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蔗糖占我国食糖总消费量90%以上,而甘蔗是蔗糖的主要原材料。然而,我国甘蔗生产集约化程度低,导致制糖成本越来越高,提高甘蔗及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水平,对我国甘蔗制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近年来甘蔗基蔗糖高附加值生物转化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蔗糖生物催化相关的关键酶元件,以及多酶级联催化技术转化蔗糖制备结构多样性功能产品方面的应用,阐述微生物发酵技术利用蔗糖及糖蜜制备大宗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方面的潜力,进一步探讨甘蔗基蔗糖高附加值利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甘蔗褐条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镇康蔗区的实地调查研究,根据甘蔗褐条病发生和为害特点,系统地分析了该病发生原因,从保护我县蔗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提出了结合当地生产实际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广东的甘蔗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三,单位面积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目前,广东的甘蔗种植主要集中在粤西地区,其产业化模式有"政府推动型"、"公司基地型"和"农户自种型"等类型。对广东甘蔗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广东实际从科技视角提出了促进广东甘蔗产业发展的举措建议,为推动广东甘蔗产业发展及相关主管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测定及分析甘蔗在不同收获时间蔗糖含量的变化,采用水处理甘蔗样品,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经Waters Sugar PakⅠ柱(6.5 mm×300 mm,10.0μm),Waters 2414示差折光检测器(RID)检测,流动相为高纯水,流速:1.0 mL·min-1,柱温:90℃,检测器温度:35℃.结果显示该法相对标准偏差(RSD)(n=6)<2%,回收率为95%~105%,蔗糖质量浓度为10~50 mg·mL-1.且甘蔗在不同的收割时间蔗糖含量变化较明显,基本在14:00~15:00时达到最大值.实验表明HPLC法能够较快且较准确测出甘蔗中蔗糖的含量.通过比较可知,甘蔗蔗茎中蔗糖含量是随着光合作用的强弱而变化的.  相似文献   

5.
番禺县系广东省蔗糖生产的重要地区,本文就广东番愚蔗田与糖厂配置关系作一探讨。一、番禺县甘蔗生产及制糖工业的条件。本县属南亚热带范围,霜期短,雨量足,平原占土地面积十分之八,土壤肥沃,河网交错,电动排灌站遍布全境,基本无旱涝。但沿珠江河口区受台风和咸潮威胁。蔗糖生产历史攸久,劳力充裕,制糖工业发达,粮食丰裕,运输十分便利。二、番禺县蔗田与糖厂配置现状与问题。蔗田分布全县,但较集中在高、中沙田及糖厂附近地区。近年,建排灌站后,易涝的低沙田,围田及易旱的岗地,蔗田均有所扩展,产量大为增加。糖厂分布的主要问题是南部糖厂小,未能满足甘蔗发展需要,部分甘蔗外调,运距过大,而本地糖厂延长榨季,影响农业季节和劳动力安排,这是粮,蔗丰收后提出的新问题. 三、番禺县蔗田发展与糖厂合理配置的初步探讨。作者认为:可从禺北扩大灌溉面积,推广甘蔗花生间种;禺南推行稻蔗轮作发展蔗田。合理划分糖厂供蔗区,减少甘蔗对流现象。增加宿根庶和早熟种比例,使糖厂提早开榨,在南部建厂、扩厂,以适应甘蔗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蔗糖产业是我市关联度最大、涉及面最广、影响度最深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产业。“十五”期间,为巩固和提升蔗糖产业地位,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从狠抓第一生产车间入手,通过采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糖业战略重组和整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措施,临沧蔗糖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创下了历史的辉煌。目前已建成优质糖料基地69600公顷,产业覆盖全市8县(区)63个乡镇、384个村办、13万户农户、67万蔗农。  相似文献   

7.
从甘蔗糖厂周边环境采集污泥、土壤及污水样品,通过甘蔗糖蜜纯化发酵试验筛选提高甘蔗糖蜜总糖中蔗糖纯度的菌株,并对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比较和26S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结果筛选获得1株提高甘蔗糖蜜总糖中蔗糖纯度的菌株m-6。菌株m-6纯化发酵10h,甘蔗糖蜜中葡萄糖、果糖的去除比例分别为96.5%、100%,蔗糖在糖蜜总糖中的纯度由初始的55.6%提高至85.7%,菌株m-6对甘蔗糖蜜有良好生物纯化作用。菌株m-6属于库德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  相似文献   

8.
甜味剂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可分为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两大类.一些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由于有致癌等副作用,已相继被停止生产,只有糖精还在有争议的暂时使用着.因此开发安全性高,资源丰富的天然甜味物质就更为重要了,而植物是最重要的甜味剂源.糖与糖醇天然甜味剂从植物中提取的最常见的天然甜味剂,莫过于我们经常食用的"糖"了,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等.蔗糖是以甘蔗和甜菜为原料生产  相似文献   

9.
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是调节甘蔗蔗糖合成的关键酶之一.根据课题组已经构建的甘蔗SPS5侧翼序列驱动GUS表达的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转化模式植物烟草,获得26棵抗性植株.抗性植株的PCR结果表明,获得3株转基因植株.GUS染色分析说明,SPS的5侧翼序列可以驱动GUS基因表达,SPS的5侧翼序列具有启动子活性.  相似文献   

10.
巴结镇、泥凼镇是兴义市的甘蔗主产区。近年来,甘蔗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为了实现节本增效、高产高糖和促进甘蔗产业发展目的,现将甘蔗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蔗农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转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基本理化特性及SPS基因的克隆情况,综述利用转基因SPS植株研究作物叶中的SPS对光合作用产物的分配积累以及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氮素转运的影响,以及SPS对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反应和SPS活性的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今后SPS的研究重点应该围绕解析SPS和磷酸蔗糖磷酸化酶(SPP)之间的关系,以及选育用于生产生物质能源的转SPS基因的甘蔗和木薯品种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12.
以甘蔗糖蜜为碳源生产黄原胶,摇瓶发酵72h,其产胶量可达3.26%,碳源转化率为56.2%,成品粘度1760mPa.s,剪切值6.53。实验结果表明,甘蔗糖蜜完全可以代替蔗糖、玉米淀粉或葡萄糖为碳源发酵生产黄原胶,从而为完善我国黄原胶生产技术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甘蔗糖蜜酒精废液作为筛选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利用酒精废液为原料发酵生产腐殖酸的细菌AS019,通过形态特征、培养及生理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研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比对,进行菌株鉴定,并利用红外光谱测试分析发酵产物腐殖酸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初步鉴定菌株AS019为芽孢杆菌属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发酵前后腐殖酸含量分别为6.60和25.33g/L,发酵产品腐殖酸含有多种活性官能团。可见,甘蔗糖蜜酒精废液可以作为微生物培养基发酵生产出高附加值腐殖酸,解决了糖厂酒精废液处理问题,对甘蔗酒精废液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蔗糖业循环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恺 《广东科技》2009,(19):73-73
目前,种植的糖料甘蔗品种都是少数几个早期品种的近亲杂交后代,遗传基础狭窄严重影响着甘蔗品种改良的进展。世界上各主要蔗糖生产国家和地区由于长期根据当地需要进行定向选择,不同育种场站育成的品种之间仍存在相对较大的遗传差异。因此,有针对性地引进外来品种,筛选适合当地利用的品种和亲本材料,是扩大栽培品种和杂交亲本的遗传多样性,促进甘蔗品种改良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海南岛廿蔗生产发展很快。本文分析海南岛甘蔗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预测2000年甘蔗发展的规模与地区分布.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巩固提高我省蔗糖产业的意见》把加强糖业信息化建设列为提升我省蔗糖产业的重要措施之一。临沧蔗糖产业信息化,就是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对蔗糖产业现有业务流程、生产管理、经营模式进行改造、重组和规范,利用互联网进行产品销售、物资采购管  相似文献   

17.
烤烟产业是双江县继甘蔗、茶叶等支柱产业之后的又一新兴产业。2006年来,双江县认真贯彻落实烟叶生产有关政策,切实加强对烤烟生产工作的领导,狠抓各项生产配套技术措施和扶持政策的落实,扎实推进新烟区建设,走出以山区半山区为主,逐步向坝区辐射的烤烟产业发展路子。至2009年,全县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以乡、村、户为重点的烤烟种植示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县烤烟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甘蔗糖份含量的高低是决定糖厂榨季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蔗糖份的积累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做了初步分析,找出影响蔗糖份积累的关键因子,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一个多元直线回归方程,对未来榨季的蔗糖份进行试报,效果良好,可供糖厂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产糖国和食糖消费国,甘蔗糖产量已占到了食糖的90%以上。甘蔗种业发展对我国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良种是实现甘蔗高产高糖高效栽培的关键。尽管我国甘蔗种质资源保存数量位居世界第一,甘蔗自育品种已经覆盖全国主要蔗区并建立了甘蔗品种繁育推广体系,但也面临着育种方式单一,种质资源收集不全,“育繁推”体系不畅等问题。为此,整合育种方法和资源评价方法,加大种质收集范围,大力推广健康种苗有望成为中国甘蔗种业未来的发展大方向。本文总结了我国甘蔗种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甘蔗种业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以新台糖2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蔗糖用量对甘蔗组培过程中各个培养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ρ=50g·L-1的蔗糖较适合芽的萌发和增殖;试管苗在含有ρ=70g·L-1蔗糖的1 2MS+NAA2.0mg·L-1+0.1%AC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较佳,且试管苗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