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在想邀游太空的人越来越多,据美国一家国际旅游公司调查显示,有60%的美国人想到太空去生活,70%的日本人想到太空去旅游,43%的德国人想到太空去体验一番另一个星球的滋味,大多数科学家断言,在宇宙中的某个星球上存在外星  相似文献   

2.
晓阳 《科学之友》2007,(7):18-19
前不久,第五位太空游客、美国亿万富翁希莫尼太空旅行归来,让我们羡慕不已。太空旅游难道真的只是亿万富翁才能完成的梦想吗?日本火箭协会会长叽崎光辉大胆预测:“在21世纪,太空旅游将成为普通人都能够享受的娱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一些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在节假日里到太空去潇洒一把。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还记得动画影片《太空飞鼠》。现在,科学家真的准备将老鼠送上太空,为人类移民火星铺路了。在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火星计划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太空科学家也宣布了斥资1300万英镑的“火星重力生物卫星计划”——将在2006年某个时候,把15只“太空飞鼠”送上太空,作为人类火星  相似文献   

4.
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人到中年的美国人丹尼斯·蒂托和年富力强的南非小伙子马克·施特沃茨先后从俄罗斯拜科努尔航天基地登上宇宙飞船,进入国际空间站(ISS)生活,从而成为人类第一批太空游客。马克·施特沃茨为这趟太空之旅一共花费了2200万欧元,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蒂托也同样一掷千金而面不改色。负责为蒂托策划太空之旅的“太空探险”旅行社的负责人艾里克·安德尔松说:“蒂托的升空开创了普通人进行太空旅行的先河。”  相似文献   

5.
清除太空碎片,是治愈克斯勒尔征候群的唯一有效办法。 居住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市的唐纳德·克斯勒尔.是美国宇航局的退休科学家。他经常在自己住宅的后院平台上架起塞菜斯特望远镜观测太空。虽然这台望远镜算不上是最先进的.但却是克斯勒尔最珍爱的物品:1978年,克斯勒尔发表的一篇论文《人造卫星频繁碰撞:碎片带的产生》.使他在宇航界声名鹊起。他是一位天体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6.
鏖战太空     
狼烟四起 2001年以来,为谋求21世纪外层空间技术领域的优势地位,并为今后建立导弹防御系统奠定必要的基础,美国对其太空军事战略进行了一系列调整。2001年1月22-26日,美国空军在科罗拉多州高度设防的基地内举行了代号为“施里弗-2001”的太空战模拟演习,首次将太空作为作战的主要场所。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美国国防大学演讲时宣称,美国将在太空部署一  相似文献   

7.
《科学之友》2008,(3):158-158
据美国太空新闻网报道,3月26日,位于美国加州莫加夫的XCOR航空宇宙公司宣布了该最新一款亚轨道飞行器,这款被命名为“山猫”号的亚轨道太空飞机采用火箭动力,将实现搭载一位飞行员和一位乘客进入亚轨道太空实现太空旅游。预计2010年“山猫”号将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8.
2001年4月28日,世界上第一位自费太空旅游的美国人丹尼斯·蒂托,乘俄罗斯联盟号TM-32飞船,飞向国际空间站,5月6日,安全返回.为期8天的太空旅行,他支付了2 000万美元,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同时,此举拉开了太空旅游商业化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美国从1990年代初起,在十余年时间内先后发射了4台工作波段不同的大型太空望远镜,这就哈勃太空望远镜(HST)、康普顿太空望远镜(CGRO)、钱德拉太空望远镜(CXO)和斯皮策太空望远镜(SST),有国人昵称之为"四大天王"。  相似文献   

10.
自美国富翁蒂托开创了太空旅行之路 ,人类自古以来的一个梦想已成为现实。近来 ,想去太空旅行的人纷纷造访特殊旅游机构 ,因为人类在未来将飞得更远 ,而且所花费用更少  相似文献   

11.
谢懿 《世界科学》2004,(3):19-20
对于许多立法者、科学家和那些热衷于太空探索的人来说可以松一口气了,因为美国现在有了白宫认可的太空计划。但是这份由小乔治·布什总统公布的、用来解救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困境的新太空计划却包含了一些令人不快的边缘效应。这一计划将终止“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运转,而且可能会危及那些无法直接服务于该计划的一切项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太空探索日渐深入,太空的神秘感已经逐渐消失。或许有一天,人类往返天上人间,甚至干脆离开越来越拥挤的地球将不再是一个虚无飘渺的梦幻。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先后向太空成功发射了各种卫星、飞船探测器,并顺利地登上了月球。科学家们预计,人类移民太空已为期不远了。  相似文献   

13.
在绝大多数美国人的心中,太空政策并不是他们最关心的议题.但是对于想入主美国白宫的总统候选人来说,它却是重要的筹码.那么,200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对2004年小布什总统的新太空计划会有什么影响?它又会如何影响美国未来空间计划的走向呢?  相似文献   

14.
太空业一向被认为是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迄今为止,人类在太空进行的成功的商业活动,还仅仅限于通信及遥感卫星,相信在21世纪,太空商业化进程将进一步深化。 微重力技术 经过多年的研究试验后,人类已经发现了许多微重力环境独一无二的优点。 在失重条件下,其他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Fiel.  GB  长弓 《世界科学》1989,11(10):17-18
多年来,人们一直关注着现代人类给地球所造成的破坏。当我们向二十世纪末迈进时,远离地球的地方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这种受损的迹象。最近,来自欧洲、美国、苏联和日本的太空科学家组织了一个国际团体,对此进行商讨。我们综合概括了他们的议题并得出如下结论,研究宇宙动态的国家必须在某些研究活动中有所制约,并且与其它国家进行合作,以证明是否有可能避免这类众所周知的灾难,以及能否实现太空仪器带给我们的大量便利。在国际形势允许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把太空中主要为军事目的而进行的研  相似文献   

16.
李俊杰 《科学之友》2007,(8A):26-27
自人类开始太空探索以来,以美国、俄罗斯为代表的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已经进行了无数次的太空飞行和范围广泛的科学实验。然而对于人类如何在太空中繁衍后代的实验,美俄太空专家一直缄默不语。不过,从近几年国际上这方面的报道看,我们还是可以窥到人类太空性生活实验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张明昌 《科学之友》2001,(10):31-31
在当今世界,偷渡已经成为各国都深感棘手的大问题。不法分子大发横财,一些上当受骗者常被弄得家破人亡,酿成惨绝人寰的悲剧。有趣的是,在那浩瀚的太空中,也会不时有些"偷渡客"神不知、鬼不觉地混进飞船,成为太空中的"小精灵"。最早发现的太空偷渡者是在美国"阿波罗号"登月期间。1969年11月18日~19日,"阿波罗12号"的两位宇航员康德拉、比恩在月面  相似文献   

18.
晓瑜 《科学之友》2005,(5):90-90
想跟外层空间打太空长途电话吗?有这个想法的人可登录美国的一家网站。这个网站最近开办了太空长途电话业务,可以将用户家中的电话线直接与太空相连,把电话通讯范围扩大到太空中。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登录这个叫做“跟外星人谈话”的网站(www.TalkToAlien.scom),网友就可  相似文献   

19.
《科学24小时》2009,(6):51-51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日前拍摄到一张奇异而罕见的照片。看似宇宙之手伸向红色光芒。  相似文献   

20.
李兴 《科学之友》2004,(3):45-45
布什政府有意与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展开合作,包括不久前刚宣布的建立月球基地以及登陆火星等计划。美国许多航天界人士,包括登月航天员奥尔德林也都建议美国与中国应该避免太空竞争,在航天技术方面相互合作。《纽约时报》的记者访问白宫匿名官员时指出,中国2003年成为世界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