文地质特征,井对各含水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矿从顶往底可分为松散层和二叠系含、隔水层,其中松散层含水层与二叠系含水层之间无明显的水力联系.新生界松散层第一含水层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富水较强,第二含水层富水性较弱,第三含水层富水性较强.尽管目前二叠系含水层富水性较弱从而不会对煤层开采造成大的威胁,但在未来的开采工作中应予以注意,因为它是井筒开挖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相似文献   

5.
为对裂隙含水层的富水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以马营堡井田为例,以断层分形维数表征含水层裂隙的发育程度为评价含水层富水性的一项主控因素;在分析确定其它富水性主控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加权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以指标关联度作为因素权重,以方案关联系数作为判断矩阵,加权灰色关联度即可表征含水层富水性强度,建立了富水性强度与地理坐标的对应关系并运用GIS生成富水性分区图.单位涌水量并未作为富水性的一项主控因素,而是作为含水层富水性的实测指标对该法的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将断层分形研究方法与灰色关联度方法相结合运用于裂隙含水层的富水性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可为其它地区特别是水文地质资料较为缺乏地区的富水性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1:5万水文地质调查,结合水文地质钻探技术手段,分析江西上栗地区岩溶发育规律和岩溶地下水的富集规律,总结岩溶区打井找水规律。结果表明,上栗地区不同地段岩溶含水层富水性差异极为明显;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等因素对区内岩溶发育程度严格影响;岩溶地下水的赋存和富集同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溶发育程度及补给条件密切相关。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部位、垂直于主构造线的张性裂隙以及向、背斜轴部张裂隙部位是研究区内找水建井的最佳部位。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莱芜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水文地质特征的影响,利用平衡剖面原理结合资料分析对莱芜盆地伸展速率、主要断裂活动速率进行计算,恢复了盆地构造演化史。利用96口钻孔及饮水井调查数据,将盆地岩溶水系统模式划分为"顺置式"和"逆置式"两种,并从构造位置、含水岩组类型、岩溶地下水补排条件及水化学性质对比分析其特征;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研究了枣园、吴小庄-双泉村2处受燕山期岩浆侵入影响形成的岩溶地下水富集带的水文地质特征;钻探结果,盆地部分地区古近系地层发育半固结砂砾岩,含水岩组兼具孔隙水及裂隙水特征,富水性好。  相似文献   

8.
象顶井田的主要充水含水层二叠系长兴组石灰岩与茅口、栖霞组石灰岩,富水性分别为中等和强,本文通过分析其裂隙与岩溶发育规律、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及其对矿井的充水影响,提出了二含水层岩溶地下水突入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判断桃园煤矿北八采区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富水性及其补给水源,在井下对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实施了放水试验,采取不同放水阶段太原组灰岩水样,对其常规水化学指标进行了测试,并与井田各含水层水化学指标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北八采区太原组灰岩水与井田南部采区新生界松散层第四含水层水以及煤系砂岩水的水质差别较大,与南部采区太原组灰岩水的水化学指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与奥陶系灰岩水的水化学指标基本一致;并随放水时间的延长,水质更势同于奥陶系灰岩水;北八采区太原组灰岩水与奥陶系灰岩水存在水力联系,接受奥陶系灰岩水的补给。研究成果对该区太原组灰岩水的防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青龙寺煤矿5-2煤层顶板含水层突水危险性,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文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影响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的5个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各主控因素的权重值,构建了含水层富水性分区图;通过对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计算,然后与5-2煤层顶板隔水岩段加以比较,建立了顶板冒裂安全性分区图;通过叠加含水层富水性分区图与顶板冒裂安全性分区图,建立了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突水危险性综合分区图。研究结果表明:在矿区西北、东北部和西南局部富水性较弱,东南部富水性较强;而顶板冒裂安全性在矿区中部和西南部处于冒裂非安全严重区,其他区域为冒裂非安全一般区。青龙寺煤矿5-2煤层顶板含水层突水危险性为:在矿区西北、东北和中部地区主要为相对安全区和较安全区,5-2煤层顶板含水层突水危险性较弱;在矿区西南和东南部地区主要为较危险区和危险区,5-2煤层顶板含水层突水危险性较强,从而对即将进行生产的5-20102和5-20104工作面煤层顶板水害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岩溶发育程度的差异性对地下水的储存和运移有重要控制作用。采用示踪试验、泉水位动态观测等方法揭示济南岩溶含水介质特征。试验表明济南泉域岩溶水观测孔中示踪剂运移的浓度历时曲线呈现单峰、双峰、三峰、多峰形态并存,岩溶水径流通道有单一管道和多管道并存;泉水位衰减特征表明含水系统以小型管道、裂隙、溶隙、溶孔、网络状溶隙等共同释水,衰减系数的历时变化反映济南岩溶水系统岩溶发育存在垂直分带性。研究表明,济南泉域岩溶发育不均、有多重性,奥陶纪灰岩比寒武纪灰岩的岩溶更发育。为保持泉水持续喷涌,宜选择奥陶纪灰岩含水层进行人工补源。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南缘诺木洪地区地下水具有西北干旱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受盆地地貌、强烈蒸发极干旱气候条件控制和含水层岩性、埋藏条件、地下水渗流场的共同影响,形成了高山深盆特有的地下水水化学水平分带性。文中对地下水水质类型的形成演化过程进行了探讨,并就此类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缺失硫酸盐型水环带的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综合物探采用激电测深、高密度电法和大地电磁测深、钻孔中布置电阻率测井,主要目的为确定隐伏断裂、覆盖层厚度、岩溶水水位埋深、探查岩溶发育程度、不同地段岩溶含水层的富水性差异,指导勘探钻孔的合理布置,提高岩溶水开发成功率.通过几种方法相互实地验证,分析总结了区内不同岩性覆盖区适用的物探找水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含水层建造过程实质上是区域盆地演化的缩影.以新疆伊犁盆地整体和局部的沉积规律研究为基础,运用野外调查、物探钻探及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揭示盆地内霍城研究区第四系含水层的建造历程、结构属性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霍城研究区第四纪以来的演化是对伊犁盆地前第四纪演化的继承与发展.新构造运动对区内第四系建造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使研究区核部成为整个伊犁盆地第四系最大厚度沉积区,按沉积特征不同划分为四个沉积单元;此外,区域环境作用对第四系沉积的影响不可忽视.区内第四系含水层为由河流相和冰水相冲洪积物组成的松散堆积物,按埋藏条件分为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含水层,在区域上分布广泛且沉积稳定的“马兰黄土”,则被界定为第三系与第四系之间的隔水层,含水层的透水性、富水性以及赋存其中的地下水的运移和水化学特征均能体现伊犁盆地演化影响下研究区第四系含水层建造历程.为确定勘察精度较低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进一步开展地下水资源精细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晚新生代元谋盆地演化与河谷发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元谋盆地是在晚新生代青藏高原与云南高原隆起过程中形成的众多断陷盆地之一,流经元度盆地的龙川江和金沙江。其河谷发育与盆地演化具有密切关系,通过对元谋盆地及其邻区的层次地貌与相关沉积的分析研究,认为,始新世晚期 ̄中新世晚期是夷平面形成时期,中新世晚期 ̄3.40MaBP前后是第一级剥蚀面形成时期;元谋盆地形成于3.40MaBP前后第一级剥蚀面解体过程中,其后盆地经历了3.40 ̄1.78MaBP的古湖形成  相似文献   

16.
煤层顶底板砂岩水害是常见的矿井水害类型之一,其影响程度与含水层富水性密切相关。以营盘壕煤矿22采区2煤层为例,分析了顶板砂岩含水层的富水性影响因素,选取了以砂岩等效厚度、砂岩岩性系数、岩芯采取率及砂泥岩层比率等4项指标作为含水层富水性的评价指标,采用熵权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构建富水性预测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砂岩含水层的富水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顶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具有强、中、弱3个等级的分区,其中直罗组砂岩含水层以弱-中等富水区为主,强富水区零星分布,志丹群砂岩含水层则以中等-强富水区为主,弱富水区零星分布。富水性评价结果与钻孔抽(放)水试验的单位涌水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济南市岩溶水系统分级及市区与东西郊的水力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下水系统理论,将济南市单斜构造划分为3个一级地下水系统和3个二级岩溶水子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区域含水层介质和水动力特征分析,揭示济南泉群的补给来源,采用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西郊与市区水力联系的密切程度比东郊好。  相似文献   

18.
<正>恒源煤矿属淮北煤田濉肖矿区,位于淮北煤田中西部,矿井1993年投产,目前生产能力200万吨/年。矿井主采二叠系下石盒子组4煤层及山西组6煤层,其中6煤层开采过程中受石炭系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威胁严重,该含水层是位于石炭系上部的岩溶裂隙含水层,由12层薄层灰岩组成,富水性中等偏强,其中3灰和4灰相对富水,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重点,为确保安全生产,除对该含水层进行注浆改造外,还需开展疏水降压工程,钻孔总  相似文献   

19.
在系统收集兖州矿区各勘探阶段及各生产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兖州矿区下组煤底板奥灰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单位涌水量资料对奥灰富水性进行了分区,综合考虑奥灰含水层的富水性、水压、隔水层厚度及底板破坏深度等因素,对影响下组煤各煤层开采的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进行了分区预测,为矿区奥灰水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黄陵矿区洛河组砂岩含水层富水不均一的问题,采用多源地学信息融合的方法,综合冲洗液消耗量、脆弱性指数、构造3个影响因素,对洛河组砂岩富水性进行了分区;采用太沙基原理揭示了洛河组砂岩含水层的释水机理,利用数值模拟研究煤层开采覆岩导水裂缝发育规律,总结洛河组砂岩释水规律。结果表明:按照洛河组砂岩含水层富水性程度由大到小划分为强、中等、弱3类区域,所占比例分别为0.99%,31.02%,0.23%,抽水试验成果验证了划分结果的可靠性;洛河组砂岩含水层可分为积水静储量迅速释放区—"突水危险源"与积水静储量暂缓释放区—"突水可控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